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古代史(隋唐)(四、李德林被貶、五教之亂)

公元590年

李德林被貶:伴君如伴虎

公元590年,隋朝開國功臣李德林被貶為懷州刺史。

被貶之前的李德林其實一直深受隋文帝信任。隋朝建國後,李德林憑借過人的文采成為了隋文帝的秘書,經常替皇帝起草诏書,但不久後,他和和隋文帝君臣間的沖突就爆發了。作為一個文人,李德林有自己的一套是非觀念,篡位後的楊堅與衆臣讨論要不要殺光北周皇室的時候,宰相高熲等人主張應全部處決斬草除根,李德林卻第一個站出來反對。李德林從仁義的角度譴責這種屠殺行為,認為大隋已經取代北周,沒有必要再動武殺人,隋文帝聽李德林的話不合自己心意,冷冷說了一句,你個書生,就不要參與讨論這種事情了。李德林被怼回來後十分想不明白,自己的主張不無道理,為何不被采納呢,誰說書生就不能讨論國事?李德林暗下決心,一定要證明自己有能力為管理國家出謀劃策。

機會很快來了。隋文帝代周後,為了徹底解決民間隐匿戶口的問題,加強對基層的管理力度,讓衆臣獻計獻策。深得隋文帝信任的大臣蘇威提出了要在鄉間每五百戶設立一名鄉正,負責管理本鄉大小事宜,解決訴訟争端等。隋文帝覺得很有道理。但李德林卻不這麼認為,他對隋文帝說,自己出自博陵李氏,對民間豪門望族把持鄉裡一事再熟悉不過,此時應該收回他們的權力,怎麼可以再設立鄉正,給他們更多的權力呢,如此管理肯定會出問題。

隋文帝最終選擇了相信蘇威,将鄉正制度推行了下去。沒過多久,隋文帝派出巡查各地治理情況的大臣虞慶則回到了都城,他對隋文帝說鄉正制度問題很大,貪腐結黨現象頻發。

隋文帝聽後打算廢除這個制度,李德林一聽說隋文帝打算廢除鄉正,立刻上書表示,當初我說這個制度不行,你一定要推行,現在剛實施了幾年,又要進行修改,這麼頻繁的變換制度,恐怕會惹來麻煩。隋文帝覺得李德林是在故意讓自己難堪,決定處罰他。

李德林的奏書中有一句話,說朝廷朝令夕改是治亂之道。這深深刺痛了隋文帝的心,因為在曆史上隻有一個皇帝被這麼評價過,那個人和隋文帝一樣是外戚專權,受禅建立國家,大力推行新政卻最終很快滅亡。隋文帝指着李德林大罵,你是要把我比作王莽麼?李德林沒說話,他認為自己的建議是對的,隋文帝應該虛心接受,應該對自己這個名滿天下的文士恭敬有加,但此時的隋文帝,早就已經憤怒不已。

李德林這一紙诏書惹惱的不僅是隋文帝,還有蘇威。蘇威覺得李德林這麼做是誠心要讓自己難堪,是以懷恨在心,開始尋找機會報複。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他就抓住了李德林的把柄。原來,李德林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并沒有做過大官,但是隋初論功行賞時,李德林卻謊報自己的父親曾做太尉谘議,以此來獲得恩蔭。蘇威立刻指使手下将此事報告給了隋文帝。本就對李德林産生厭煩的隋文帝聽後大怒,他傳來李德林質問說,你不是一直都以文人名士自居麼,竟然還幹這種偷偷摸摸的事,簡直令人惡心!李德林面對指證無法争辯,他隻求隋文帝能将自己留在京城參與朝政。隋文帝直接拒絕了他,将他貶為懷州刺史,直到他死在刺史任上,都沒有再原諒他。

結論:李德林是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但并非關中貴族集團中的核心人物,受到排擠和壓制,他被貶谪削弱了肴山以東地區在隋王朝的政治力量,加劇了隋朝内部的政治鬥争。

中國古代史(隋唐)(四、李德林被貶、五教之亂)

