天天看點

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2022 年 1 月 11-14 日,騰訊研究院、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聯合主辦的“騰訊科技向善創新周”召開。小宇宙播客 App 的 CEO Kyth在大會上發表了主題演講。

他回答了一個很多人都意識到但卻沒有答案的問題: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了?

以下為 Kyth 的演講全文:

很高興能參加騰訊科技向善創新周,我是小宇宙播客 App 的 CEO Kyth,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上網”本身,變得焦慮了

我不知道這個題目是否反映了大家最近一種普遍的心情狀态。對于我們來說,現在每天使用的網際網路,可能已經不再是一個會讓我們感到一直愉悅的東西了。

先介紹一下我自己。相比觀看演講的大多數朋友,我覺得我的網齡應該都比大家長一點。

我大概是在 2000 年左右開始上網的。剛開始上網的時候,會經常浏覽各式各樣的興趣論壇,在那段時間裡面,我大多數的同學都很喜歡玩電腦遊戲,包括即時戰略、第一人稱射擊這樣的遊戲。但是我從來沒有玩過這些遊戲,因為當時我覺得上網實在太好玩了,我能在網上看到各種各樣的資訊,和各種小衆愛好的朋友們去交流,就已經非常開心。那個時候上網是很快樂的。

但是,可能現在對我們來說,上網已不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了。我們上網的時間比以前要長很多很多,但現在當我們每天放下手機的時候,大家心裡會是滿足、平靜和愉悅的嗎?

可能當我們每天把一個個 App 關掉的時候,我們都不一定是開心的,反而是有一些新的焦慮出現。

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我們每天打開手機看新聞時,在看見大家讨論一件新的事情時,總會怕自己跟不上節奏。當我們看到一些聳動的标題時,我們會感覺這又是在販賣焦慮。我們的情緒被我們在網際網路上看到的内容牽動着。我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十幾年來,我覺得社會發生了很多的變化,與此同時,網際網路本身的變化,也在塑造着我們觀看這個世界的角度。接下來我會從産品設計的角度,來講幾個我自己的觀察。

我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首先我想向大家分享的是“時間線”,這大概是在 2005 年的時候,Facebook 發明的一個東西。其實早在 2004 年的時候,在 Facebook上你要看一個使用者的狀态,就必須點到他的個人首頁。但 Facebook 覺得,這樣去反複地檢查太累了,是以它就發明了一個産品,叫 NewsFeed,也就是現在大家認為的“時間線”。NewsFeed 剛上線的時候還引起了很多的争論,Facebook 使用者覺得,這個好像太不照顧隐私了,但是事實上它後來非常成功。

它使得我們可以在一個時間線裡面,看到關注的人所有的動态。這個東西後來被 Twitter 用到、被微網誌用到,最後成為了我們在過去 15 年裡面社交網絡的标配形式。它一方面是一個非常高效的資訊組織的方式:當你關注一個人或更多人之後,你可以在一個時間線裡,去把這些資訊一次性地看清楚,而不用反複通路不同人的個人首頁。

但是另外一方面,當你每次使用時間線功能的時候,你會發現你不再能沉下心來去仔細地浏覽其中的每一個連結、每一篇文章(如果其中的一個狀态還包含了一個文章連結的話,你在看那篇文章的時候,心裡其實還會擔心錯過外面的東西,是以你在那篇文章裡面停留的時間,其實會越來越少),我們會變得越來越無法沉浸下來,這就是時間線這個産品形态所帶來的一些新問題。

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第二個我想講的是評論區。現在幾乎沒有一個内容平台是沒有評論區的。大家都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内容創作的能力,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有看評論、發評論、給評論點贊的能力。如今我們在評價網際網路産品的時候,我們會提到它的社群氛圍和人氣,基本上也都是看評論區到底怎麼樣、評論區有多少人,評論區熱不熱,評論區是不是有梗,評論區是不是會玩梗。

一方面,評論區是營造和承載社群氛圍的場所,另一方面,它也是使用者成本最低的一個情緒發洩的管道。

無論什麼樣的使用者,在來到評論區之後,其實都是可以對部落客評頭論足和發表評論的。大多數内容平台在設定評論功能的時候,對使用者幾乎是沒有設定任何門檻的。這件事情就會使得評論區成為目前整個移動網際網路中社會問題集中爆發的地方。無論是 Twitter 還是微網誌,其實我們每天都在面臨這樣的問題。

