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過得越“安穩”的人,越心累?

作者:武志紅
為什麼過得越“安穩”的人,越心累?

編者按

今天這篇文,講講“失控和确定”。

前段時間看到演員吳越的一段訪談。

她說,最近看到一句很有力量的話:允許一切發生。

因為一切發生的事,是無法阻擋的。

如果心戚戚于那些不确定的事,整個人就會一直處在緊繃的狀态裡,緊張,僵化。

但當你“允許一切發生”以後,人會變得柔軟,反而能更靈活地去面對。

為什麼這句話如此有力量?

這個問題,我想推薦你看一篇資深催眠師黃仕明的好文

本文節選自黃仕明老師的課稿

《停止你發起的内在戰争:擺脫内耗,收獲自在人生》

可在武志紅心理app上購買課程,收聽音頻版

為什麼過得越“安穩”的人,越心累?

眨眼15年,我已經舉辦了10屆心理學大會,回想起剛開始時,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樣子。

如何辦一場500多人參與的三天活動,從邀請演講者到參與者、大會流程、效果、成本…我全部一無所知。

大會期間,我一直處在高度緊張和焦慮中。

直到第三天早上,聽到一位台灣老師,分享了自己和母親的故事,沉浸現場的氛圍裡的我,才稍微松了一口氣。

終于,這番冒險的旅程沒有以失敗告終,大會是成功的。

我暗暗慶幸又過了一關,默默在心裡祈禱:

希望我職業生涯的成功能從這裡啟航,從此刻開始一帆風順。

接下來,我來自法國阿斯卡的好朋友,讓現場的每個人抽一張塔羅牌,同時在心裡想着未來生命中一件重要的事。

然後再翻開牌,去感受牌的内容對這件事情帶來的啟示。

我想着我公司的未來、我職業生涯中的發展,然後翻牌,牌面上寫着:

為什麼過得越“安穩”的人,越心累?

“順應生命的河流,不抵抗”

想起幾分鐘前,自己虔誠祈禱的行為,我忍不住笑出聲來。

突然間醒悟,我竟然無意中想去控制生命中自然的發生,希望用外在事物的确定性,來對抗生命的變化無常。

這可能也是很多人會有的想法。

為了逃開内心深處的不安、恐懼、不确定性,無意識地想緊緊抓住周遭的一切能确定的東西。

我們以為達到了心目中所謂的确定性,生活就會好。

但現實是,害怕不确定性的這種緊繃感,反過來又加深了我們對不确定性的恐懼。

為什麼過得越“安穩”的人,越心累?
為什麼過得越“安穩”的人,越心累?

在談論不确定性之前,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

為什麼我們害怕不确定性呢?

我想是因為我們需要某種穩定力,來面對和處理生活的事務。

我們希望事業的發展保持穩定;

我們希望夫妻永遠如我想象中的方式愛我;

我們希望過去的經驗能應對未來發生的事情……

如果一切都是可預見的、可控的、确定的,那我們就能用既往的經驗來應對一切,内心充滿了安全感。

為此,很多人會采取一種常見的方式:長久待在熟悉的關系中、工作中,保持着神經肌肉鎖結的崩潰狀态,緊緊抓住一個僵化的信念。

這種神經肌肉鎖結的崩潰狀态背後,有一個正面動機,即:以為這樣做,就會得到我們所需的穩定力和确定性。

動機是好的,但産生的結果,往往是負面的。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

當你想要探尋某種确定性,你發現需要付出很多能量去得到這份确定感,任何小的變化都可能會讓你感到焦慮、不安。

就像有的人總想着:如果我能有更多錢,有人一直愛我,我人生的幸福就有保障了。

結果呢,他的力氣全用來緊張“如果我以後很窮怎麼辦,如果對方變心了怎麼辦”這種未确定的事情上——反而過得更不幸福了。

現代催眠之父米爾頓·艾瑞克森說:人出現問題的原因,是因為「僵化」。

當我們得到了“确定”附贈的安全感,對應的失去,可能會更多。

28年前,在一次出差途中,計程車師傅和我聊天,了解到當時我的工資有3000多元。

他嚴肅認真地對我說:“年輕人,千萬不要換工作,拿這個工資一定要做到退休。”

今天回想起來,他的善意不禁讓我啞然失笑。

如果我一直做着那一份工作,拿着那一份“高薪”的工資,或許我會擁有不錯的酬勞,但一定會為自己錯過這些年的生活經曆,而感到遺憾。

最後可能發現,很多年過去,自己仍然在同一個模式裡打轉,變得越來越僵化,失去了流動性和創造力。

很多人也面臨同樣的困境。

他們看似處在一個“穩定”的生活裡,但實際上,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困在固化的身份中,局限單一的價值觀裡,創造力早已悄無聲息退化了,他們不得不“穩定”在那裡。

也有人想要打破這潭死水般的日子,但随即又被改變帶來的未知吓了回去,自我勸慰道:

我這個人就是這樣子的,

這個目标沒有辦法實作的,

工作最重要的還是穩定……

這不禁讓我想起困在圍欄的動物。

它們早已習慣了圍欄的存在,有一天,人們将圍欄撤去,它們仍隻在舊日活動範圍裡轉圈,不會再走得更遠了。

為什麼過得越“安穩”的人,越心累?
為什麼過得越“安穩”的人,越心累?

當了解了過度追求确定性的諸多限制以後,我們可以嘗試學着去抱持生命中的不确定性。

要如何抱持呢?

