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荟團傷兵損将,阿裡指望不上

作者:王琦 785
十荟團傷兵損将,阿裡指望不上

文/ 江昱玢 楊松 編輯/ 鄢子為

“如果不離職,去年11月和12月份工資将不予發放。”

林女士在十荟團山東分部的倉庫部門工作剛滿一年。2021年12月20日,她收到行政的通知,要求她簽署離職協定,沒有任何賠償金。

目前,11月份的工資已經到賬,12月工資至少要等到今年2月底。林告訴《21CBR》記者,進入行業一線工作,就是看好社群團購的發展前景,回頭看來唏噓不已。

經曆過疫情帶來的增長紅利,社群團購曾是資本争相下注的黃金賽道。行業融資額水漲船高,2019和2020年分别達到83.4億和149.8億。

燒錢搶奪到的使用者,需要巨量資金維系,加上政策監管趨嚴、頭部力量集中,玩家一旦資金鍊斷裂,員工和供貨商,首先受到沖擊。

起高樓,宴賓客,樓塌了。

不到一年時間,十荟團從高速擴張,到裁員。作為社群團購“老三團”之一的十荟團,收縮市場,前路未蔔。

裁員風波

“我們倉庫經理也被裁了,他在十荟團做了快六年。”裁員波及甚廣。

據林女士透露,最早一波裁員發生在2021年8月。

“公司通常有6個月試用期。去年8月,我們倉庫的待轉正員工,紛紛卡在了轉正作述職報告的檔口。”彼時,正式員工并未受此影響。

這一說法得到了十荟團總部前員工李女士的證明。“從8月開始,每月底都會有一波裁員。第一批是沒過試用期的員工,第二批是新來不久且工資很高的公司高管。”

李女士和十荟團相逢于微時,司齡已有5年。她告訴《21CBR》記者,其所在的十荟團長沙總部投資管理部,在12月20日基本全部被裁。“前幾波裁員多多少少有些補償,我卻連去年10月的工資都隻拿到70%。”跟着公司奮鬥到最後,李難免心寒。

她同樣收到了公司單方面的解約函。

十荟團傷兵損将,阿裡指望不上

受訪人提供

“HR拿薪資作威脅,我沒有簽。簽了就是我自己主動離職,公司不承擔任何賠償,我不甘心,申請了勞動仲裁。”開庭時間定在今年3月,她擔心的是未及開庭,公司就倒閉了。

對此,記者咨詢了北京雲亭律師事務所的張華耀律師。“公司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方式是不合法的。公司經營不善不屬于《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款規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緻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情況,需要按照勞動者工作年限給予經濟補償。”

讓李女士不解的是,不久前十荟團讓員工重新改簽了勞動合同,簽訂主體由十荟團關聯公司“北京群鮮荟萃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京群鮮荟萃”)變為“湖南群鮮荟萃科技有限公司”。對此公司并未給出解釋。

“更換合同主體,通常是公司為了規避履行法律責任,提前做的安排布局。”張華耀律師表示。

據天眼查顯示,1月17日,北京群鮮荟萃被限制高消費,關聯限制消費對象包括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文敬,涉及勞動争議糾紛案件。

十荟團傷兵損将,阿裡指望不上

“剩下的幾個城市圈,各隻留了幾十個人。留下的員工居家辦公,因為每天到公司要債的人太多了。”

受傷的不隻員工,還有産業鍊上的供應商、租賃倉庫的人員。

供應商孫先生幸運地拿回了十荟團所欠的貨款。“我10月得知十荟團開始縮減外地市場,貨款退回後,立馬申請退一萬元的押金,大機率要不回來。”他告訴《21CBR》記者,自己損失算少的,網格倉的人虧了幾十萬。

孫先生表示,很多地方的網格點、自提點不再營運,十荟團辦公室也空了,“有的供應商連貨款都沒能要回”。

年關難過。1月9日,有媒體探訪了十荟團長沙總部,辦公區人去樓空,讨債的供應商、網格倉商絡繹不絕。據現場人員透露,十荟團至少拖欠了200戶供應商超千萬元貨款和押金,以及網格倉商500餘萬元配送費。

