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川省政協委員毛中根: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成都大有可為

封面新聞記者 羅田怡

成都自古因商而立,因商而興。作為“千年商都”的成都,商業氛圍之濃厚,在仲量聯行綜合測評出的2020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全國TOP10榜單中,成都以第三名排在前列。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現代國際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費資源的聚集地,更是一國乃至全球消費市場的制高點,具有很強的消費引領和帶動作用。

“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已具備了基礎和條件。”1月19日,四川省政協委員、農工黨西南财經大學支部主委、西南财經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毛中根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談到,今年兩會期間,他與四川省政協委員歐兵共同送出一份《關于成都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議》。

四川省政協委員毛中根: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成都大有可為

理由:

消費市場規模位居前列

擁有較強的消費客流集聚能力

資料顯示,2020年成都實作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18.5億元,位居全國第六,在疫情疊加情況下,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的較快增長。

“這反映出成都的消費市場規模很大,集聚能力突出,擁有較強的消費客流集聚能力。”毛中根表示。

在旅遊方面,成都擁有“天府之國”“休閑之都”美譽;而在文化方面,成都被譽為“中國文創第三城”“中國動漫遊戲第四城”“中國電影第五城”。成都既有金沙遺址、武侯祠、錦裡等傳統文化消費,也有以數字動漫特色街、音樂文化特色街、酒吧特色街為代表的現代時尚消費。

不僅擁有豐富的業态層次,伴随着消費載體加快建設,相關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同時,依托豐富的商業資源,成都商圈發展不斷成熟,以IFS、太古裡、in99、環球中心等為代表的高品質購物中心,成為高端商業的亮麗名片。

建議:

提升城市國際化功能

打造國際韻成都味的供給

如何加快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毛中根建議,成都應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消費促進政策和體制機制。探索接軌國際的服務标準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産權保護、醫療保險制度。建立綜合性執法機構以及一體化,全鍊條的商品品質、食品安全、市場綜合監管體系。

同時,着眼不同領域、年齡、收入群體的消費需求,增強各個消費環節、領域的融合互動,挖掘關聯消費潛力,促進消費集聚和創新發展。定期釋出業内優質企業名錄,為國内外消費者提供服務保障。

在公共基礎設施方面,成都還應重點推進5G等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實作主要消費場所光纖寬帶、無線網絡全覆寫。加快公共場所國際化引導辨別和便利化服務設施規劃建設,推出多語種便民服務平台,推進國際化結算和貨币兌換平台建設。合理規劃布局離境退稅定點商店,打造離境退稅示範街。抓住西部大開發、中歐班列和“一市兩場”航空樞紐等優勢,将成都不靠海不沿邊的劣勢轉為輻射東南西北四向的優勢。

打造國際韻成都味的供給,畫好國際消費中心建設的圖案。為此,毛中根認為,應緊緊把握成都“品質生活、休閑體驗、活力包容”的消費文化特質,推動商貿、旅遊、餐飲、文化、會展、康養六大優勢産業結合天府文化、成都元素深度融合和協同發展。其次,推動人工智能示範應用以及共享經濟、衆籌定制等服務模式創新,以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為載體,培育具有成都特色、展現中華文化的消費内容,培育新型消費形态,大力推動文旅消費融合更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