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接下來我想講一講彈幕這個功能。

其實彈幕功能應該算是過去 10 年裡面,最成功的産品創新之一,相信看到這個視訊的各位有很多和我一樣,都是彈幕産品的日活使用者,現在我在看一些電影時,都會優先去選擇看有彈幕的版本,當有了和彈幕一起看電影的體驗之後,可能我們都很難再回到沒有彈幕去看電影的時代了。

對于使用者來說,彈幕能夠讓人異步地得到一個事情的共鳴,營造出“天涯共此時”的感覺。但是同時我們也會發現,彈幕在帶來各種各樣的新問題。比如,在一個視訊裡,彈幕讓情緒走得比内容更加靠前;當我們看一個視訊的時候,在頭幾秒鐘,彈幕就已經鋪天蓋地地飄過來了,這些彈幕好像在告訴你,你應該對這個視訊産生什麼樣的情緒。

在另外一方面,在彈幕情緒比較整齊劃一的時候,對這個視訊産生不一樣感受的人,其實反而不太會發言了,這有點像是“沉默的螺旋”效應。但這并不是說彈幕這個功能是不好的,或者說我們要放棄它,而是說當一個功能有越來越多人使用之後,我們可能會需要去重新審視我們該怎麼去跟這個功能相處,去調整我們與它之間的關系。

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接下來我們講講點贊,其實點贊對大家來說,應該是再熟悉不過的功能了,對 Facebook 公司比較熟悉的朋友可能會知道,今年他們把 logo 換成 Meta 之前大概有十幾年的時間裡面,Facebook 的總部門口,都挂着一個巨大的點贊符号。

這個功能使得使用者在評價一個内容的時候,所花費的成本被降到了最低,這也使得 Facebook 擁有了最多的互動量,這個功能也被應用在之後所有的社交網絡産品中。

點贊是成本最低的一種互動方式,但是它同時也讓我們所有的内容價值漸漸地開始被資料所主宰。當我們在評價一個内容好壞的時候,點贊數成為了一個所有人都無法忽略的名額。我們可能不再在意,那些點贊的人的評價體系是不是一樣的,他們每個人是不是擁有同樣的鑒賞能力。

另外還有一些像粉絲數、Follow 這樣的功能,其實對我們來說就更加熟悉了,它們都在不斷地塑造着我們對網際網路上的人和内容的看法。

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最後講一講沉浸短視訊。其實這個對我們大家來說,也是一個非常熟悉,每天都在使用的産品。

在過去幾年裡面,沉浸式短視訊,它一面成為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能夠找到的最強刺激的娛樂方式。但是另外一方面,它也使得我們在内容消費的時候,我們的快樂門檻值被不斷地提高,我們的耐心被不斷地降低,最終我們對于這樣一種産品形态可能會越來越沉迷。

這個從長遠來看,對我們大家的身心健康都是足夠好的嗎?我們知道現在短視訊産品,也在不斷地在推出一些防沉迷的功能,但是這一功能總的來說還是和沉浸式短視訊的營運目标是相悖的。

人需要的不隻是高效率

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已經逐漸地從高效率,開始過渡到讓我們感受到高消耗的一個時期。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差不多是從喬布斯釋出 iPhone 開始的,到現在大概有十一二年的時間了。這期間網際網路行業經曆了一個巨大的發展,它所獲得的使用者量比桌面網際網路時代所獲得的使用者量還要多得多。

現在全球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是移動網際網路的使用者。在過去十年裡,移動網際網路從工具到内容再到生活,已經逐漸滲透進了每個人的生活。

移動網際網路提供給我們新聞、提供給我們視訊,提供給我們看劇、看電影的機會,接下來我們買菜、出行和生活的每一部分,都開始滲透進移動網際網路裡面。在我們每天 24 小時的生活當中,有越來越多的部分是被移動網際網路所滲透或者說掌控的。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會發現,移動網際網路一開始是高效的代名詞,但是當它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的時候,它卻開始逐漸消耗我們的情緒和精力。

