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财經出品 文|肖灑 編|深海
經曆大變革的阿裡終于交卷了,實際情況如何呢?5月14日晚間,阿裡釋出了2024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
财報顯示,2024财年,阿裡收入達9411.68億元,同比增長8%,而上一年的增速為2%。2024财年第四季度(即2024年一季度),阿裡收入2218.74億元,同比增長近7%。這一增速雖然不算驚豔,但已超市場預期。
這樣的營收成果,也是阿裡過去一年裡一直強調在對戰略優先級業務大力投入的背景下而實作。
但在增加投入驅動增長的另一面,阿裡也付出了利潤下滑的代價。2024年一季度,公司經調整EBITA(一項非公認會計準則财務名額)同比下降5%至239.69億元。
阿裡表示,該資料的下降主要由于集團增加了對電商業務的投入及授予菜鳥員工的留任激勵。受此影響,公司美股績後跌逾6%。
盡管利潤受損,但阿裡的投資周期還沒有結束。财報後的電話會上,阿裡集團CEO、淘天集團董事長吳泳銘表示,阿裡将繼續專注于投資和執行使用者至上、AI驅動戰略,對公司的長期發展充滿信心。
同時,阿裡巴巴仍在加大股東回報,繼2023财年支付約25億美元股息後,2024财年董事會已準許派息約40億美元。同時,阿裡繼續執行股份回購計劃,準備在香港主要上市,預計8月底完成轉換。有分析認為,阿裡在香港主要上市後,有望進入港股通進而提升估值。
在員工方面,截至3月底公司員工總數為20.49萬人,相比去年末減少1.44萬人。至此,阿裡已經連續九個季度出現裁員,累計向社會輸送了5.44萬人才。
兩年多減少五萬多名員工
财報顯示,截至2024年3月底,阿裡巴巴員工數已經減到了204891人,相比去年末減少1.44萬人。
去年11月19日晚,阿裡巴巴方面澄清了一則“阿裡即将裁員25000人”的謠言。“假的!這是5月份的謠言了,當時就辟過謠了。”阿裡集團公關負責人顔喬在朋友圈辟謠稱。
但從阿裡實際減少的員工數量來看,裁員并非空虛來風。
截至去年6月末,公司員工總數為228675人。據此計算,至今年一季度末,阿裡員工數量減少了2.4萬人,和公司去年5月卷入的流言中的裁員數量相當。
雷達财經注意 到,阿裡曾有一段員工數量飙升歲月。
2018年3月底,阿裡巴巴員工為66421人,2019年3月底增至101958人,員工增幅達53.5%。2020年3月底,阿裡進一步升至117600人,增幅為15.34%。
2021年3月末,阿裡的員工總數升至251462人。之是以出現人數飙升,主要是阿裡巴巴完成了對高鑫零售(大潤發母公司)的收購。
而時間來到2021年末,彼時阿裡的員工數多達259316人,這是阿裡員工的數量頂點。
自2022年開始,阿裡員工開始進入下降區間,連續9個季度出現員工數量減少,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合計減少5.44萬人。
針對阿裡員工“畢業”,2020年初,一條馬雲的言論曾廣為流傳:“30年以後,我們每年向社會輸出至少1000名10年以上的阿裡人,他們應該參與到社會的建設,到各個公司去”。
有人認為這是阿裡“變相裁員”的訊号,更有網友稱“能把裁員拔高到這樣的高度,我服”,這才是“說話的藝術”。
2020年1月7日,馬雲在重回課堂上回應了此前網上的“阿裡裁員”傳言,他表示員工能在阿裡熬到3年非常難,熬到10年都是寶貝。往社會送出去是因為經過阿裡嚴格訓練後,他們對數字經濟、執行力等超越了很多其他公司,就應該去政府部門、大學等其他地方。
但從最終的裁員結果來看,阿裡的裁員力度遠超馬雲彼時的“每年畢業1000人”言論。
菜鳥、海外電商高增
财報顯示,剛剛過去的一個季度,阿裡六大業務中,除了大文娛集團業務之外均實作了增收。
其中,阿裡國際數字商業集團(AIDC)、菜鳥集團(‘菜鳥’)、本地生活集團在2024年一季度均實作了營收同比兩位數增長。
