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變革的過程需要經曆“陣痛”,但折射出的是北汽進取的心态。
随着冬奧火種抵達北京首鋼園,2022年北京冬奧會離我們越來越近。本屆冬奧會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綠色環保”。作為大陸提出“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标後的首個世界級體育盛會,北京2022年冬奧會承諾碳排放将全部中和,用實際行動來彰顯大陸實作碳達峰碳中和目标的決心。

當碳達峰、碳中和成為國際共識,新能源汽車産業便進入深耕細作期。在此領域北汽集團将以“先行者”的身份來發揮其“東道主”的優勢。在此前的“相約北京”冬奧系列測試賽的服務保障中,北汽集團的綠色優勢已得到了充分彰顯。作為冬奧會的合作夥伴,北汽集團積極響應“綠色冬奧”理念,提供旗下極狐汽車、北京汽車、北京越野、福田汽車、北京奔馳、北京現代等品牌的500餘輛商、乘産品,其中絕大部分為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車。
此外,近期北汽完成了用于冬奧會服務保障工作的330輛北京EU7純電動車和212輛歐輝氫燃料大巴車的傳遞,實作了全球首次大批量氫燃料客車服務體育賽事。
事實上,上述兩類車型分别代表了北汽集團商、乘産品在新能源領域的成就及發展方向。去年上海車展期間,北京汽車釋出了涵蓋燃油、混動、純電驅動三個方向的動力路線,打造出SUPER動力、HEV混動、EV電動三大平台。其中,EV電動平台已應用于北京-EU5、北京-EU7等多款車型,未來可保障800N·m最大扭矩的同時帶來1000km+超長續航裡程。
按照規劃,未來三年北京汽車将通過上述動力路線進行四輪産品更新實作使用者全場景用車需求,即現有A級轎車的優化、1/4場景化、1/2場景化和全場景化産品。目前,北京汽車已完成現有A級轎車的優化,全面更新的BEIJING-EU5 PLUS和BEIJING-U5 PLUS已上市并發售。
除純電汽車外,氫燃料電池也正在普及推廣。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一種類型,是全球能源技術革命和轉型發展的重大戰略方向。近幾年國内對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政策持續發力并取得一定成效。相關資料顯示,從2016年開始,大陸燃料電池汽車銷量開始逐漸上升,截至2020年底,大陸燃料電池車保有量為7,352輛,市場規模約3,600億元。
在此背景下,大陸釋出了《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其中提出“力争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燃料電池汽車實作商業化應用,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穩步推進”,以及《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産業白皮書》顯示,到2035年将實作大規模商業化推廣累計130萬輛,加氫站建成1500座,行業産值将達到5萬億元。
在政策、發展前景利好下,上汽集團、長城汽車、東風汽車、北汽集團等國内外大型汽車廠商都制定了不同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積極攻克技術難題、探索可行的市場化路徑和營利模式。
在這其中北汽集團旗下的福田汽車在燃料電池車輛、燃料電池控制、燃料電池熱管理、系統內建、安全監控方面等有相關專利超過50項。而此次服務于冬奧會的氫燃料大巴車搭載了新一代快速冷啟動高功率密度燃料電池系統和極寒條件下快速升溫動力電池系統,可以實作零下30攝氏度極寒低溫啟動、零下40攝氏度極寒低溫存放和停機自動保護。
據悉,北汽集團不僅深耕純新能源汽車領域,更建立健全産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管理體系,在制造環節,圍繞節能環保開展技術改造,按照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産潔淨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則分類建立綠色工廠。
随着“雙碳”政策的落地,汽車産業低碳發展路線已成為業内共識。雖然變革的過程需要經曆“陣痛”,但折射出的是北汽進取的心态,唯有将改革進行到底,不畏艱難、以變圖存,才能真正建立主業的核心競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