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産産業叢集多集中在北方而不是南方,山東威海擁有12餘個水産品産業叢集,産量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2020年全國羊肉産量492萬噸,内蒙古擁有17餘個羊産業叢集;福建南平擁有3546家茶企(加工),成為茶葉(加工)企業數量最多的城市……近日,合合資訊旗下啟信寶釋出《2022中國年貨地圖》,衆多年貨冷知識令人大跌眼鏡。
中國水産品産量第一城市在北方
水産是過年餐桌上的常見“硬貨”,在人們的印象中,溫暖潮濕的南方更盛産海鮮,但從啟信寶産業大資料可以看出,山東、遼甯等環渤海地區,擁有全國近三分之一的水産品産業叢集。
其中有“東北亞水産品交易中心”之稱的山東威海,水産品産量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也是全國最大的藻類養殖基地和海洋食品生産基地。擁有12餘個水産品産業叢集,包含海參、蛤蜊、扇貝、海膽、牡蛎等。
另一适合冬季進補的年貨羊肉,也是年夜飯必備。2020年中國中國羊肉産量達492萬噸,較2019年增加了4.48萬噸,同比增長0.9%,中國羊肉産量長期穩居世界第一。
啟信寶産業大資料顯示,内蒙古、甘肅、青海因羊産業分布廣泛,全國羊産業叢集數量排行前三。而擁有17餘個羊産業叢集的的内蒙古,2020年底羊隻6074.15萬頭,是新疆的近1.5倍,甘肅的2.8倍。
有“中國羊都”之稱的内蒙古巴彥淖爾市有珍稀畜種二狼山白絨山羊,其所産絨素有“纖維寶石”和“軟黃金”的美譽。目前,巴彥淖爾市是全國肉羊産業鍊最完整的地區,也是全國唯一一個羊肉可以四季出欄的地級市,肉羊數量、羊肉産量及全年分割上市量均居全國第一。
湖北茶産業叢集數量全國第一
大魚大肉吃完,茶葉作為解膩良品,自然也成為熱門年貨。
啟信寶産業大資料顯示,湖北省共有28個産業叢集,全國産業叢集數量第一,涉及恩施玉露、赤壁青磚茶、黃袍山油茶、宜昌紅茶、武當道茶。而從生産效率角度坪效來看,據國家統計局資料,全國平均每千公頃産茶量為574.54噸,其中福建以2060.37噸位列全國第一。

福建南平擁有3546家茶企(茶葉加工)。南平盛産紅茶、綠茶、烏龍茶和白茶四類茶,是茶類最為齊全的茶産區之一,其正山小種、松溪綠茶、武夷山大紅袍、武夷岩茶享譽國内外。
茶産業鍊一般包含上遊茶樹育種、茶樹種植、裝置(如采茶機、茶樹修建機等)、農藥化肥(茶樹化肥、茶樹農藥等),中遊茶加工如茶衍生品(茶飲料、茶食品)、茶包裝、茶葉(黃茶、綠茶等),下遊則多為流通消費,如百貨零售服務、綜合電商等。
南平雖然作為茶産業的頭部産地,但産業鍊結構并不完備,從啟信寶産業鍊大資料來看,截至2022年1月,福建南平茶葉産業鍊企業為4921家(産業鍊上中下遊中,一家企業可能位于不同環節),上遊企業中,“茶樹種植”類别2171家,占比上遊企業的99.4%,中遊企業中,“茶葉(加工)”類别企業3546家,占比中遊企業的99.1%。
從資料可以看出,南平的茶葉産業鍊上、中遊分布聚焦于種植、加工等較低附加值的基本環節,而像茶樹育種、茶葉相關裝置、茶深加工(衍生品)等高附加值環節企業分布較少,使得南平茶産業鍊存在薄弱環節。
對此,啟信寶知識資料團隊表示:“目前大陸大多數地區的農業産業都局限在種植、養殖環節,未形成現代化的産業叢集,産品附加值低,農民收入難以提高。破局的出路就是拓展上下遊環節,圍繞優勢産品,上遊拓展生物育種、農業機械、包裝耗材等環節,下遊拓展産品深加工、流通銷售、農業文旅等環節,形成高效協同的産業生态。”
堅果界的城市隐形冠軍在雲南
茶餘飯後,堅果成為人們樂于消遣的零食之一。堅果産業也帶動了一批相關網紅零食企業,如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來伊份等。
啟信寶産業大資料顯示,内蒙古自治區共有9個産業叢集,叢集數量位列全國第一,主要叢集涉及白瓜子、葵瓜子、榛子;陝西、山西叢集數量緊随其後,主要叢集涉及核桃。
而堅果屆的城市隐形冠軍則是雲南臨滄,堅果種植面積263萬畝,占全球種植面積的56%,産量4萬噸,世界第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堅果中的“愛馬仕”——香榧長于深山,三年一熟,因成熟周期長,三代“子孫”長在一棵樹上,故稱“千年香榧三代果”,從采摘到出品至少需1個月,批發均價高達80元/斤,“中國香榧之都”在紹興諸暨。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曉風
來源:紫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