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煲湯常用的白扁豆:健脾化濕,補而不滞

作者:廣東中醫藥

廣東人煲湯,經常會用到白扁豆。但市面上的白扁豆有圓的、有扁的,你是否知道其差別?廣東省中醫院藥學部的謝鳴坤中藥師為大家講解白扁豆怎樣挑選、怎樣使用。

煲湯常用的白扁豆:健脾化濕,補而不滞

白扁豆是藥食同源産品,據《中國藥典》記載,其來源是豆科植物扁豆的幹燥成熟種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實,曬幹,取出種子,再曬幹。

《名醫别錄》記載白扁豆能“和中,下氣”,其食療價值早在元代·孟诜《食療本草》中即有詳細的記載,認為“久食頭不白”。

明·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說:“硬殼白扁豆,其子充實,白而微黃,其氣腥香,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陰氣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濁,故專治中宮之病,消暑除濕而解毒也。”

白扁豆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功能健脾化濕、和中消暑。常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瀉,白帶過多,暑濕吐瀉,胸悶腹脹。炒制後健脾化濕,用于脾虛洩瀉,白帶過多。

白扁豆雖單用藥力較弱,但其能補氣健脾,兼能化濕,藥性溫和,補而不滞,常能與他藥合用産生較好療效,為治脾虛濕滞、暑濕吐瀉等的常用藥。

煲湯常用的白扁豆:健脾化濕,補而不滞
白扁豆一般呈扁橢圓形或扁卵圓形,表面淡黃白色或淡黃色,平滑,略有光澤,偶有黑點。質堅硬。氣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以粒大、飽滿、色黃白者為佳。
煲湯常用的白扁豆:健脾化濕,補而不滞

白扁豆入藥常炒制

而在市場上流通的白扁豆還有進口的品種,性狀與國産白扁豆相比,形狀較幹扁,粒頭較大,外皮無黑點,種阜無小黑邊,頂端沒有黑點。進口白扁豆與國産白扁豆除在外觀性狀具差異外,在其它鑒定特征方面均具有高度相似性,但進口品種能否作為白扁豆入藥用,尚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日常食用白扁豆也比較簡單多樣,煮粥熬湯煲茶都可以,不過有幾點要提醒大家:

1、白扁豆要高溫加熱煮熟後方可食用,否則可能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中毒現象。

2、不宜多吃,多食易至腹滿壅滞等不适。

3、白扁豆含的嘌呤較高,痛風和高尿酸患者慎服。

推薦幾款白扁豆膳食:

白扁豆水

煲湯常用的白扁豆:健脾化濕,補而不滞

材料:帶殼的白扁豆30克,炒焦。

做法:敲碎以後加上水,煎煮30分鐘左右,最後再加上紅糖來調味。

功效:白扁豆可健脾化濕,并具消暑的功效。燒焦後煮水可用于暑濕吐瀉,适用于消化不良,腹瀉、大便溏稀等症狀的人食用。

白扁豆山藥粥

煲湯常用的白扁豆:健脾化濕,補而不滞

材料:白扁豆30克,新鮮鐵棍山藥30克,大米100克,紅棗3顆。

做法:将白扁豆洗淨後,加入适量的水浸泡,時間最好4小時以上。将鐵棍山藥洗淨、去皮、切丁備用。把白扁豆含之前浸泡的水武火燒開,轉文火30分鐘,再加入鐵棍山藥丁、大米、紅棗。武火煮沸,轉文火直至粥熟。

功效:這道粥晶瑩剔透,口感爽滑,具有補益脾胃、和中止瀉功效,适用于脾胃虛弱、慢性腹瀉、胃口不開人群食用。■

【來源:本文内容綜合自廣東省中醫院、中國中醫藥報,專業指導:謝鳴坤 中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