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阿里向社会输送了5.44万名人才

作者:新京报
阿里向社会输送了5.44万名人才

雷达财经出品 文|肖洒 编|深海

经历大变革的阿里终于交卷了,实际情况如何呢?5月14日晚间,阿里发布了2024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

财报显示,2024财年,阿里收入达9411.68亿元,同比增长8%,而上一年的增速为2%。2024财年第四季度(即2024年一季度),阿里收入2218.74亿元,同比增长近7%。这一增速虽然不算惊艳,但已超市场预期。

这样的营收成果,也是阿里过去一年里一直强调在对战略优先级业务大力投入的背景下而实现。

但在增加投入驱动增长的另一面,阿里也付出了利润下滑的代价。2024年一季度,公司经调整EBITA(一项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同比下降5%至239.69亿元。

阿里表示,该数据的下降主要由于集团增加了对电商业务的投入及授予菜鸟员工的留任激励。受此影响,公司美股绩后跌逾6%。

尽管利润受损,但阿里的投资周期还没有结束。财报后的电话会上,阿里集团CEO、淘天集团董事长吴泳铭表示,阿里将继续专注于投资和执行用户至上、AI驱动战略,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

同时,阿里巴巴仍在加大股东回报,继2023财年支付约25亿美元股息后,2024财年董事会已批准派息约40亿美元。同时,阿里继续执行股份回购计划,准备在香港主要上市,预计8月底完成转换。有分析认为,阿里在香港主要上市后,有望进入港股通进而提升估值。

在员工方面,截至3月底公司员工总数为20.49万人,相比去年末减少1.44万人。至此,阿里已经连续九个季度出现裁员,累计向社会输送了5.44万人才。

两年多减少五万多名员工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3月底,阿里巴巴员工数已经减到了204891人,相比去年末减少1.44万人。

去年11月19日晚,阿里巴巴方面澄清了一则“阿里即将裁员25000人”的谣言。“假的!这是5月份的谣言了,当时就辟过谣了。”阿里集团公关负责人颜乔在朋友圈辟谣称。

阿里向社会输送了5.44万名人才

但从阿里实际减少的员工数量来看,裁员并非空虚来风。

截至去年6月末,公司员工总数为228675人。据此计算,至今年一季度末,阿里员工数量减少了2.4万人,和公司去年5月卷入的流言中的裁员数量相当。

雷达财经注意 到,阿里曾有一段员工数量飙升岁月。

2018年3月底,阿里巴巴员工为66421人,2019年3月底增至101958人,员工增幅达53.5%。2020年3月底,阿里进一步升至117600人,增幅为15.34%。

2021年3月末,阿里的员工总数升至251462人。之所以出现人数飙升,主要是阿里巴巴完成了对高鑫零售(大润发母公司)的收购。

而时间来到2021年末,彼时阿里的员工数多达259316人,这是阿里员工的数量顶点。

自2022年开始,阿里员工开始进入下降区间,连续9个季度出现员工数量减少,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合计减少5.44万人。

针对阿里员工“毕业”,2020年初,一条马云的言论曾广为流传:“30年以后,我们每年向社会输出至少1000名10年以上的阿里人,他们应该参与到社会的建设,到各个公司去”。

有人认为这是阿里“变相裁员”的讯号,更有网友称“能把裁员拔高到这样的高度,我服”,这才是“说话的艺术”。

阿里向社会输送了5.44万名人才

2020年1月7日,马云在重回课堂上回应了此前网上的“阿里裁员”传言,他表示员工能在阿里熬到3年非常难,熬到10年都是宝贝。往社会送出去是因为经过阿里严格训练后,他们对数字经济、执行力等超越了很多其他公司,就应该去政府部门、大学等其他地方。

但从最终的裁员结果来看,阿里的裁员力度远超马云彼时的“每年毕业1000人”言论。

菜鸟、海外电商高增

财报显示,刚刚过去的一个季度,阿里六大业务中,除了大文娱集团业务之外均实现了增收。

其中,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菜鸟集团(‘菜鸟’)、本地生活集团在2024年一季度均实现了营收同比两位数增长。

具体来看,本季度,阿里AIDC收入同比增长45%至274.48亿元,AIDC旗下零售平台整体订单同比增长20%,由AIDC跨境业务增长所带来强劲表现,尤其速卖通Choice业务带来的增长。

据悉,最初的速卖通也被视为海外版淘宝,是阿里国际最先迈向海外的一步。阿里速卖通现已上线全托管、半托管、海外托管三种模式,Choice 是其去年3月推出的新服务频道,为海外消费者提供价格竞争力和配送速度高的商品。

财报显示,本季度,速卖通继续实现强劲的订单同比增长,受惠于Choice为消费者提供具竞争力的价格和高配送速度。于2024年4月,Choice占速卖通整体订单的约70%。

同时,本季度Trendyol(阿里控股的土耳其电商平台)继续录得双位数订单增长。在保持土耳其领先电商地位的同时,Trendyol进一步拓展在海湾地区的跨境业务。

同样由支持速卖通的跨境物流履约服务收入所带动,2024年一季度,菜鸟收入同比增长30%至245.57亿元。

去年5月,阿里在2023财年报告中宣布了盒马、菜鸟和阿里云独立上市的消息,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也在寻求独立对外融资。但到今年3月,菜鸟撤回港股IPO申请,原因是“充满挑战的IPO环境无法反映菜鸟真正的估值”。

从营收数据上,菜鸟在过去一年增长表现出色。财报显示,2024财年,菜鸟营收达990.2亿元,较2023财年同比增长28%。

本地生活集团是阿里另一个高增长业务板块,2024年一季度该部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至146.28亿元,主要由饿了么和高德所带动。

