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關于“新年”的定義,我們現在普遍都有兩種說法,一個是公曆1月 1日的元旦,另一個是農曆正月初一的春節,這都是我們會過的新年,隻是節日的意義有所不同。但我們會發現,1月1日更具有世界性,似乎這一天是全球公認的新年。

每年的12月31日進行跨年,都成為了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會舉行的活動,我們最近這些年也是有了各種各樣的跨年晚會來慶祝新一年的到來。而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如何來回答孩子的問題:為什麼全世界的新年都是 1月1日?
很顯然,這就是一個世界性共同認知的結果。而在這裡,我們就可以簡單地了解一下,我們現在所通用的公曆,它的由來幾何,又是如何在世界上普及開來的:
公曆是如今現行的國際通用曆法,其前身是儒略曆,但由于在計時上出現了時間的偏差,實行的月曆要比實際的太陽日期要早了10天,後來的教皇做了修改和更換了更科學的計算方式,進而形成了現在一直在使用的國際月曆。
原本公曆的使用隻是在歐洲的各個國家,但随着航海時代以及殖民時代的開展,公曆也就随着殖民國家的拓展而不斷傳送到了世界的各個國家和地區之中。我們國家也是在1949年正式通過了公元紀年法,月曆的使用開始與世界的曆法使用時間同步。
當然了,如今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都開始采用公曆為常用曆法,也是時代發展趨勢下的結果,随着全球化的發展,全世界各個國家間的聯系也就越來越密切。那麼在日期使用上就自然不能夠各自使用各自的月曆,否則就單單一個日期确定的問題就很容易出現各種混淆和阻礙。
随着世界通用月曆的統一,在國際貿易、交流上也就有了更高的效率,更符合全球化發展的需求。是以說,現在全世界的新年好像都定在了1月1日,這其實就是因為公曆使用普及的結果,在公元紀年法的計算之下,全世界使用的日期更新都是一樣的。
雖然說我們現在通用的月曆都是以陽曆為主,但其實在各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不同的民族中都會有各自不同的新年,彼此慶祝新年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比如我們國家傳統新年就是農曆一月初一的春節,藏族也會有自己的藏曆新年,泰國的新年是在每年的4.13~16日的“潑水節”等等。
是以,公曆的元旦1月1日更像是一個世界性的通用月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會預設使用這樣一個月曆,而公曆中每一年的第一天就成為了世界籠統範圍内的新年。但到了更具體的國家、民族上,大家都會有自己文化認定上的新年,而這個新年才是我們最值得慶祝的日子。
也正是因為公曆與我們傳統曆法的并行情況,我們會發現如今的一年之中會充斥着各種各樣不同的節日,但我們也會發現很多節日其實是有很鮮明的地區性和民族性的。當然,也有很多節日開始走向了國際化,比如婦女節、勞動節、母親節、兒童節等等都是世界範圍性的節日。
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會遇到很多外國的傳統節日,即使這些都是不屬于我們國家的節日,我們也會開始慶賀一番,比如西方的情人節、聖誕節、萬聖節等等,這些都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熱衷于慶祝的節日。
重要提示:1月1日是全世界公認的新年之一,是因為我們現在使用的公曆是通用的國際曆法,而這也是月曆使用全球化的一個結果,這樣更能夠适應在日常國際事務與溝通交流中的效率需求。但實際上,各個國家地區和民族,在通用的公曆之下還會有各種的傳統曆法,新年的時間也各不相同。
今日話題:對于你來說,你個人的生日過的是公曆的日期還是農曆的日期呢?歡迎留言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