李德林劇照

五教之亂:江南再叛

公元590年,隋文帝滅陳後,為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統治,令大臣蘇威編訂《五教》,強迫江南地區新歸附百姓誦讀,因而激起民變,史稱五教之亂。

江南亂局要從蘇威說起。蘇威出身名門,是北周權臣宇文護的女婿,他的父親曾經為西魏編訂稅制,起草律令。蘇威在這種家庭環境的熏陶下,養成了過人的才能。

在宰相高熲的屢次推薦下,隋文帝楊堅将蘇威收為己用。隋朝建立之初,因為久經戰亂與分裂,法令制度十分混亂,隋文帝知道蘇威在這方面才能過人,讓他負責編纂法令。蘇威在吸取此前各代法律條文的基礎上,删繁就簡,補充完善,形成了共計十二篇五百條的《開皇律》。隋文帝大喜,對蘇威的信任也與日俱增。

平陳後的最大問題,是如何治理陳國故地,隋文帝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蘇威。他希望蘇威能夠設計出一套方案,幫助自己快速将這一片新獲得的疆域,完全融入到自己的大隋版圖中。蘇威接到任務後,便開始設計方案,但有個重要的問題被隋文帝和蘇威同時忽略了,陳朝雖然滅國,但江南地區的豪門望族仍然有很強大的勢力,他們隐匿戶口,掌握着大量依附于自己的武裝力量。

蘇威首先建議将江南地區州縣級的官吏全部換成北方人,因為北人熟悉隋朝律法,在推行政策的時候更加友善。這就導緻南方豪族失去了他們已經掌握多年的把持地方政治的權力,并且他們此後若想做官,均需參加科舉考取功名,相當于徹底剝奪了豪族的特權。

對于江南豪族來說,更要命的還在後面。蘇威依照隋朝政府在北方所開展的工作,開始推行大案貌閱,清查戶口與隐匿不報逃避賦稅的田地。這相當于直接将豪族們的錢袋子一把奪走。這些政策在北方之是以順利推行是因為北方經過長期的混戰,阻力不大。但隋滅陳并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持續戰亂,隋軍一入建康,陳後主就立刻投降了。蘇威此時想以雷霆手段徹底打壓江南地區的殘餘勢力,低估了他們的反抗決心。

在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政策後,蘇威還覺得不夠,他認為不改變南方人的思想,就無法更好的統治他們。在隋文帝的授意下,他選出《尚書》中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教内容,加上自己的解讀,編成《五教》一文,下令不論男女老幼都必須學習五教内容。

強制的思想同化讓江南百姓對隋充滿敵意,擺在他們面前的路就隻剩下了武裝反抗。不久後,江南婆州汪文進、越州高智慧和蘇州沈玄桧等地方豪族首先舉起反旗,一場聲勢浩大的反抗運動爆發了。他們都自稱天子,署置百官,而實力較小者的起義者則依附于他們,自稱大都督等,尤其痛恨隋朝派來的地方官吏和強制灌輸的《五教》。

江南掀起大規模的反抗,是文帝始料未及的。消息傳來,他冷靜地判斷形勢,派遣剛回京升任内史令的楊素率大軍出征。楊素是隋朝最具謀略也最為冷酷的軍事家,到了江南之後,楊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撲滅起義。地方豪族的武裝力量,自然敵不過楊素訓練有素的大軍,他很快平定了幾支大的反抗軍,扭轉了江南局勢。

隋文帝也深刻認識到南北社會的巨大差異,才是這次反抗爆發的根本原因,他開始采取一定的懷柔政策,将次子楊廣調任南方,減少高壓政策,因《五教》引起的叛亂得以平息。

結論:五教之亂是江南地方豪強反對隋朝高壓統治政策所爆發的叛亂,隋文帝在平定叛亂後改變了對江南地區的政策,穩定了隋朝的統治,促進了南北方的統一和融合。

中國古代史(隋唐)(四、李德林被貶、五教之亂)

楊素

中國古代史(隋唐)(四、李德林被貶、五教之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