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常生病vs不生病,你猜誰的免疫力更強?

導讀

免疫力,即老百姓通常所說“抵抗力”,是機體抵抗或清除外來病原體的能力。不生病就意味着免疫力強?NO!

今天,一文替你回答:

1、多病、少病,都是“病”嗎?

2、如何把握“免疫平衡”?

3、免疫力是不是“越強越好”?

4、懷疑免疫力低下,要查什麼項目?

5、少花錢、無毒副、适合你的提升方法?

6、傳說的益生菌、免疫增強劑有效嗎?

常生病vs不生病,你猜誰的免疫力更強?

圖檔來源:Pixabay官網

不生病=免疫力強?

有時候,不生病,不利于免疫力形成。一些嬰兒“生活在溫室”,家長保護零死角。這樣養大的孩子,一旦出遠門或過集體生活,分分鐘病倒。因為TA突然被陌生的病原體包圍,免疫力完全不知道該防誰、怎麼防。反倒是經常接觸病原體的孩子,能夠在磨練中獲得更強大的免疫力。

多生病,才能多抗體?

“要想身體棒,就得多生病”?錯,生病太多,免疫力也會崩。免疫力長期處于作戰狀态,可能導緻“免疫過強”。“過強”的免疫力會破壞自身組織細胞,誘發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很危險哦。

哪些孩子容易免疫力低下?

1、生理性因素:新生兒未成熟,普遍存在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

2、發育不成熟:6個月後,寶寶從娘胎裡帶出來的免疫細胞消耗殆盡,自身還沒形成足夠豐富的免疫記憶。此時遇到新鮮玩意,可能病一病。

3、營養因素:孩子長期挑食、偏食、厭食,可能造成微量元素缺乏,影響免疫力建立。

4、疾病因素:血液病、先天性心髒病、腎髒疾病(藥物影響)等會阻礙免疫力的發育。

5、感染因素:各種類型的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如麻疹病毒),可導緻免疫抑制。

常生病vs不生病,你猜誰的免疫力更強?

如何篩查免疫力?

篩查免疫力主要有兩項:

免疫球蛋白篩查,包括IgG、 IgA、IgM等名額;

淋巴細胞系列篩查,包括B細胞、T細胞等。

這是初篩内容,大多數醫院都能做,抽靜脈血即可完成,篩查結果也不是“唯一标準”。如果,想了解更好、更深度的免疫力篩查,可以咨詢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參與健康檢測項目。

提高免疫力的理想方法是?

最普世的方法是:多喝白開水。多喝水能保持黏膜濕潤,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市面上有一些“免疫增強劑”,大多噱頭大于實效。

益生菌能提高免疫嗎?

補充益生菌能調節胃腸功能,休養黏膜,對營養吸收有好處。營養狀況好了,免疫功能會适當增強。但長期、大量地額外補充,會打破腸道自有益生菌的平衡狀态。可能造成“不補就罷工”的結果,是以不推薦自行補充。

濫用抗生素,會損害免疫力?

是的。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會導緻耐藥。會抑制免疫功能,剝奪免疫系統逐漸成熟的機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