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驢踢,驢蹄受傷,拿鞭打,鞭折斷,螳螂拳宗師宋子德武功有多高

作者:張生全精彩曆史

宋子德是山東萊陽趙格莊人,出生于1855年,他是望族之後,家境頗為殷實。

齊魯之地本就民風彪悍,習武風氣十分濃厚,宋子德從小耳濡目染,對刀槍拳劍有着極為狂熱的興趣。

少年時,宋子德拜地方拳師先後學習了長拳與猴拳。在學藝的過程中,宋子德十分刻苦,他常常練起功來,不分晝夜。如此苦練數年,終于學得了長拳與猴拳的精髓。而他也因拳術精湛,多次與人較技都輕松取勝,因而在地方上名氣頗盛。

讓驢踢,驢蹄受傷,拿鞭打,鞭折斷,螳螂拳宗師宋子德武功有多高

起初,宋子德在萊陽設館授徒。他久聞梁學香的梅花螳螂拳天下第一,是以十分仰慕,一心想要拜其為師。

不過,在那個年代,門派武藝十分保守,像宋子德這樣已經會武功的,想要再拜師學藝,是很難被收為徒弟的。可是學不到梅花螳螂拳,宋子德簡直夜不能寐。思來想去,宋子德幹脆資助姑舅兄弟姜化龍,讓他去拜梁學香為師,學習梅花螳螂拳。

梁學香見姜化龍“身不滿五尺,又癡肥,若無能者”,是以不願意收他為徒弟。但聽說姜化龍小時候學過一點拳腳,于是讓他展示一下。沒想到他在比劃的時候身手卻靈巧如猴。梁學香看了後,這才改變了對他的看法,同意收他為徒弟。

梁學香苦學數載,藝成之後回到萊陽,又将所學螳螂拳一五一十全部教給了宋子德。宋子德本就習文,對練功口訣的了解力比一般人要強,再加上他又有武功基礎,是以他練起螳螂拳來更是有理有條,套路十厘清晰。

宋子德不僅勤學苦練,他還喜歡鑽研武藝。在他學螳螂拳時,還結交了一位羅漢拳傳人李丹伯,于是他和姜化龍常與李丹麥伯探讨國術奧妙,又常切磋武藝,由于在國術上,三人從不挾技為私,又親如手足,是以還成了結義兄弟。

姜華龍在宋子德那裡住了8年,直到宋子德功滿藝成後,他才告辭。

而宋子德為了追求國術造詣,又數次在外遊曆,遍訪國術名家,且多次較技,從未遇到過敵手。

經過十餘年的苦練,宋子德的螳螂拳更是爐火純青。宋子德以螳螂拳為基礎,集百家之長,對螳螂拳的拳譜和拳技進行整理和改進,使螳螂拳成為了更加系統的拳種,并且在技擊上更勝一籌。

宋子德不光在螳螂拳上很有造詣,而且他還精通螳螂門的所有套路和器械、内功和暗器及硬氣功也很精通。他曾多次受邀表演過硬氣功,隻見他先是氣沉丹田,再暗暗運氣,傾刻間,他的身體就膨脹了起來。此時不管是誰,用棍子使勁打在他身上,不僅不能使他受傷,棍子反而還被反彈起來,震得打他的人虎口生疼。

有一回,宋子德興緻所至,竟令人牽來一匹騾子,然後他就穩穩地紮下馬步,讓暴躁的騾子揚起釘着鐵掌的蹄子對他狂踢不止,往往驢蹄受傷,而他卻穩如磐石,身上無一絲傷痕,一時在場的看客無不驚駭異常。

讓驢踢,驢蹄受傷,拿鞭打,鞭折斷,螳螂拳宗師宋子德武功有多高

行走江湖,難免招人暗算,宋子德憑着高超的武藝,每每化險為夷。有一次,宋子德到外地去訪朋友,結果一家武館的館主為了揚名,便下了戰書向他挑戰。

其實,館主早就聽聞過他武藝高強,知道自己很難有勝算,是以心裡十分膽怯。但是出來混,想要混得靓,那還得有名氣。館主知道,一旦打赢了宋子德,他必名滿江湖。是以當宋子德到武館來比武時,他就計劃靠陰謀詭計取勝。

