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皇陵出土個“破壺”,主人的身份不能再顯赫,生活卻不如百姓

明朝皇陵出土個“破壺”,主人的身份不能再顯赫,生活卻不如百姓

考古的一大好處在于,專家能夠通過墓中的各種線索還原真實的曆史,甚至推翻前人得出的相關結論。是以我們常會笑稱“搞曆史的最怕遇到考古的”。而此前專家在考古過程中,便通過一個細節,發現了墓主人生前的秘密,進而還原了曆史真相。

明朝皇陵出土個“破壺”,主人的身份不能再顯赫,生活卻不如百姓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考古界最大的動作在于挖掘定陵。衆所周知,定陵也就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的墓葬。發掘過程中,專家發現墓中除了朱翊鈞以外,還有其餘兩位皇後。一位是孝端皇後,另一位則是孝靖皇後。

既然是皇陵,墓中陪葬品必然十分豐富。專家在檢視朱翊鈞和孝端皇後的墓室時,也的确發現了不少珍貴文物,比如說金銀、玉器乃至是絲織品。

明朝皇陵出土個“破壺”,主人的身份不能再顯赫,生活卻不如百姓

但檢視孝靖皇的棺椁時卻有些異常,專家在裡面找到了一件銀壺,上面沒有任何紋飾,造型也一般,而且十分破舊,似乎是其身前的日常用品。而此後專家還發現了一件銀盤,同樣殘缺不堪。

顯然對比之下,孝靖皇後的陪葬品顯得有些“寒摻”,和其一國之母的身份有些不比對。按理來說其再不濟也是一國皇後,而且死後還被追封為皇太後,那麼為何在陪葬品方面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原因還在于其生前的遭遇。

明朝皇陵出土個“破壺”,主人的身份不能再顯赫,生活卻不如百姓

孝靖皇後王氏,古代社會十分看重門第出身,王氏的家庭背景算不上出衆,父親在錦衣衛當差,而她此後也被送入宮中當宮女。按理來說,其沒有機會成為皇妃,但不久意外卻發生了。

原來王氏在慈甯宮當差,負責侍奉太後。有一次朱翊鈞到慈甯宮拜訪太後,對王氏一見傾心,便借機寵幸了她。而不久以後,王氏懷了身孕,日子久了,終究是紙包不住火。

明朝皇陵出土個“破壺”,主人的身份不能再顯赫,生活卻不如百姓

太後逼問之下,才知道是朱翊鈞的骨肉,當然她最後沒有責怪王氏,反而十分高興,撮合二人結為夫婦。就這樣,王氏有一名宮女轉而成為了王妃。

此後王氏為朱翊鈞生下了一名皇子,即光宗。但朱翊鈞卻不以為然,原因在于其另有新歡,即鄭妃。鄭妃天生麗質,而且性格活潑,深得皇帝喜歡,此後還誕下一子。是以皇帝的重心都放在她的身上,并且除了王氏以外,後宮中還有原配孝端皇後坐鎮,是以王氏自然就被冷落了。

明朝皇陵出土個“破壺”,主人的身份不能再顯赫,生活卻不如百姓

是以王氏此後的日子并不好過,盡管身為皇貴妃,但生活條件卻不如尋常百姓。古時候是封建社會,十分注重等級觀念,而從王氏棺椁内的陪葬品也能夠看出其身前的悲慘遭遇。正所謂“一入宮門深似海”,盡管終日享受着錦衣玉食,但卻不能夠體會普通人的幸福,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