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靖邊非遺 | 源遠流長的靖邊泥塑壁畫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源遠流長的靖邊泥塑壁畫

靖邊縣位于陝西省北部,毛烏素沙漠南緣,面積5088平方公裡,人口34萬。靖邊泥塑壁畫是陝西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自秦漢以來,靖邊就是邊防要塞,曆代都有記載。從漢初的十三州之一的朔方郡、龍洲、陽周,軍事重鎮龍城關、鎮靖、新城,到五代十國時的大夏國都統萬城,還有甯塞、鎮羅、甯條梁等城堡碼頭,都留下廟宇文化的痕迹,哪一個城堡的輝煌繁榮都離不開廟宇文化的陪襯。有廟有寺必然要塑神尊佛像,有神像供奉的廟堂必然要有大量的壁畫襯托。靖邊境内出土的漢唐古墓壁畫,充分印證了靖邊泥塑壁畫藝術源遠流長。

靖邊非遺 | 源遠流長的靖邊泥塑壁畫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推進,廟宇文化和泥塑壁畫藝術随之同步發展。曆代封建帝王為麻痹群眾思想,達到他們用封建迷信統治人民的目的,大肆宣揚鬼神抱怨,用看不見摸不着的十八層地獄來限制群眾思想。大小城堡都有關帝廟、城隍廟。關羽被樹為做人的典範,教育人民大衆愚忠愚信,不能叛逆。本境城隍主斷陰陽,時刻監督群眾日常的言行,告誡人們頭上三尺有神靈,白天說話辦事有負良心,晚上城隍老爺就拉你過堂審問。為修建廟宇所捐款物叫上布施,做了不善之事,上些布施是對自己過失的彌補,是向神靈忏悔,求得神靈諒解的一種自我安慰方式。

據史志記載,隋代初,靖邊就出了建築設計大師宇文恺,隋叫大興,唐改為長安的古都就是由他設計督造的。長安城曆時三十一年才竣工,整體布局嚴謹合理、宏偉壯觀。長安是中華建築史上第一典範,宇文恺是曆史上最早、最有成就的大家。曾官拜工部尚書,被建築設計界尊稱為鼻祖。宇文恺大師帶去靖邊畫師塑匠200餘人,會同南方工匠建築長安。完工後,大部分匠工流落長安附近,少數牽挂家中父老妻小的匠工回到靖邊生存了,是以靖邊流傳下來的泥塑壁畫,也保留了南方秀氣玲珑的風格。

雖然我們所處的社會是個科學發達日新月異的飛躍時代,可是廟宇文化仍然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大大小小的廟宇,自然少不了信男善女的頂禮膜拜、虔誠上香,但是不少人把逛廟會看作是觀光旅遊的去處。泥塑壁畫藝術主要用于廟宇建設,但大型廣場、公園涼亭、街道轉盤、進階學府都有雕塑作品點綴。壁畫藝術用途更廣,機關場礦圍牆、居民區樓房背牆,都根據自己的需要,配合時政,繪制了形式多樣、内容豐富的各種壁畫。

廟堂塑像内容,一般正像為坐像,随從也叫站殿的叫戰像。神台上站兩位小的神像叫童,童的像頭部不能高過正像的肩部,站殿的身像頭部不能高過正像的肩部。真武祖師廟十大元帥站殿,上站周公桃花二位童。關帝廟一般站四位,關平、周倉、劉封、馬良。城隍廟兩旁有塑十八考教,即十八層地獄的,也有繪制成壁畫的。東嶽廟的壁畫内容是,纣王無道厲逼黃飛虎反出五關。關帝廟壁畫的内容是桃園結義,過五關斬六将。龍王廟的壁畫,左邊繪傘杆執事行雲布雨出龍宮,右邊繪雨信士弟子領羊朝賀入海滄。神靈名目衆多,什麼山神、土地、财神、閻王、蟲郎、馬王都塑像。壁畫的内容,根據各神成道的傳說而繪制,泥塑壁畫主要贊頌忠臣良将,宣揚忠義孝悌。雖然說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但對群眾揚善鞭惡也是一種教育。

靖邊非遺 | 源遠流長的靖邊泥塑壁畫

靖邊古志對縣内各堡香火旺盛的廟宇,都有詳細的記載。優秀的民間藝人是推進民間藝術不斷創新的動力。一種好的民間藝術,必須要依靠具有良好智慧和藝術靈感的藝人,傳承創新。由于年代久遠,在靖邊從事泥塑壁畫的藝人,難以詳考。有的藝人隻知姓不知名,遺留下來很多泥塑壁畫,不知名姓的藝人所作。近代從榆林來的萬畫匠,名字不詳,清末先在鎮靖行藝,後到龍洲落戶,收徒傳藝。萬畫匠技藝非凡,塑造的神像嚴肅端莊,用色古穆深沉,雕梁刻柱、描檐畫壁均以工筆見長,高空繪畫更為一絕。他所塑畫的廟宇大都在土地革命中被毀,隻龍洲的東嶽廟保留到文化大革命,壁畫一角留有行書一行,寫着“壬子菊月,榆林萬畫率徒敬繪。”萬畫匠雖在龍洲贅妻蛉子、收徒傳藝,但因人丁不興,這門技藝沒有傳承下來。

民國初,榆林闫姓畫匠落腳楊橋畔鎮九裡灘,對靖邊泥塑壁畫起了重要傳承作用,使靖邊這門藝術,不但沒有出現斷層,反而更加發揚光大。闫畫匠名叫闫山,無論山水魚鳥花卉,還是人物畫、明暗八仙、二十四孝圖,他的作品以工筆見長。闫畫匠作品的特點是墨彩樸素,畫面簡潔,邊道嚴謹,慚退工整,作品以古色古香出名。上世紀五十年代,河南畫師齊太成,中央美術學院肄業,因右派問題未回原籍,落戶新城便民服務中心,為了生計走家串戶油箱畫櫃,改革開放後大顯身手,西北道教聖地白雲山三分之一的廟宇是他塑畫。齊大師的泥塑藝術,人體比例适中、接近現代,千姿百态,造型逼真栩栩如生。他發明的瓷珠代眼炯炯有神,是雕塑史上的一大突破。女像造型上大膽引用唐仕女風采,豐胸露項、長裙飄逸、落落大方,齊大師的牆壁繪畫堪稱一絕,輕工筆重顯意,用筆狂放、行彩自然,可以說“筆筆見力、幅幅傳神”, 在齊大師的影響下靖邊泥塑壁畫藝術普遍得到提升。楊橋畔鎮的冀興旺、盛澤茹,張畔鎮的高斌,青陽岔鎮合明榮,龍洲鄉的羅平,三岔渠的闫志和等,都是這時期的傳承人。闫志和的繪畫風格獨特、不步人轍。高斌勤奮好學,得到齊大師的真傳,是靖邊泥塑壁畫藝術方面的領軍人物,劉志丹烈士陵園的繪畫描檐是他用兩年時間完成的,受到省内美術界專業人士的贊揚和各地遊客的好評。

靖邊非遺 | 源遠流長的靖邊泥塑壁畫

在國家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策的推動下,我們相信靖邊泥塑壁畫将會得到更好的傳承與保護、重視與研究,使它成為靖邊非遺領域中更加璀璨耀眼的明珠。

靖邊縣文化和旅遊文物廣電局主辦

主編:燕昆山 責任編輯:馬金娥

圖文編輯:李娜

靖邊非遺 | 源遠流長的靖邊泥塑壁畫

靖邊文旅 /抖音·快手 /微網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