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奮鬥了一生,為何沒能一統三國?毛主席:曹操有2大缺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曆史的車轍早已在時間的洗禮下漸漸湮沒,但那些極富人格魅力的曆史人物卻宛若大浪淘金,在後世的不斷研究中越發熠熠生輝。

曹操奮鬥了一生,為何沒能一統三國?毛主席:曹操有2大缺點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豪傑并起,在人才輩出的“三國雄豪榜”中,曹孟德曹老闆一定可以排得上一把交椅。

他秉文經武,一統北方,廣納賢良,唯才是舉,雅愛詩章,氣韻恢宏,可謂集文韬武略于一身,恰如他自己所言:“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可是正是這樣一位不世出的英雄豪傑,終其一生卻未能完成一統三國的宏志,甚至最後曹魏基業還被司馬氏“三馬食槽”,竊取了果實。

後世對曹操的評價也争議頗深,奸佞與英雄似乎隻在一念之間。

為何曹操沒能實作統一大業,後世又當如何客觀地評價曹操其人,曆史上的另一位偉人已經交出了優秀的答卷,他就是毛澤東。

曹操奮鬥了一生,為何沒能一統三國?毛主席:曹操有2大缺點

飽經争議,曆史與文學中的兩面曹操

對曹操的評價争議古已有之,特别是一句“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更成為了佐證他殘暴不仁、自私自利的千古名言。

曹操,一個被後世争論千年的人物,将來也必定會一直存在于輿論的漩渦當中。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及諸多文藝作品習慣于将曹操描繪成一個陰險奸詐的小人,戲曲中也會為曹操扮上大白臉,以示其奸佞,這樣簡單的臉譜化行為,更加重了世人對曹操的刻闆印象。

其實,抛卻文學作品的演繹,曆史上也不乏為曹操喊冤叫屈之人。

例如,許劭那句著名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唐太宗也稱頌他“臨危制變,料敵設奇”,就連寫《三國志》的陳壽也贊揚其“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曹操奮鬥了一生,為何沒能一統三國?毛主席:曹操有2大缺點

要說當代最為曹操鳴不平之人,當屬毛澤東,他不僅手書過曹操的《龜雖壽》,還曾在北戴河豪邁寫下“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的名句,甚至由他發起了一場對曹操的“平反”運動。

惺惺相惜,曹操的千年知己

毛澤東從不掩飾自己對曹操的喜愛,他曾在諸多場合贊頌過曹操的功績,并告誡身邊人不要被小說和戲曲的文本限制了思想,要站在曆史的角度客觀公正地評價曹操。

1958年,毛澤東屢次談及曹操,并直言“說曹操是奸臣,那是封建正統觀念制造的冤案,凡是錯案、冤案,即使過了一千年、二千年也要翻。”

在他的号召下,史學界展開了為曹操正名的熱潮,著名曆史學家郭沫若、翦伯贊等都曾著文響應毛澤東。

一時間,曹操的斑斑劣迹一掃而空,他的曆史貢獻得到了正視與認可,更不乏崇拜者盛贊其為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是封建統治階級中的傑出人物。

曹操奮鬥了一生,為何沒能一統三國?毛主席:曹操有2大缺點

此次“翻案”極大地影響了曆史評議和文藝批評的風向,确立了以唯物史觀研究曆史的基本思想,其影響力之深遠,直至今日,仍未衰竭。

其實,毛澤東如此不遺餘力地為曹操正名,并不純然是出于英雄相惜或政治考量,他的觀點深刻立足于人民史觀和唯物主義,以曹操對曆史的積極作用為根本出發點,站在更為宏大的視角上加以評述。

除了稱譽贊頌外,毛澤東也對曹操折戟沉沙、未能實作一統的原因做了客觀公允、一針見血的分析。

他認為曹操身上最緻命的缺點有二:一曰優柔寡斷,一曰寬以律己。

優柔寡斷,錯失良機

曹操在許多人的印象裡,都是一個暴躁易怒的人。

曹操奮鬥了一生,為何沒能一統三國?毛主席:曹操有2大缺點

最典型的事例就是他中了周瑜的反間計,看完構陷蔡瑁、張允為内奸的假書信後,便不分青紅皂白将二人問斬,錯殺了己方兩位深谙水戰的大将。

其實曹操身上也有着優柔寡斷的一面,甚至這個缺點更為緻命,使他錯失了諸多一統天下的良機。

建安二十年,為取得攻打劉備的前進基地,曹操率兵進攻了漢中的張魯,雖也遭遇過彈盡糧絕、久攻不下的困境,但最終張魯舉家歸降,曹操占據了漢中,此役前後隻經曆了短短的八個月。

打下張魯後,劉晔、司馬懿都曾力谏曹操攻取西川,此時可謂滅吳亡蜀的絕佳時機。

但他卻優柔寡斷、瞻前顧後,一方面難解赤壁之戰的陰影,另一方面又忌憚孫劉勢力,最終錯失良機、空留遺恨。

曹操的優柔寡斷還展現在他的“惜才”上,不論是對劉備還是趙雲,甚至是被他稱為“神勇将軍”的關羽,他都因惜才愛才而未能痛下殺手,卻不知自己養虎為患,為蜀漢政權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曹操奮鬥了一生,為何沒能一統三國?毛主席:曹操有2大缺點

嚴以待人,寬于律己

曹操的另一個缺點是他嚴以待人、寬于律己。

《三國志·武帝紀》中記載曹操,“其令諸将出征,敗軍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可見其禦下之嚴苛。

毛主席曾讀至此處,便批注“赤壁之敗,将抵何人之罪”,以此抨擊曹操嚴以待人、寬于責己的性格。

身為統治者,最怕待人嚴而責己寬,古時有不少帝王都曾釋出過罪己诏,以此自省并檢讨自己的過錯。

雖然對“君王罪己”不乏作秀的指責,但這一行為确實可以達到清醒頭腦、籠絡人心的目的。

曹操奮鬥了一生,為何沒能一統三國?毛主席:曹操有2大缺點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過失并不可怕,但是一味地推卸責任,嚴懲下屬,必然會招緻不滿。

曹操寬以律己的另一面則表現在他時而不分形勢的放縱上,建安二年的宛城之戰便是最好的例證。

其年,曹操率軍征讨張繡,張繡本已率部衆投降,甚至在慶降的酒會上都小心翼翼、不敢造次。

但是曹操卻得意忘形,執意納張繡族叔的遺孀鄒夫人為姬妾,這才激怒了張繡,緻使其反水。

為了一時的歡愉,曹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其子曹昂、其侄曹安民、大将典韋都在之後與張繡的交戰中身亡。

溯其根本,與曹操的“寬以待己、一響貪歡”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

曹操奮鬥了一生,為何沒能一統三國?毛主席:曹操有2大缺點

總結:

在後世毀譽參半的争議中,毛主席的觀點可謂既獨到又公允,給了我們一個評點曆史人物的全新角度。

有道是“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我們不僅應理智看待曹操其人,更應從他身上反思學習,以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