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30年代,日本對中國發起了慘絕人寰的侵略戰争,給中國帶來了超級大的傷害,中國人民立刻就開始全民全力反抗。紅軍的部隊也全部進行了改編,分别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一起奔赴抗日戰争的最前線。

當時所有的紅軍部隊全都改編為八路軍,部隊當中所有的軍官都準備降級使用,比如陳光從原來的師長改為旅長,李天佑從原來的師長改為了團長。
其他的軍職在部隊當中也全部都進行降級使用,而且很多原來的基層連長,甚至直接就被降成了士兵。但是有三個人,他們的職務不僅是沒有被降,反而還升上去了。
這在當時那樣的環境下,可是非常少見的情況。可能很多人在看到這的時候,都會覺得這三個人肯定不簡單,估計是在戰争當中立了很多功的。
這三個人确實是這樣的,他們在戰争當中的故事很多的中國人都非常清楚,他們分别為:
楊成武,出生在福建,在長征的時候擔任紅4團的政委,他的隊伍在整個長征的過程中,始終都最在最前面,就這樣一路為紅軍開路。很多經典的戰争都是他的傑作,比如血戰婁山關,爬雪山過草地等等很多。
紅軍被改編為八路軍的時候,他也跟着發生了變化,他擔任獨立團的團長,師長直接指揮和上司。在黃土嶺的戰鬥當中,他擊斃了日本軍隊的團長阿部規秀,總共消滅了敵人900多人,繳獲了5門大炮,而且還得到了很多的軍火和大量的物資。
楊得志,出生在湖南,長征的時候他擔任1團的團長,也是勇猛作戰的典型代表,在長征的路上也是開路的先鋒,曾經也參加了很多場知名的戰役。
紅軍在進行改編之後,他擔任八路軍685團的團長,平型關大戰的時候,他負責指揮全團進行攔頭,把日本人死死地看在包圍圈當中。抗美援朝的時候指揮第19兵團多次對美國的軍隊進行大肆的進攻,後來還接任了志願者的司令。
梁興初,出生在江西省吉安市,大家對他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抗美援朝的時候,其實還在紅軍的時候,他就已經是一名厲害的将領了。
長征的時候,他擔任的是偵察連的連長,負責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為了紅軍其他部隊進行探路和探測敵人的情況,他每次都能夠非常完美的完成任務。
在甘肅的哈達鋪進行敵情的偵察的時候,把當地郵局的報紙帶回去,拿給了紅軍,當時知道陝北竟然還有一塊紅色根據地,這個消息非常的重要,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們決定北上與徐海東彙合的決心。
紅軍在進行改編的時候,梁興初被任命為685團3營營長,這個位置可是比偵察連的連長還要高出半個級别呢。
而梁興初真正被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在抗美援朝的戰争當中,那個時候他擔任38軍的軍長,而且名氣也非常大,被大家叫做是“萬歲軍”,也是美國軍隊感到非常害怕的幾個中國的軍長中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