這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一開始移動網際網路的工具性會讓大部分人遷移進來,工具性能夠産生規模效應,而更多的人參與到移動網際網路裡面,便會産生網絡效應。

另外一個層面,我們現在所處的網際網路環境還不能算一個特别健康的狀态,很多規模極大的國内網際網路公司,仍然處在一個不賺錢的狀态,甚至有些在中國市值前 20 甚至前 10 的大公司,目前仍然是虧損狀态。

這是因為在過去 10 年裡,讓平台得以野蠻生長的紅利增長時期,已經快走到盡頭了,很少有新的使用者還可以被引入進來,這個時候,競争的激烈使得這些網際網路公司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新客獲得成本。競争仍然在繼續,但是網民已經把網際網路認知為一種免費的基礎服務了。

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會發現移動網際網路開始重塑我們一些舊有的生活習慣,比如說内容管道的變革。

在過去的 10 年面,電視和紙媒已經被逐漸地取代了。目前,我們基本上全面地擁抱了移動支付,我們現在看不到紙币了。

全體網民的新習慣,開始逐漸地成為我們新的生活方式。網際網路開始成為我們的精神居所,成為我們與世界連接配接的媒介。我們看到的絕大部分的資訊和内容都是從網際網路裡來的。

在這個時候,我們發現網際網路成了一個高心理消耗的網際網路。一方面網際網路是一面鏡子,它讓資訊與資訊的流動都變得更加透明了,但是,它也放大了貧富差距,它反映了真實的世界,同時它也反映了對于每個人來說的可能世界,一個随時随地都能看到别人的生活狀态的世界,這一切變化會使得我們越來越不容易滿足現在的生活狀态。

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另外一方面,移動網際網路其實經曆了人類曆史上最快的一次人口膨脹時期,這次人口膨脹的結果是,我們所有人都在這裡生存。

但人類的舒适區其實是群落化存在的。而在移動網際網路接入了 60 億人之後,我們要面對一個廣場式的網際網路,但是大多數人其實還沒有準備好和那麼多價值觀不一樣、語言不一樣,對世界底層認識不同的人一起生活。

對于我們網際網路人來說,接下來可以去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在高消耗的網際網路時代裡面,我們的産品如何可以讓世界和人都更美好。

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網絡世界的變與不變

這裡我想提的一個角度是,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哪些事情是不變的。首先我覺得這個點可能不一定有很多人想到過:其實我們幾乎所有 75 年之後出生的人,大概都會做一輩子網民,我們不會到 50 歲或者到 60 歲之後就不上網了。

人人都會是網民,因為所有的資訊都已經放在網上了,是以網際網路接下來會不斷地呼喚為中年人和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設計各種各樣的網際網路設施。

其次,接下來的一個時代裡面,我們所有人都會上網。這個“所有人”就是在地球上出生的所有人,我們遲早都會連到網際網路内,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我們溫飽的問題解決了之後,每一個人都會更加在乎自己。因為沒有一個人會想要在網際網路上做二等公民,我們會更加強調對自我的認同,對自己所屬的群體的認同。

第三個,我覺得不會變的東西是,人會追求效率,但是人也會追求更加深層的情感寄托。網際網路現在的内容是極大豐富的,但是在這個豐饒而瞬時的網際網路,真正的關懷和愛是稀缺的,能夠分到每個人身上的注意力會越來越短暫,在這個時候一些深層的情感寄托就會越來越有價值。

第四個,我覺得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面,世界的多元和碰撞都會越來越明顯,包括說過去幾年東方和西方在一些理念、價值觀的碰撞,讓大家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不同,由于資訊的流通,我們的這些碰撞會越來越直接。那麼網際網路可能會需要呼喚更多了解和溝通的管道。

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如何讓上網更像“回家”?

在這裡我想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想法。在過去十年裡,在中國發展起來的一些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其實它們的産品或多或少都可以被了解為是商業地産,什麼是商業地産呢?