起初,館主還見了宋子德,十分熱情,兩人飲茶坐談,館主向宋子德請教了許多練功的心得和體會等。待進武館比武時,館主就讓宋子德先行。

宋子德為人坦蕩,未及多想,不過他環視武館還是頗覺奇怪。

原來,一般的武館裡都陳列着各種兵器等,但這家武館裡卻擺着許多一人多高的竹筐。

就在宋子德納悶之際,館主突然抓住一隻竹筐就扣在了宋子德的頭上。就在将宋子德扣在竹筐中的同時,他的徒弟們亦突然圍了上來使勁抱住了竹筐。而館主則從腰裡掏出九節鞭,對着宋子德的腳踝狠狠抽打了過去。

緊接着聽到了“咔嚓”一聲響。衆人都以為宋子德的腿骨斷了,認為宋子德必廢無疑。館主也掀起竹筐,想看看宋子德的狼狽勁。不料,竹筐才掀一半,宋子德突然一拳探出,把館長打得飛将出去,半天不能爬起。

原來,宋子德雖在筐裡不能見外面的情況,但是他聽到館主解九節鞭的聲音,于是立刻運氣,将氣運到腿腳上,以防館主偷襲,而他也是以硬生生接過那一鞭。那聲音,其實是把館長鞭子折裂了。

徒弟們見師父被打,都紛紛拿起兵器沖上前去,準備和宋子德混戰。館長深知,他都不能拿宋子德如何,徒弟們就算群起而攻之,亦不過是白白挨打,是以他制止了徒弟們。

宋子德雖說硬接了一鞭,沒有傷到腿骨,但皮肉卻被鞭梢打得綻開。再說又在别人的地盤上,再逗留下去,吉兇難測,是以他也匆匆告辭而去。從此以後,他再與人比武,便多了幾分謹慎,像這樣的事情也就沒有發生過了。

宋子德名聲在外後,為了把螳螂拳發揚光大,他先後在在萊陽與煙台等地開設拳館,收了不少徒弟,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國術人才。比如“萊陽三山”崔壽山、王玉山和李昆山,還有“兩亭”宋福亭和趙玺亭,這都是他的得意弟子。

1933年,南京舉行第五屆全國運動會,國術首次被列為比賽項目,“萊陽三山”相約報名,三人經過激烈的角逐。崔壽山以一套螳螂拳獲得了套路第一名,李昆山由憑借着一杆大槍,以其精湛的技藝,拿下了大槍第一名,王玉山也在比賽中取得了十分優秀的成績。當時這三人的成績一度引得觀衆驚歎不已,不過大家在驚歎之餘,愈發肯定了宋子德的高超武藝。

讓驢踢,驢蹄受傷,拿鞭打,鞭折斷,螳螂拳宗師宋子德武功有多高

宋子德的徒弟藝成之後,多數回故鄉做拳師。這天,宋子德與姜化龍到關東弟子的拳館查驗成果。關東一帶的國術界聽聞後,紛紛前來拜會這兩個螳螂拳高手,并且熱情接待。

事情很快就傳到東北王張作霖耳中。張作霖本就在四處招募國術名家訓練奉軍的技擊能力,于是就把宋子德與姜化龍請來做了國術教官,專門教奉軍國術,以提高他們的實戰能力。

宋子德與姜化龍早就聽說張作霖雖是土匪出身,但有豪俠之氣,是以也欣然而往。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兩人在軍中培養了不少優秀的國術精英。張作霖驗看後,十分滿意,對宋子德與姜化龍更是以禮相待。

這天,張作霖又來軍中觀看奉軍習武,一衆武師自然相陪。張作霖單單讓宋子德與姜化龍近身坐在他的左右。就在衆武師羨慕不已時,張作霖突然拔槍指着姜化龍問,都說你的拳快。那麼是你的拳快,還是我的槍子快?

