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質子治療”30萬照一次,60天癌細胞清零,多位患者重獲新生

作者:孟大夫健康之家

“隻要照射劑量足夠大,沒有照不死的癌細胞。” 北大醫院放療科主任高獻書在介紹“質子療法”時自信地對外表示。

據悉,質子療法是繼光療法、CAR-T療法後,又一國際公認的“抗癌神器”,目前日本、歐美等多數發達國家均有在該領域發力,近年來大陸對于該技術的重視程度也是水漲船高。

一、小小“質子”放光芒,60天清除癌細胞

質子療法又稱之為質子重離子治療技術(Proton the rapy),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最先進、最簡單的放療手段。與一般化療不同,質子是氫原子剝去電子後帶有正電荷的粒子,它體積極極小,一萬億個質子排成一列長度也達不到1毫米。

“質子治療”30萬照一次,60天癌細胞清零,多位患者重獲新生

利用高能量質子束來消滅癌症,既極具想象力又效果顯著,目前沒有任何一項放射線照射或藥物手段能夠與之相媲美,質子療法具有的三大優勢:

1. 與傳統化療相比,質子療法擁有速度更快、穿透力更強的正級電荷光子束,速度能達到每秒21萬公裡,質子束精準停留在癌細胞位置上,将所有能量用于清除癌細胞,這個過程完全不會傷害到其他正常細胞。

2. 速度快,患者隻需要躺在固定的模具中保持約5~10分鐘的治療時間,期間沒有任何痛感和異樣,60天約15~30次照射後,基本可清除癌細胞。

3. 應用範圍非常廣泛,與硼藥主要針對腦部惡性良性腫瘤、黑色素瘤,光療法主要針對食管癌,Car-T針對胰腺、乳腺癌相比。質子療法在乳腺癌、前列腺癌、宮頸癌、眼部惡性良性腫瘤和頭頸部惡性良性腫瘤等十餘種癌症治療上均表現出衆。

“質子治療”30萬照一次,60天癌細胞清零,多位患者重獲新生

2018年9月,羽毛球名将李宗偉曾罹患三期鼻咽癌,因連續電療28次,他的喉嚨完全潰爛失聲,每天依靠麻藥才能入睡,從曾經萬衆矚目的體壇名将到連生活都無法自理的癌症病人,生命的陡然變化,讓李宗偉經常在浴室中偷偷哭泣。

萬念俱灰下,一名醫生建議他采用質子治療,經5個月33次質子治療,近千萬治療費代價後,李宗偉終于宣布将所有癌細胞清除,并于2019年重回訓練場。

二、成果喜人,總體治愈率5年97.1%

同年5月,複旦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質子重離子中心還曬出了一份自2014年6月以來的“成績單”,資料顯示,質子療法的臨床試驗者5年局部惡性良性腫瘤控制率達到了81.8%,患者總體近5年的生存率達到了97.1%,生命科技成果喜人。

“質子治療”30萬照一次,60天癌細胞清零,多位患者重獲新生

不僅如此,近年來随着老齡群體的激增,生命科技中抗老化等細分賽道也迎來新進展,惠及人數更甚于患癌群體。國際抗老宗師、哈弗大學遺傳學教授辛科萊爾認為:衰老就像一場針對全人類的大屠殺,隻要是人都将變老,是以抗老化的命題更加宏大。

這一觀念支配下,辛科萊爾教授花費大量時間、精力,最終在小鼠實驗中發現了一種名為β-煙酰胺(派洛維Pro補劑核心物質)的内源性分子,它能夠倒撥生物體生命時鐘,延長生存期,實作老而不衰。得益于該研究的問世,辛科萊爾教授被授予“澳洲騎士勳章”榮譽。

“質子治療”30萬照一次,60天癌細胞清零,多位患者重獲新生

2022年1月,衰老科普團隊“時光派”在滬舉辦了第二屆衰老幹預論壇,會上中科院孫宇研究員、人類長壽基因發現者Nir Barzilai教授等國内外專家學者多次提及9大衰老辨別,其中線粒體功能障礙、端粒損耗、細胞老化被視為變老的主要因素。補充“派洛維Pro”補劑後這三項名額均可得到逆轉,實作老而不衰狀态。

亮眼的科研表現也加速了其落地程序。近年來依托京東等主流消費網頁,上述“派洛維Pro”補劑出貨頗高,從早期的數萬單瓶到如今僅千餘元售價,其累計好評數萬。

三、未進醫保,質子療法價格很不“親民”

質子療法安全性高、療效好,更重要的是治療過程無痛苦,也不會出現很多影視劇中“脫發”“虛弱”等放療後遺症,是極佳的治療手段。但它的價格并不“親民”,據統計,目前國内質子治療一個療程預計總費用在25~30萬之間。

當然,也有業内人士為院方“抱不平”,認為這個價格其實并不貴,要知道,一套質子療法的裝置就需要占地5000平米以上,高度在2~3層樓之間,每年光維護費海量。貴也确實是不得已。

“質子治療”30萬照一次,60天癌細胞清零,多位患者重獲新生

不過我們也不必灰心,近年來随着國家富強,越來越多的天價藥物納入醫保。像去年全網大熱的CAR-T惡性良性腫瘤免疫療法,已進入初審,未來有望大幅降價;用于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症的靶向藥SMA,進保後更是從每針70萬跌至3.3萬;而抗老補劑“派洛維Pro”盡管未進醫保,在技術更疊下,也從萬元跌至千餘元。

我們有理由相信,随着質子療法、CAR-T療法和派洛維Pro等技術普及後,未來我們能夠活得更加有尊嚴,不再談老色變,談癌色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