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一個在14-16世紀間稱霸東歐的強大國家,如今,波蘭隻是歐洲的一個中等國家,曆史往複,這個曾經的霸主已是不見昔日輝煌。
波蘭的東歐霸主之路
13-14世紀期間,波蘭處于四分五裂的狀态,直到瓦迪斯亞夫一世大公的出現,波蘭才重新統一。

瓦迪斯亞夫一世
在波蘭恢複統一并逐漸擴張的時期,位于東部的立陶宛在君主約蓋拉的帶領下改信天主教,并迎娶了波蘭公主,這一次結合将兩個國家徹底綁在了一起。
1410年,格林瓦爾德會戰爆發。波蘭-立陶宛聯軍擊敗條頓騎士團的軍隊并将其納入附庸,波蘭奠定了自己歐洲強國的身份。
條頓騎士團
第一次亡國
1480年,東歐的莫斯科大公國擊敗欽察汗國與大帳汗國,使俄羅斯地區的諸多公國擺脫蒙古人的統治并逐漸統一,形成了一股以莫斯科為首的強大力量。
莫斯科大公國盾徽
在1569年,為了對抗日益強大的沙皇俄國,在盧布林聯合成立了曆史上最早的共主國家——波蘭立陶宛聯邦(又名波蘭第一共和國)。兩個國家的徹底融合讓波蘭達到了最鼎盛的時期,成為了當時歐洲國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一時間威震歐洲,無人能敵。
波蘭立陶宛聯邦領土
可是,局勢總是變幻的,有時候的變化着實是讓人措手不及。
1572年,波蘭國王奧古斯特逝世,波蘭是以陷入了内憂外患的境地。
聯邦内部由于自由選王制與自由否決權兩項制度的實行導緻國家行政效率極低,同時也令國家外交狀況變得惡劣。
終于在經曆了幾十年的繁榮期後,于1772年,被沙皇俄國、普魯士王國、奧地利三國擊敗,逐漸喪失了國家領土與主權,存續了800年之久的波蘭第一次徹底亡國。
第二次亡國
波蘭亡國後的第十二年,一次絕佳的機會擺在了波蘭人面前。
1806年,打敗了普魯士的法國無敵于歐洲,他們迫使普魯士割讓了東歐的土地,并利用波蘭人仇視普俄的心态,在這塊土地上成立了華沙公國,讓波蘭人成功複國。
拿破侖
由于法國人的幫助,波蘭人甘願成為了拿破侖的利刃,跟随法國人東征西讨,然而,好景不長,拿破侖在滑鐵盧全線潰敗,波蘭人沒能及時抽身,最終又在維也納會議上被瓜分肢解,複國僅僅7年的波蘭人再次失去了國家。
第三次亡國
第二次亡國百年後,波蘭人又一次迎來了複國的機會,這一次看上去比起之前要美好的太多。
十月革命後,蘇聯成立。在巴黎和會上,為了遏制德國與蘇聯,與會各國都同意重建波蘭,至此,波蘭人再次複國成功。
蘇波戰争時的波蘭軍隊
1920-30年代,波蘭人重新選擇了搖擺不定的外交政策,先是與蘇德唱好,而後又與英德聯盟,這一系列的舉動直接惹怒了蘇德,在1939年9月,德國對波蘭發動閃電戰,蘇聯早已和德國串通好也同時進攻波蘭。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波蘭政府就流亡英國,蘇聯也趁機奪回了蘇波戰争中失去的土地。
至此,波蘭遭受了第三次亡國。
蘇聯軍隊向波蘭進發
現代波蘭
二戰以盟國的勝利告終,軸心國的野心被徹底殺死。
世界進入冷戰時期,英國擔心占領了華沙的蘇聯會在波蘭建立起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于是通過協約手段再次将波蘭從戰敗的德國手中解放出來,這讓波蘭人得以再次複國。
擁有輝煌曆史的波蘭人充滿了民族自豪,然而他們在外交上依然重複着過去的錯誤,不斷與他國交惡。
今日華沙
2018年的氣候峰會上,波蘭總統就挖苦了正值黃馬甲運動的法國總統馬克龍。
近日,又跟随美國的步伐,毫無道理的拘捕了一位華為員工……
如此行事方式,可謂是作的一手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