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曆史大約是中國人最為了解的曆史了,但是這種了解很大程度上是從電視劇當中得來的,與真實的清朝有很大的差別。電視劇當中的清朝繁華興盛,美女如雲,老百姓穿的都是绫羅綢緞。但是真實的清朝是什麼樣子的呢?百年前,法國報紙上刊登的中國,看完後你是什麼感受?

報紙是一個時代的輿論引導者,也是最能夠展現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的東西。那麼,在當時的法國報紙上,是如何報道中國的呢?中國人在當時的報紙上又是以一種什麼樣的面貌來展示自己的呢?又有哪些人在當時入得了法國人的“法眼”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100年前法國報紙上的風雲人物。
說起晚清的風雲人物,就不得不提慈禧了。慈禧是晚清真正的當權者,雖然她并沒有當上皇帝,但皇帝實際上都處在她的掌控之中。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慈禧成了當時世界矚目的人物。中國人希望她多關注一下老百姓的生活,減輕老百姓的生存壓力;而外國人則希望她多給外國人出讓一些利益,讓外國人發大财。
我們來看看這張報紙上慈禧的照片,與我們看到的慈禧照片和慈禧的劇照都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張圖檔當中的慈禧身上穿着龍袍,戴着一頂似乎不怎麼像是清朝頭飾的頭飾。最為重要的是,報紙把慈禧刻畫成了一個嚴肅、兇惡、呆闆的角色,照片上的她看起來像是一個無趣而又古闆的人,十分的可怕。
除慈禧之外,清朝最受關注的人物則是光緒了。光緒實際上是處于慈禧的控制之下的,但他急于改變,尤其是對外國人的政治、科學,有着很深刻的向往。甚至在慈禧宣布“廢帝”之後,光緒得到了外國人的支援,是以他才得以保留了帝位。不過他出現在法國報紙上的時候卻是在他的葬禮上。
光緒于1908年11月14日去世——有人說是慈禧毒死的,但沒有證據;而慈禧就在11月15日之後接着光緒一起病死。兩人的去世在中國掀起了滔天巨浪,法國人也積極地報道了這場葬禮。然而,從法國報紙上的圖檔看起來,慈禧和光緒都被畫成了僵屍一般的顔色——這顯然是違背事實的,畫面當中充滿着醜惡的感覺,被報紙渲染得陰森恐怖。
而且法國人将慈禧和光緒兩人放在一起,這應該也是違背事實的,因為這是違背基本的中國禮儀常識的——哪有皇帝和太後一輩一起躺着的做法呢?慈禧和光緒前面向他們行禮的大臣也一個個骨瘦如柴,面色晦暗。在慈禧和光緒的左邊還有個拿刀的衛士,戴着一頂紅帽子,臉色黑綠,看起來像是“哥布林”一般,顯得不倫不類。
除了慈禧和光緒,晚清讓當時的法國人關注的人物就是李鴻章了。作為當時清朝的中流砥柱,李鴻章對清朝和法國人的作用都是十分巨大的。比如中法戰争當中,最終跟法國人打過交道的就是李鴻章。可是,法國人對李鴻章可沒有什麼好感,我們從法國報紙給李鴻章畫出來的肖像就可以看出來了。
畫面當中的李鴻章似乎更像是某一種遠古生物,并不像是一個人。他留着誇張的胡子,把他的嘴巴顯得特别大,似乎像一種猛獸的血盆大口。但是他又緊緊地閉着嘴,仿佛是不敢揚眉吐氣一般。他額頭上有着非常明顯的皺紋,這大約是比較寫實的——因為李鴻章确實心力交瘁。
與此同時,他還給李鴻章畫上了一對醜陋而又呆闆的小眼睛,看起來像個極其呆闆的老古董。整幅畫與李鴻章的真實照片相去甚遠,實際上李鴻章并不是小眼睛,臉上的線條也比較柔和,如果打扮時髦一點兒,可能還比較帥。但是這張報紙上的肖像圖直接把他畫成一個怪物了。
實際上看到這些畫面之後,我們的内心是非常沉重的。晚清确實不是什麼好時代,但是這照片上的醜化痕迹也太過于醒目了吧?他們不僅僅醜化慈禧、光緒、李鴻章這樣的當權者,也醜化義和團這樣的民間組織。在他們的筆下,義和團變成了燒殺搶掠的暴徒,而他們則是正義的代言人,讓人覺得宛如夢幻。
但是這全部是法國人的問題嗎?也不全是,為什麼晚清連自己的基本尊嚴都無法保護呢?這是令人驚訝的。我們自己的形象應該由我們自己的力量樹立起來,像漢唐盛世那樣被四方讴歌,而不是被别人醜化卻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