燒錢往昔

作為社群團購的早期玩家,十荟團曾搭上資本的快車。2018年6月成立至今,十荟團共獲得7輪融資,金額累計超13億美金(約合人民币77億元)。

阿裡巴巴作為重要股東共參投4輪,其最新一輪融資是2021年3月完成了7.5億美元融資,由阿裡領投。

十荟團傷兵損将,阿裡指望不上

資本力挺下,十荟團大步攻城略地。

官網顯示,公司業務布局華中、華南、華東、華北、西北、西南、東北7大區域、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00餘市縣布局,覆寫全國83萬社群、5083萬家庭使用者。

2021年上半年,十荟團快速擴張,員工總數一度漲至萬人。

經曆了流量為王、搶占團長、大規模補貼、惡性價格戰的初期階段,社群團購市場趨于理性,競争回歸供應鍊、使用者體驗和平台銷量績效等層面。

十荟團戰略收縮可追溯到2021年8月。部分城市的供應商陸續接到當地網格倉即将關停的通知,包括長春、濟南、漳州、福州、哈爾濱等多個城市相繼關停業務。

當月下旬,十荟團創始人陳郢釋出了一封名為《聚焦使用者長期價值的一次自我革新》的内部信,作出新判斷。

十荟團傷兵損将,阿裡指望不上

十荟團創始人陳郢 來源:視訊截圖

“短期内,在部分效率較低的業務區域,我們将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信号很明顯,十荟團不再争奪更大的市場佔有率,轉而選擇“踩刹車”。

一位接近公司管理層的人士曾向《21CBR》記者透露,十荟團将堅守核心區域,如湖北、湖南等華中地區的業務不會受到調整的影響。

情況急轉直下。2021年年底,頻繁傳出十荟團将關閉湖南大學營的消息。急踩刹車、關閉網點,意味着公司手上的錢不多了。

留在牌桌

戰線全面收縮,努力留在牌桌上的十荟團,還能東山再起嗎?

早在危機爆發初期,有生鮮電商從業者猜測,該公司會并入到阿裡體系。

大半年過去了,阿裡并未收購重金投資的十荟團,反倒對親生的“淘菜菜”注入大量資源。

阿拉丁平台資料顯示,十荟團當下阿拉丁指數(5067),已經跌出小程式月度top100榜單, 遠低于淘菜菜(7483)。

十荟團傷兵損将,阿裡指望不上

淘菜菜是親兒子。在強監管大背景下,阿裡是否會接盤四處漏風的繼子十荟團,存疑。假若其不能找到類似阿裡這樣巨頭,即便勉強活下來,也難恢複往日規模。

從破産的呆蘿蔔、同程生活,到當下遭遇危機的十荟團,沒有“爸爸”保護的社群團購平台,結局都不如意。

在零售電商行業專家莊帥看來,社群團購商業模式存在問題,“它屬于一個附屬的商業模式,需要依托在已規模化的零售或電商平台上。”

他認為,社群團購獲客線上靠小程式,線下靠團長,也沒有獨立供應鍊體系。這些特質決定平台要擴張,必須有更強的服務能力,比如美團在外賣的積累,京東、阿裡在供應鍊上的優勢。

社團團購作為新事物,需要巨額資金投入,才能讓使用者養成消費習慣。“十荟團那點資金,不太夠用。”

十荟團命懸一線,但網際網路巨頭并未放棄在該領域的投入,用資金賭未來。

十荟團傷兵損将,阿裡指望不上

“這是一個密度型的生意,訂單密度要足夠大,倉儲配送的投入才能夠被攤平。”易觀流通行業中心進階分析師何懿軒告訴《21CBR》記者,如果一家平台選擇收縮業務,使用者還有其他平台甚至線下管道替代,它的訂單量難以達到盈虧平衡點。

社群團購行業仍保持增長。專家陳維龍近期撰文稱,社群團購2021年四季度全行業的規模約3500萬單/日,“長期來看,社群團購能做到——比商超價格便宜約15%,淨利潤率水準不低于商超。”

十荟團需要巨額資金補血,才能撐到黎明。若不能獲得新融資,妥善安置離職員工,支付拖欠供應商的貨款,苦撐的十荟團難逃崩塌命運。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