比如說我們周末去一個購物中心,購物中心裡面有餐廳、有電影院、有書店,有賣衣服的地方,那這些購物中心是因為有這些設施我們才會到裡面去。

對我們來說,無論是内容平台還是電商平台,或是生活服務平台,對我們來說這些産品裡都是因為有相應的内容,有相應的服務和貨品,我們才會打開這些 App。

那城市裡面除了商業地産,還有住宅地産。所有的居民樓、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和小區,這些就是住宅地産。但是我們為什麼會去這些地方呢?是因為我們住在裡面,我們的家就在裡面。它不需要有任何吸引我們的外部的東西,因為那是我們自己的家。

我覺得在下一個十年裡面,會有越來越多的産品沿着這個方向進一步創新。未來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産品是像住宅地産,而不是像商業地産。

這些網際網路産品會讓我們感受到更多家的屬性,我們每天打開它不是因為裡面有什麼外部的刺激吸引,而是因為會感受到這裡面的空間是我們自己的,是我們能夠住在裡面的家。這樣一種東西,我覺得未來會比較有希望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就。

下面我向大家分享一些我看到的一些新的嘗試,是我自己在日常工作當中接觸到的一些印象比較深刻的例子。不是說它們解決了多大的問題,隻是說它們的模式有一些不同之處。

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首先介紹一下小宇宙,這是我負責的産品。小宇宙是一個播客用戶端,播客是什麼呢?播客比較像是網絡電台,它是一種可以被訂閱、定期更新、有固定主持人的長音頻節目。很多朋友也許會覺得,和圖文、視訊相比,播客擷取資訊的效率是比較低的。

但是在聽覺場景裡,比如說通勤場景,播客可以做到更多的陪伴,并與使用者建立更深的情感連接配接。我們大概從 2019 年底開始做小宇宙,2020 年 3 月産品上線,到現在快兩年了。

對于播客來說,資訊密度低是一個特點,但是它可以同時做到讓情感和真誠的密度更高。之前和一些朋友交流的時候,他們會覺得明星在做客播客的時候,是更容易走心的,因為在錄播客的時候沒有攝像頭對着人,嘉賓會更自然地放下心防。

前兩個月的一期《三聯生活周刊》的封面,“播客再度流行”标題的邊上,有一行小字:“加速世界的解藥”。這個世界并不一定是我們所謂的“加速世界”,但這和我今天所分享的主題是有一些暗合的。

播客能夠提供更多傾聽的價值、對話的價值,包括長期陪伴的價值和信任的價值,它提供了一種讓我們能夠慢下來,也能夠給我們帶來溫暖的内容。小宇宙使用者對每一個播客的信任是通過時長累積的,目前在小宇宙裡有 300 檔以上的節目,它們的總收聽時長超過 1 萬小時,單集最多收聽時長已經超過 200 年了。對于聽衆來說,播客更像是一個活在耳朵裡面卻未曾謀面的家人一樣。

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接下來我想向大家分享一類叫做 NewsLetter(郵件通訊)的産品。從去年到今年,郵件通訊在美國和中國的網際網路都有一定的回潮。

其實 NewsLetter 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大概從 80 年代開始,NewsLetter 就已經存在。但是從 2020 年開始,從美國一個叫做 SubStack 的服務開始,Newsletter 逐漸成為一個全新崛起的内容創作平台。Substack 使得 Newsletter 這種服務重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很多在 Substack 上開設郵件通訊服務的人是記者、分析員和各行各業領域的專家。Newsletter 本質上就是當你訂閱了一個人的郵件通訊之後,每當他新寫一個文章,就會發送到所有訂閱者的郵件清單裡面。這是一種更加平等,關系更加确定,同時也是一種周期更長的對話方式。

當我們訂閱一份 Newsletter 的時候,每一個内容都是沒有點贊數和排名的。使用者不知道訂閱的 Newsletter 部落客有多少粉絲,但對于使用者來說,每一個内容都可以和作者發起直接對話。寫信的感覺也可以帶來一些親切和溫馨的味道。

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我再分享一個合作計劃:這是一檔叫做《遲早更新》的播客,和小宇宙一起進行的“遲早公開”計劃,我們把它設定為在 1000 個人買單之後,将會解鎖為全網都可以收聽的狀态。

也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付費節目,但是在 1000 個人買單之後,它就會變成一個免費節目,這個活動其實是有一點實驗性質的。《遲早更新》的主播,任甯和槍槍想和我們一起看一下,是不是會有足夠的人來進行這樣看似是“利他”的行為。

