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減後的第一個寒假:班上的那個“學霸”,輸給了所謂的“學渣”

作者:媽媽網

抓緊這個寒假,這隻是一個開始。

作者:池音+栗子

爸媽研究所(ID:mama_cn)原創首發

最近,孩子們都進入了寒假假期了。

雙減後的第一個寒假,沒有作業,沒有輔導班。

不少寶媽寶爸開始吐槽,孩子假期沒有事做,已經在盤算着要如何放飛自己了:要看電視、玩遊戲、刷小視訊……

為了限制孩子們玩遊戲的時間,騰訊遊戲公布了“寒假限玩月曆”。

為大家解讀一下這個月曆:

1月21日—23日(周五、六、日)1月28日(周五)

1月31日—2月6日(春節假期)2月11日—13日(周五、六、日)

—以上每日的20時至21時之間,未成年人可登入遊戲。

寒假期間,除以上限玩時段外,其餘時間未成年人均無法進入遊戲體驗。

*特别提醒:1月29日—30日(周六、日)為禁玩日期。

雙減後的第一個寒假:班上的那個“學霸”,輸給了所謂的“學渣”

也就是說,未成年人寒假期間玩遊戲最多玩14個小時,竟然還要調休?!

不是騰訊遊戲誇張,而是由于雙減,作業是噌噌噌地減少,孩子們的體重和近視則噌噌噌地往上漲。

要家長如何不憂心?

要知道,每年的寒暑假都是一道重要的分水嶺。

而今年更是特别。

雙減後的第一個寒假,“學渣”和“學霸”的差別,不在學校,不在成績,而在于孩子的見識、習慣和綜合素質。

01

走得遠的孩子,

都不是被催着走的

世界上最恐怖的事莫過于,你在玩的時候,你的對手在默默努力,在你意識不到的時候,就已經把你遠遠抛到身後。

其實,“學霸”和“學渣”最大的差距,不僅僅是學習習慣的差距,還有德智體美勞的差距。

在你死摳孩子成績的時候,别人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方方面面都比你更優秀。

寒假是彎道超車最好的時機,但是,真正能超車的,并不是那些一直被家長逼迫的孩子,是自己能逼自己的孩子。

還記得田亮的女兒森碟嗎?

今年13歲的森碟,學習之餘,愛好也相當廣泛。

參加标槍和田徑比賽,拿下了比賽第三名。

藝術和創作能力也十分線上,在家拉個小提琴,用廢舊紙箱搭建機器人。

雙減後的第一個寒假:班上的那個“學霸”,輸給了所謂的“學渣”

當年在節目裡隻會哭哭啼啼的小女孩,如今已經成了“别人家的女兒”。

森碟的“學霸”氣質,歸根到底,是因為她有足夠的自驅力。

剛學小提琴時,運弓不熟練,森碟也不着急,慢慢練習,熟能生巧。

決定要學網球後,哪怕要揮動的網球拍再重,森碟也依然目光堅毅,分秒必争地打好每一個球,腳闆因練習起了水泡,也不叫苦,不放棄,依然逼迫自己繼續前進。

雙減後的第一個寒假:班上的那個“學霸”,輸給了所謂的“學渣”

《你的親子關系價值千萬》中有這樣一句話:

“内驅力是君主、籃球巨星、商界領袖等世俗意義上取得成功的人,在已經坐擁權力、名聲和财富之後,仍然能推動自己前進的東西。”

真正能跑在前面的人,必定是在背後花費了無數心思,擁有強大自驅力的人。

經常聽到有家長吐槽:“我也知道自律是好,但是我家孩子就是做不到啊!”

其實,很多孩子的自律自強意識和學習力,是被父母一點一點地親手破壞掉的。

這些事情,你做過嗎?

× 不斷催促,使孩子感到疲憊,甚至親子關系出現間隙

√ 給予了解與支援,良好的親子關系是解決問題的基礎

在孩子學習時,有的家長會忍不住不斷地催促,在父母眼裡,十分鐘就能完成的作業,孩子能“磨蹭”一小時。

孩子心理:

成年人看上去一眼就能懂的題目,于孩子而言是一道坎,他們要經過不斷探索、思考、消化。

頻繁催促打斷學習思路,會讓孩子對學習産生疲憊和厭煩,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和控制力。

× 急于幫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感到“我不行”

√ 讓孩子體會“成就感”,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難度,讓孩子開心學習,感到“我可以”比什麼都重要。

有的家長,則非常喜歡“代勞”,孩子一旦遇到不會的題目,馬上跳出來做“救世主”。

這樣的“搭救”方式,其實是在不知不覺中剝奪孩子獨自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權利。

每次停頓都是孩子的思考,每次思考都是孩子的進步。

急于替孩子解決問題并不會促進他們進步,反而是拖累他們進步的步伐。

× 獎勵法,錯誤激勵孩子,消滅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 讓孩子學習真正喜歡的東西,建立跟自我實作有關的目标。

還有的家長,喜歡用“獎勵法”來激勵孩子學習。孩子完成學習任務後會獎勵孩子零用錢、玩遊戲時間等。

“獎勵法”會在不知不覺間壓縮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為了更快地達到目标,領取更多的獎勵,他們會漸漸加快執行任務的速度,過分追求效率,無視結果。

久而久之,學習的效果和積極性也會大打折扣。

引導孩子學習,從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孩子的成長有自己的節奏。

當家長少做多看,便會發現:

孩子在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時,根本不用父母追趕,便已自行奔跑。

02

素質教育的本質是生活

除了文化成績,素質教育也是不容小窺的一部分。

素質教育格外重視能力培養和品格塑造,讓孩子擁有能走向社會的資本。

作為家長,在假期裡給孩子安排社會實踐,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感受生活、感悟生活。

如何讓孩子的寒假變得更多彩有意義,不如試試參加這些活動!

