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直播帶貨的未來在什麼地方?

作者:花格子看天下

當下什麼行業最賺錢?看看薇娅就知道了。

2021年12月20日,浙江省稅務局給直播行業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薇娅被查了,偷逃稅款加上滞納金、罰款共計13.41億元。

除去滞納金和罰款,偷逃的稅款也至少有幾個億。

再問一遍,當下什麼行業最賺錢?直播帶貨啊!

可是直播帶貨已經火了這麼久了,現在競争非常激烈,已經是一片紅海了啊!

不對的,很多人做直播帶貨都是先看到别人賺了錢,然後就一頭紮進去了,這麼做是不行的,因為當你看到别人賺錢的時候再去做就已經晚了,就好像你去打獵,你看到一隻兔子,你瞄準它現在的位置沒有用,等你打過去,兔子已經不在那兒了,你想打中你就得往前打,你就得預測兔子的軌迹,你得知道他下一步往哪兒跑。

直播帶貨也是一樣的,你隻有預測到趨勢才能利用趨勢去掙錢,你得了解經濟規律,看好趨勢,站在風口,然後等風來,那具體怎麼做呢?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們參照曆史就可以很清楚地預知直播帶貨的未來。

就比如說手機吧,20年前大家買手機主要的訴求是什麼?隻要它友善攜帶,能打電話就行,至于這個手機外觀好不好看,能不能聽音樂,拍照的像素是多少,能不能看視訊,能不能玩遊戲,統統都不重要,你隻要是個手機就行。

那個時候買手機大家就認三個品牌,三星、諾基亞和摩托羅拉,可是你看今天呢?

手機市場早已不是當年的格局了,品牌衆多,機型選擇也更加多樣,有的側重拍照給你配6個攝像頭,最高的像素能達到一億,有的側重玩遊戲搭載最新的處理器,還有的為了多線程操作搞出了折疊屏,甚至同一款手機還搞出了128G/256G/512G三種型号,你的選擇困難症都要犯了。

為什麼呢?因為細分需求啊。任何一個行業,當它越來越成熟的時候就一定要往縱深去發展,往細分行業發展,去滿足每一個細分的需求,無一例外。

再舉個例子,很多年前大家網購隻用淘寶就夠了,因為足不出戶就能買到想要的商品在當時來看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可是等這個新鮮勁兒過了之後呢?

大家有了更加細分的需求,比如買電子産品要正品保證,這個時候京東就有機會了,再然後呢,人們希望用便宜的價格買到品牌商品,那唯品會就是不二選擇,再然後呢,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又發現了新的細分領域社交拼團。

後面這麼多,淘寶能不能都做呢?其實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他每一個都做,就等于它每一個都沒有做,力量一旦分散,他每一個子產品都不可能做精做透的。

我們說回直播帶貨,直播帶貨的趨勢是什麼呢?

是細分領域啊。你看李佳琦薇娅這些頭部主播單場賣貨幾個億,其實不足為懼,因為他們是粗放型的,什麼都賣,不僅賣化妝品,還賣空調洗衣機,可問題就是你賣的東西越多你的品控就越難,你的定位就越不精準。

當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的時候,他們對直播帶貨越來越不敏感的時候,他們需要更專業的人來為他們選品,他想買空調,最好有個家電部落客,用過全世界所有的空調,告訴他哪一款最合适,他想買自熱火鍋,最好有一個美食部落客,吃過所有的自熱火鍋,然後告訴他哪一款最好吃,成本效益最高,這才是真正的細分需求,才能解決使用者的問題啊。

我買你的,是因為你比任何人都懂,比任何人都能幫我省錢,我不需要再等你商品上架,不需要再反複比價,因為我的時間很寶貴,而且會越來越貴。

那找到一個合适的細分領域之後,做直播帶貨就一定能成功了嗎?

也不一定,因為商業是很複雜的,任何一個細枝末節的要素都有可能影響全局,直播帶貨涉及方方面面,很多問題都需要解決,需要你去反複試錯。

可試錯是需要成本的,比如你需要一個出鏡的主播,一年的薪水就至少要幾萬塊錢,試錯時間越長,沉沒成本就越大,而且每天堅持5-6個小時的直播很難,遇到請假的時候隻能停播,最後萬一火了,你還要擔心主播會不會跳槽啊,要考慮給他加多少薪水。

剛剛我說的這些問題歸根結底,就是人的問題,因為人是最不可控的因素,那怎麼辦呢?

答案就是不用人,把主播換成虛拟人物,現在很多平台都推出了虛拟直播帶貨,比如海豚智寶推出的海豚智播,一個電腦就能管理多個主播,任意店鋪随時切換,還支援多個直播平台,你的試錯成本馬上就降低了不少,而且海豚智寶還可以根據你的需求定制主播,打造屬于你獨一無二的主播。

雷布斯說,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什麼是風口,這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