最後的結果是,我們在 36 小時裡把這期節目賣出了 1000 份,因為我們當時是打算賣出 1000 份後,後面的節目就解鎖了。過程中我們感受到有足夠多的人,以比想象中更快的速度來解鎖一個好内容,然後我們也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同伴。

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下面我想介紹的東西叫做 Letter,它的網址是 letter.wiki。它是一個大概去年上線的英文網上論辯平台,裡面所有的觀點和談話都是書信式的,内容包括政治、科學、經濟、文化等。

Letter 裡有一些大牌作者,包括《人類簡史》的作者、暢銷書作家赫拉利,還有美國最著名的知識分子之一喬姆斯基等等。這裡對話的特點是,它們都是以類似于中國民國時代那種書信來往的形式一樣,兩個人來來回回地讨論同一個問題。

和現在的很多東西相比,這個産品的特點不是馬上回複,而是深思熟慮後的回複,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不是簡短的評論,而是仔細組織語言之後,心平氣和地往來評論。這個産品能夠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不一定真的要去說服陌生人,因為說服别人很有可能是失敗的。但是公共對話是有價值的,把這種友好的、友善的、心平氣和的對話内容給公布出來,就會讓人感受到文明的力量。

有一個遊戲可能大家都還記得,大概是在 2 年之前比較火的一個叫做《旅行青蛙》的休閑遊戲,這個遊戲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在關掉遊戲的、放下手機的時候,遊戲裡的世界仍然在發生,當你在裡面養了青蛙之後,青蛙有時候在家裡,但是大部分時候青蛙是會背着行囊出去旅行的。我覺得這個遊戲設定非常有意思。

這個遊戲創造了一個沒有什麼焦慮和太強刺激的世界。有時候你打開旅行青蛙這款遊戲,會發現青蛙兒子回來了,但更多時候,它會在外面旅行,每當回來的時候會帶一些外面景點的照片。是以這個産品讓很多人産生了一種做媽媽的感覺,他們把這個青蛙認為是兒子一樣。

這個産品給我的啟示是,其實我們可以有一個不用一直打開手機,不用一直看螢幕,仍然會讓人感受到一種淡淡的牽挂和好感的世界。

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這個遊戲想必大家就更熟悉了,就是任天堂的《動物森友會》,很多人在《動物森友會》上線兩年之後,仍然還在樂此不疲地玩這個遊戲。我覺得這個遊戲和其它同類遊戲最大的差別在于,它的遊戲目的是生活本身。一開始,遊戲會給你一個島,你在島上會有 10 個動物朋友,這些朋友也會有來有去,你可以建造自己的家,也可以不建造自己的家,但這個世界是你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裡面,你和這些動物朋友的友誼會不斷加深,遊戲會讓你真正感覺到這個島是自己的家,這個家可能比你在現實生活的家還要真實,還要讓你眷戀。是以我覺得這個可能是未來下一代網際網路産品會更加接近的一個方向,就是讓人找到家的感覺。

那麼,我認為這種往“家的感覺”走的網際網路産品,或多或少是對高心理消耗網際網路産品的一種抵抗。打個比方的話,就是高心理消耗的網際網路,其實是耗電的,而“家”應該是讓你充電的。當然遠離網際網路可能更不容易耗電,但是在讓你充電這一方面,網際網路應該還可以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網際網路為什麼讓我們越來越不開心?

網際網路應該能讓世界更美好

最後我想說的是,在未來 N 年,網際網路産品、設計和平台等方面肯定會繼續發展下去,我們可能需要去更多地關注網際網路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下一個時代的網際網路應該是一個更溫暖、更平等的網際網路,它同時也應該是一個更能解決現實世界中問題的網際網路。

它也應該是一個更加關注具體的個人和其幸福的網際網路,而不是流量的網際網路。最後,它應該産生更多的社會價值。

我們網際網路從業者無論是作為内容生産者還是内容消費者,都可以更多往這個方向去思考。可能網際網路行業還有很多應該被做出的産品和内容還沒有被做出來,作為一個網際網路行業的從業者,我在這裡和大家共勉,希望我們都能夠創造更多有意思、好玩、有價值、能讓更多人感受到家的感覺的産品。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很多想法都不一定對,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謝謝大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