①志願者活動報名

寒假期間,家長不妨和孩子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比如一起去做社群志願者、給空巢老人送溫暖等,不僅可以為孩子樹立好榜樣,還可以讓他們在實踐中學會與人為善、腳踏實地。

當地的科學館、博物館、圖書館,在寒假期間也會招募青少年志願者。

有的當地圖書館志願者的招募年齡最低11歲,國小生也能參加!

家長們可以關注當地城市的公衆号,或者是各位公共設施的公衆号,第一時間了解寒假志願者招募資訊和要求,帶孩子及時報名。

部分志願者招募資訊

1、武漢科學技術館志願者招募

2、無錫市圖書館志願者招募

3、淮安市圖書館志願者招募

(考慮到各地疫情情況,具體能否參加或者怎麼引導孩子參加,按照具體情況為準。)

②參觀博物館

如果說什麼樣的地方最适合孩子邊玩邊學,那一定是博物館了。

在博物館裡,孩子能親眼看見穿梭千年時空的文物,不僅能豐富他們的曆史修養和科學儲備,還能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見多識廣的孩子,思維自然更活躍,更開闊。

現在,不少的博物館也已經開啟了線上博物館。

手機、平闆、電腦都看到,還能看到博物館内的全景、細節、以及各種精美的藏品介紹。

讓孩子在寒假期間,足不出戶就能打開知識之窗。

③培養孩子的習慣和能力

雙減後的第一個寒假,孩子多了更多的自主時間,這也是父母培養孩子能力和習慣的好時機。

陶行知曾說:“凡人生之态度、習慣、傾向,皆可在幼稚時代立一适當基礎。”

處于國小階段的孩子,不僅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要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自覺學習、專注做事的習慣。

讓他們在生活中學會堅持、做事有計劃、注重時間觀念。

雙減後的第一個寒假:班上的那個“學霸”,輸給了所謂的“學渣”
雙減後的第一個寒假:班上的那個“學霸”,輸給了所謂的“學渣”

(國小階段的習慣清單)

這些習慣,會融入孩子的血液,在他們的一生中演繹重要而不顯眼的作用。

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父母不斷推動、助力。

言傳身教的力量遠遠比光說更強大。

在好習慣的推動下,孩子就像是内裝了一台永動機,無需外力便可自行前進。

03

拉開差距,關鍵看家長

有一句話說得特别對:沒了輔導班、沒了家庭教師,現在的孩子想要跑得更快,要拼的,一定是他們的爸媽。

拉開孩子差距的,一定是在背後奮力托舉的家長。

雙減以後,家庭教育顯得更加重要,對家長的考驗也變得更重。

“雙減”,不減陪伴的品質。

不管雙減實行與否,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莫過于就是給他高品質的陪伴。

陪伴,不僅僅隻是“在場”,而是參與到與孩子的互動中。

前段時間,一張相隔20年的照片被刷上熱搜。

一個是20年前的媽媽,一個是今年18歲的女兒。

兩母女不僅外形相似,就連做實驗時的專注和眼神,都幾乎一模一樣。

雙減後的第一個寒假:班上的那個“學霸”,輸給了所謂的“學渣”

照片中的王同學,是藥學專業的一名新生,一家三代人,都是藥學專業的。

在媽媽的耳濡目染下,王同學也漸漸地愛上了藥學,經常和媽媽一起翻看厚厚的藥學書籍。

她說:“學藥學對化學的要求是很高的,我的化學成績還有待提高。我還得多向媽媽讨教學習方法。”

雙減後的第一個寒假:班上的那個“學霸”,輸給了所謂的“學渣”

優秀的父母,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活成孩子的榜樣和偶像,在引領孩子前進的同時,也成為孩子追逐的目标。

好的教育,是一種傳承。

“雙減”的風刮得再猛,都不過是一個開始,教育的真相永遠都隻有一個,那就是:瞄準孩子的人生,幫助孩子搭建未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的三觀形成、習慣養成、品行修煉都需要父母的全程參與和正确引導。

想要培養優秀的孩子,最關鍵的不是從不停歇的輔導班,往來不絕的家庭教師,而是一個會陪伴、會支援、會溝通的父母。

這是父母最好的樣子,也是孩子最深厚的人生底色。

-END-

爸媽研究所(ID:mama_cn),研究1-6歲家庭教育新知識,是媽媽的教育筆記,是爸爸的帶娃攻略,是孩子的成長能量站。轉載請聯系爸媽研究所。作者:池音+栗子。

本期編輯:栗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