——或許我們可以帶着身體中心的穩定,去觸碰每一個不确定的部分。

我想借由一個朋友的經曆,與你分享。

前段時間朋友打給我一通電話,訴說着他的煩惱。

他遇到了一個能夠和他一起投入生命探索,擁有許多共同話題的女人。

他堅信不疑對方就是他的靈魂伴侶,于是他毅然決然地和妻子離婚,開始一段新的婚姻,組建起新的家庭。

他滿心歡喜地希望和新伴侶,過上與世俗截然不同的生活。

但随着他們的兩個女兒相繼出生,他漸漸發現,那個曾經全力和他一起探索生命真相的伴侶,變成了一個要照顧兩個孩子的媽媽。

他覺得自己很孤獨,沒有了以前那種心靈深深的連接配接感,他知道自己應該和妻子融入“平常”的生活之中,但又擔心“平常”的、瑣碎的家庭生活會阻礙了他的修行和探尋生命真相。

他訴說着自己的困擾,隐隐覺得自己卡在一個舊模式裡打轉。

聆聽完以後,我問他:“你可以告訴我,在你的生命中,什麼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

他回答說:“在生命中尋求真相,找到心靈充分的自由,這是最重要的。”

“假如有一天,你找到了生命終極的真相,這會為你帶來什麼?”

他沉默了許久,說出幾個不同的答案,但感覺都回答不上這個問題,突然間,他似乎從夢中醒來一樣:

“我害怕投入到‘正常’的家庭中,那些瑣碎的事物會讓我失控。

我不顧一切地追求生命的終極真相,是為了對生命有更多的掌控和确定性。”

他的回答引起了我的共鳴,我們靜靜地在這個連接配接中呆了一會兒。

為什麼過得越“安穩”的人,越心累?

接下來,我帶領他繼續探索。

1、我邀請他做一個呼吸。

“把你的善意,帶到這個感覺害怕失控的地方,對這個害怕的存在說,嗨,歡迎,我确信‘他’是有道理的,歡迎……”

在這種允許一切發生的狀态裡,去感受身體裡這個能量升起的地方。

2、然後詢問他:“我好奇,在你的身體裡哪個地方,最容易感受到害怕失控的感覺呢?”

他沉默着感受了一下,告訴我在心的位置。

接着,我讓他輕輕地把手觸碰這個能量的身體中心,把他作為成熟的男人的愛,帶到這個感覺害怕的地方,和這個中心一起呼吸。

3、我邀請他一隻手連接配接身體的中心,另一隻手向世界打開。

在這個身體的姿勢裡呆一會兒,去感受和學習——如何調頻連接配接身體中心的穩定性,并從中心進入無常變化的世界中。

時間仿佛凝滞了,連身體周圍的塵土都停止了漂浮,我們靜默了下來。

為什麼過得越“安穩”的人,越心累?

當生命面臨接踵而來的挑戰時,我們很容易失去和身體中心的連接配接,迷失在對外在世界的控制中,就如同找不到舵的人,要費勁攀附在一艘不知飄往何方的船上。

但我們可以一次次地練習,帶着氣的流動、放松、回歸中心,然後再向世界敞開。

先去接受這種晃動的,不确定的感覺,不做掙紮,允許發生;

等适應以後,再找到自己與身體的連接配接感,再去“見風駛舵”。

最後,這位來訪者,帶着幡然醒悟的感覺說:

“原來真正的穩定感,不是任何的外物,而是在身心之中。”

最後,我們結合前一個故事,總結一下:

如何享受生命中各式各樣的不确定性,學會在确定與不确定之間跳舞?

第一、接受。

我們需要接受這一點:

确定性是相對的,不确定性是絕對的,兩者都是生命的真相。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說的就是萬物都處在變化之中。

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無常才是恒常。

第二、放松。

放松自己,甚至可以在問題與混亂裡待一會兒。

在遊泳池,遇到嗆水的情況,第一件事就是停止掙紮。

這時越是四肢亂翻騰,嗆得越厲害。

在那個狀态裡,呆一兩秒,也有一個緩沖的時間,想想下一步我們該如何調動四肢與呼吸。

同理,通過連接配接身體中心,就算是在極度困難的深水裡,你保持穩定的覺察與自我連接配接,就能在流動的變化的水裡學會遊泳。

第三、連接配接。

提高連接配接身體中心的能力,培養内在的确定性,來應對外界的不确定。

而不是把選擇權交給外界,一味地向外尋求确定感。

我們一再強調連接配接身體中心的重要性,這裡,身體的中心點不僅僅是生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

當我們在腹部丹田的位置和心髒附近的位置,感受到自己身體有一個中心點。

通過連接配接這個中心點,我們可以調頻我們的專注力。

同時,持續地圍繞着這一個中心點,保持連貫行動。

回歸到身體中心,會帶給我們深深的穩定感,讓意識帶着放松的專注開始流動。

使得我們有能力與問題同在,但又不會掉到問題裡。

為什麼過得越“安穩”的人,越心累?

寫 在 最 後

我們生活在一個加速變化的時代。

每一天,外界世事變化無常,紛繁資訊也在時刻更新,就像城市裡加速播放的光影。

我們會發現,曾經積累起來的經驗,時效性越來越短,能對未來做得做的規劃,也越來越有限。

如何在這繁雜動蕩裡生活得更好,成為生命中一個緊要的問題。

海浪來襲,有人被翻騰的海水吹得七零八落,還有的人,穩穩地踩在沖浪闆上,馭浪而行。

希望你,也能積蓄起穩穩的心理力量,在動蕩的世界裡跳起舞來。

以更輕盈的姿态,去面對生命中反複不定的動蕩,搖擺。

為什麼過得越“安穩”的人,越心累?

作者:黃仕明,IAGC國際生生不息改變協會進階講師及認證催眠師,中國生生不息催眠中心創始人;

編輯:朗門;責編:天雅、陳沉沉。

(此處已添加小程式,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