阿里表示,本季度受惠于交易用户及购买频次提升,饿了么订单量同比增长强劲;同期,高德业务实现迅速增长,受惠于大出行场景和“到目的地”服务所带动。

除了上述业务,作为阿里核心的电商基本盘,本季度淘天集团的表现中规中矩,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至932.16亿元。但相关核心指标均恢复增长,比如一季度线上GMV及订单量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88VIP会员数量同比双位数增长。

吴泳铭认为,淘天集团“用户为先”战略见效,围绕价格力和用户体验的投入收到消费者的积极反馈。他预计,2025财年淘天的GMV会随着消费体验提升逐渐恢复健康增长。

2024年一季度,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为255.95亿元,同比增长3%。虽然营收增速不明显,云智能集团仍然被予以众望。

电话会议上管理层称,公司的云业务收入增长主要由AI新产品推动。这些AI产品不仅本身带来新增收入,还促进了传统云计算产品的销售,特别是在公共云领域。

阿里现有的6大业务板块中,大文娱集团是唯一在最近一个季度营收下滑且收入最小的板块。据财报,2024年一季度该部分实现收入49.45亿元,同比下降1%,由于优酷收入轻微下降所影响。

此外,所有其他分部包括高鑫零售、盒马、阿里健康、灵犀互娱、银泰、智能信息(主要包括UC优视和夸克业务)、飞猪、钉钉(此前于云智能集团分部汇报)和其他业务,在本季度实现收入约515亿元,同比下滑3%。

一季度“增收不增利”

本季度,阿里巴巴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阿里经营利润为147.65亿元,同比下降3%。经调整EBITA(息税摊销前利润)同比下降5%至239.69亿元,主要是由于公司增加对电商业务的投入及授予菜鸟员工的留任激励。

当季阿里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2.70亿元、净利润为9.19亿元,同比下降96%。阿里称,这样主要是由于公司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按市值计价变动而产生的净亏损,而去年同期则为净收益所致。

市场似乎尚不能适应一家盈利能力下降的阿里。5月14日,阿里美股收跌6.02%。

据悉,一季度阿里巴巴维持小鹏汽车和微博持仓不变,但清仓了1000万股哔哩哔哩、843万股挚文集团(陌陌的母公司),买入逾170万股知乎。

如果不考虑股权激励费用、投资的损益、无形资产减值以及其他若干项目,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季度,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244.18亿元(33.82亿美元),相较2023年同期的273.75亿元下降11%。

对阿里来说,虽然业务摊子铺的很大,但现阶段真正赚钱的仅有核心电商淘天和云智能集团两大板块,其他业务均为亏损。

以今年一季度数据为例,淘天集团当季经调整EBITA 为385亿元,同比下滑1%。阿里称,下滑主要是由于用户体验(从而提高消费者留存率,并提升购买频次)以及科技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

本季度,云智能集团经调整EBITA为14.32亿元,同比增长45%,这也是本期公司经调整EBITA同比增幅最大的业务板块。财报显示,该板块利润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专注于公共云而导致的产品结构改善和运营效率提升所致。

吴泳铭也指出,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这些高增长和高毛利的领域将继续推动总体收入增长,并抵消低毛利项目制收入的减少。

在众多亏损业务中,AIDC、菜鸟、包括高鑫零售等实体在内的所有其他业务,经调整EBITA分别为亏损41亿元、13亿元和28亿元,亏损分别同比增加88%、321%、52%。

其中对于海外电商亏损扩大,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CEO蒋凡在电话会上回应道:“上季度亏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在一些新兴市场有比较激进的投入,尤其是在中东;二是速卖通在海外上线了一个新的服务频道‘AliExpress Choice’,它的商业模式的占比一直在爬升,这种商业模式在切换的过程中,它本身的盈利能力还需要时间。”

而期内菜鸟的亏损,主要是因撤回其首次公开发行而授予菜鸟员工的留任激励所致;“所有其他”亏损加剧,则“主要是由于盒马的亏损增加以及灵犀互娱盈利水平下降所致”。

除此之外,阿里的本地生活和大文娱集团在今年一季度经调整EBITA双双亏损32亿元和8.8亿元,但均同比减亏约2成。其中本地生活业务减亏,主要是由于饿了么的单位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和规模扩大所致。

不难看出,阿里的所有业务中,目前仅有云智能集团是淘天集团之外的第二个盈利点。而大文娱和包括实体零售在内的其他业务,则增长缓慢且常年亏损,侵蚀着阿里的整体利润水平。

继续回购、回报股东

虽然加大投入一定程度上使得利润受伤,但阿里的投资步伐并不会就此停下来。

对于这一点,管理层称,阿里巴巴将继续专注于投资和执行用户至上、AI驱动战略。且公司对任何投资都持高度的纪律性,只有看到明确的投资回报后才会继续投资。具体投资额将根据提升客户体验和产品丰富度的进度来决定。

在对战略优先级业务的大力投入的同时,阿里也通过大笔派息、股份回购等措施让投资者满意。

财报披露,阿里巴巴董事会已批准派发2024财年股息,包括年度定期现金股息和一次性特别现金股息,派息总额约为40亿美元。2023财年,阿里巴巴宣布派发年度股息总额约为25亿美元。

另外,阿里巴巴继续执行股份回购计划。2024年一季度,根据股份回购计划,阿里巴巴以总额48亿美元回购了5.24亿股普通股。2024财年,阿里巴巴以总额125亿美元回购总计12.49亿股普通股,此举使得阿里流通股净减少5.1%。

投资者另一个值得期待的事项是,一直在为在香港主要上市做准备,目前预计于2024年8月底完成转换。

对此,有观点指出,香港成为主上市地的主要作用是阿里能够进入港股通,接受南下这种更熟悉业务的资金来投资,从而有助于改善阿里持续低估的情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