具體來看,本季度,阿裡AIDC收入同比增長45%至274.48億元,AIDC旗下零售平台整體訂單同比增長20%,由AIDC跨境業務增長所帶來強勁表現,尤其速賣通Choice業務帶來的增長。
據悉,最初的速賣通也被視為海外版淘寶,是阿裡國際最先邁向海外的一步。阿裡速賣通現已上線全托管、半托管、海外托管三種模式,Choice 是其去年3月推出的新服務頻道,為海外消費者提供價格競争力和配送速度高的商品。
财報顯示,本季度,速賣通繼續實作強勁的訂單同比增長,受惠于Choice為消費者提供具競争力的價格和高配送速度。于2024年4月,Choice占速賣通整體訂單的約70%。
同時,本季度Trendyol(阿裡控股的土耳其電商平台)繼續錄得雙位數訂單增長。在保持土耳其領先電商地位的同時,Trendyol進一步拓展在海灣地區的跨境業務。
同樣由支援速賣通的跨境物流履約服務收入所帶動,2024年一季度,菜鳥收入同比增長30%至245.57億元。
去年5月,阿裡在2023财年報告中宣布了盒馬、菜鳥和阿裡雲獨立上市的消息,國際數字商業集團也在尋求獨立對外融資。但到今年3月,菜鳥撤回港股IPO申請,原因是“充滿挑戰的IPO環境無法反映菜鳥真正的估值”。
從營收資料上,菜鳥在過去一年增長表現出色。财報顯示,2024财年,菜鳥營收達990.2億元,較2023财年同比增長28%。
本地生活集團是阿裡另一個高增長業務闆塊,2024年一季度該部分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9%至146.28億元,主要由餓了麼和高德所帶動。
阿裡表示,本季度受惠于交易使用者及購買頻次提升,餓了麼訂單量同比增長強勁;同期,高德業務實作迅速增長,受惠于大出行場景和“到目的地”服務所帶動。
除了上述業務,作為阿裡核心的電商基本盤,本季度淘天集團的表現中規中矩,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長4%至932.16億元。但相關核心名額均恢複增長,比如一季度線上GMV及訂單量實作同比雙位數增長、88VIP會員數量同比雙位數增長。
吳泳銘認為,淘天集團“使用者為先”戰略見效,圍繞價格力和使用者體驗的投入收到消費者的積極回報。他預計,2025财年淘天的GMV會随着消費體驗提升逐漸恢複健康增長。
2024年一季度,阿裡雲智能集團收入為255.95億元,同比增長3%。雖然營收增速不明顯,雲智能集團仍然被予以衆望。
電話會議上管理層稱,公司的雲業務收入增長主要由AI新産品推動。這些AI産品不僅本身帶來新增收入,還促進了傳統雲計算産品的銷售,特别是在公共雲領域。
阿裡現有的6大業務闆塊中,大文娛集團是唯一在最近一個季度營收下滑且收入最小的闆塊。據财報,2024年一季度該部分實作收入49.45億元,同比下降1%,由于優酷收入輕微下降所影響。
此外,所有其他分部包括高鑫零售、盒馬、阿裡健康、靈犀互娛、銀泰、智能資訊(主要包括UC優視和誇克業務)、飛豬、釘釘(此前于雲智能集團分部彙報)和其他業務,在本季度實作收入約515億元,同比下滑3%。
一季度“增收不增利”
本季度,阿裡巴巴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财報顯示,2024年一季度阿裡經營利潤為147.65億元,同比下降3%。經調整EBITA(息稅攤銷前利潤)同比下降5%至239.69億元,主要是由于公司增加對電商業務的投入及授予菜鳥員工的留任激勵。
當季阿裡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32.70億元、淨利潤為9.19億元,同比下降96%。阿裡稱,這樣主要是由于公司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投資按市值計價變動而産生的淨虧損,而去年同期則為淨收益所緻。