姜化龍不及細思,就笑着答說,拳再快,也快不過槍子。

張作霖十分得意,于是又拿槍瞄準了宋子德,并把相同的問題抛給了他。誰知張作霖話音未落,他的手槍已經被宋子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搶了過去。随後,宋子德又把手槍還給張作霖,并回答說,槍子太快,不敢大意。雖說十八般武藝沒有能快過槍子的,可是如果近了,也不好說。

一番話說得張作霖哈哈大笑,連說宋子德文武雙全,并約定夜裡要為他和姜化龍擺宴,以犒賞他們為軍隊做的貢獻。

不過,這場晚宴,宋子德和姜化龍并沒有赴約。原來,待張作霖離開後,宋子德便找到姜化龍,要他一同離開。姜化龍不解,他認為張作霖待他們不薄,大可不必走人。但宋子德卻說,他能拿槍對着我們的頭,說不定哪天就會要我們的命。姜化龍聽了也覺得有道理,于是二人匆匆離去了。

宋子德不僅武德高尚,武藝超群,生活中,他還是一位樂善好施的人。

宋子德出身望族,家境殷實。後來他又娶了膠東首富牟二黑之女,再加上他很懂得經營,是以沒過多久,他就坐擁百萬,成了萊陽首富。

讓驢踢,驢蹄受傷,拿鞭打,鞭折斷,螳螂拳宗師宋子德武功有多高

宋子德對錢财并不吝啬,他時常解危濟貧,不光對落難的武林朋友多有周濟,就是百姓受困,他也樂善好施。

有一年,煙台受了天災,顆粒無收,老百姓無以為食,幾乎要困餓而死。宋子德馬上命人在村口架了大鍋,熬粥濟民。消息傳開後,方圓百裡的難民,無不奔湧而來,大家對宋子德的感激之情自不必說。由于他在家裡排行老二,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宋二爺”。

這天,有個少年在趙格莊附近大哭不止。人們趕緊上前詢問,才知道少年是濟南人,有幾個小流氓诓他說往東一直走,那裡是個神仙境地,不僅有許多美食,而且還有很多好玩的。他信以為真,跟着幾個小流氓一路走到了趙格莊一帶時,小流氓搶走了他的錢,随後一哄而散。他流浪了好幾日,由于找不到回家的路,又餓又怕,這才大哭起來。

大家見少年哭得可憐,便領着少年找到宋子德,又把來龍去脈說了一遍。少年亦跪在地上哭泣不止。宋子德扶起少年,細細詢問後,便安慰他說,不要急,我一定幫你。

随後,他帶少年回家梳洗一番,換了一身幹淨衣裳,派人一路把他送回了濟南。臨告别時,少年哽咽下拜,并對宋子德說,日後必當報徐救命之恩。說完給宋子德連磕三個響頭,這才告辭。小孩子說的話,誰又當真呢,是以宋之德隻是随口應了一聲,又去檢視粥棚的情況去了。

如此一晃又是十數年。這年,租住宋子德田地的一佃戶家中考取功名,做了地方官員。佃戶一家仗着兒子做了官,不僅不肯交地租,還要把租種的十幾畝地占為己有。本來事情一目了然,可是對方卻賄賂登州知府,登州知府壓下來,萊陽縣衙硬是将地判給了對方。

宋子德為人剛性,哪能容忍這黑白颠倒的事情發生,于是他就到濟南去上告。可是他雖武藝高,但他卻不懂得如何與衙門攀關系,是以在濟南逗留了數日,花錢無數,可是他連巡撫的面都沒能見到。

就在宋子德無望的時候,突然有一個身着錦緞的年輕人喊住他。原來對方正是多年前那個迷路少年。年輕人邀請宋子德酒肆相聚,并問宋子德到濟南來做什麼?宋子德喝了幾杯酒,便将心中郁悶一吐為快。年輕人笑着說,這事包在他身上。

此後數日,年輕人都盡地主之誼,隻是帶宋子德遊山玩水,閉口不再提宋子德的事情。宋子德亦認為年輕人隻是随口應承,也不好再問。

幾日後,宋子德眼看見無望,于是告辭而去。待回到趙格莊時,隻見家人喜不自禁迎了來,并連聲誇贊他辦事得力有本事。原來宋子德未回來之前,巡撫就過問了此事,于是田地物歸原主,地租亦不能少交一分。

後來,宋子德才知道,少年的母親是巡撫家裡的奶娘,少年亦得巡撫喜愛,并被收為義子。是以少年和母親把宋子德的事情跟巡撫提了後,巡撫便命人找到登州知府,登州知府見巡撫過問。自不敢怠慢,于是問題很快就得到了解決。

宋子德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後,感慨萬千,從此後,他更是多行善事。而他也因德藝雙馨,成為了煙台一帶威望極高的人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