市場似乎尚不能适應一家盈利能力下降的阿裡。5月14日,阿裡美股收跌6.02%。
據悉,一季度阿裡巴巴維持小鵬汽車和微網誌持倉不變,但清倉了1000萬股哔哩哔哩、843萬股摯文集團(陌陌的母公司),買入逾170萬股知乎。
如果不考慮股權激勵費用、投資的損益、無形資産減值以及其他若幹項目,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季度,非公認會計準則淨利潤為244.18億元(33.82億美元),相較2023年同期的273.75億元下降11%。
對阿裡來說,雖然業務攤子鋪的很大,但現階段真正賺錢的僅有核心電商淘天和雲智能集團兩大闆塊,其他業務均為虧損。
以今年一季度資料為例,淘天集團當季經調整EBITA 為385億元,同比下滑1%。阿裡稱,下滑主要是由于使用者體驗(進而提高消費者留存率,并提升購買頻次)以及科技基礎設施的投入增加。
本季度,雲智能集團經調整EBITA為14.32億元,同比增長45%,這也是本期公司經調整EBITA同比增幅最大的業務闆塊。财報顯示,該闆塊利潤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專注于公共雲而導緻的産品結構改善和營運效率提升所緻。
吳泳銘也指出,預計在未來幾個季度,這些高增長和高毛利的領域将繼續推動總體收入增長,并抵消低毛利項目制收入的減少。
在衆多虧損業務中,AIDC、菜鳥、包括高鑫零售等實體在内的所有其他業務,經調整EBITA分别為虧損41億元、13億元和28億元,虧損分别同比增加88%、321%、52%。
其中對于海外電商虧損擴大,阿裡國際數字商業集團CEO蔣凡在電話會上回應道:“上季度虧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我們在一些新興市場有比較激進的投入,尤其是在中東;二是速賣通在海外上線了一個新的服務頻道‘AliExpress Choice’,它的商業模式的占比一直在爬升,這種商業模式在切換的過程中,它本身的盈利能力還需要時間。”
而期内菜鳥的虧損,主要是因撤回其首次公開發行而授予菜鳥員工的留任激勵所緻;“所有其他”虧損加劇,則“主要是由于盒馬的虧損增加以及靈犀互娛盈利水準下降所緻”。
除此之外,阿裡的本地生活和大文娛集團在今年一季度經調整EBITA雙雙虧損32億元和8.8億元,但均同比減虧約2成。其中本地生活業務減虧,主要是由于餓了麼的機關經濟效益有所改善和規模擴大所緻。
不難看出,阿裡的所有業務中,目前僅有雲智能集團是淘天集團之外的第二個盈利點。而大文娛和包括實體零售在内的其他業務,則增長緩慢且常年虧損,侵蝕着阿裡的整體利潤水準。
繼續回購、回報股東
雖然加大投入一定程度上使得利潤受傷,但阿裡的投資步伐并不會就此停下來。
對于這一點,管理層稱,阿裡巴巴将繼續專注于投資和執行使用者至上、AI驅動戰略。且公司對任何投資都持高度的紀律性,隻有看到明确的投資回報後才會繼續投資。具體投資額将根據提升客戶體驗和産品豐富度的進度來決定。
在對戰略優先級業務的大力投入的同時,阿裡也通過大筆派息、股份回購等措施讓投資者滿意。
财報披露,阿裡巴巴董事會已準許派發2024财年股息,包括年度定期現金股息和一次性特别現金股息,派息總額約為40億美元。2023财年,阿裡巴巴宣布派發年度股息總額約為25億美元。
另外,阿裡巴巴繼續執行股份回購計劃。2024年一季度,根據股份回購計劃,阿裡巴巴以總額48億美元回購了5.24億股普通股。2024财年,阿裡巴巴以總額125億美元回購總計12.49億股普通股,此舉使得阿裡流通股淨減少5.1%。
投資者另一個值得期待的事項是,一直在為在香港主要上市做準備,目前預計于2024年8月底完成轉換。
對此,有觀點指出,香港成為主上市地的主要作用是阿裡能夠進入港股通,接受南下這種更熟悉業務的資金來投資,進而有助于改善阿裡持續低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