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校長的寒假日記|李振明:我的家風家訓和家教故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策劃整理

編者按:“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是絕大多數小規模鄉村學校的真實寫照。過去的2021年裡,記者從沂南走到郓城,再從沾化奔赴沂源蹲點,見證了很多有情懷的教育者紮根農村,他們正努力用微光彌補差距,幫助農村孩子更好的成長。

家人閑坐,燈火可親,這是春節團聚的理想狀态。而在山東多地的小規模鄉村學校,數不盡的鄉村校長和老師正奔波在通往半山腰、偏遠農村的學生家裡,他們想利用寶貴的寒假時間,走到孩子家裡,走進孩子心裡。即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青年說》欄目将陸續推出“鄉村校長/教師的寒假日記”,聚焦鄉村教師家訪的所見、所聞、所感,為農村孩子點亮夢想,為鄉村振興注入力量。

以下是沂源縣振華實驗學校校長李振明的寒假日記:

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家風是當代中國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微觀展現。我們應該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人文精神,秉承道德規範,汲取百家智慧,注重家風内涵的文化表達和精神堅守,并不斷繼承和發揚。作為學校,通過推動良好家風家訓的傳承,促進師生勤學勵苦、修身立志、修業進德,塑造更好自我,夯實美好人生基石,意義深遠。

鄉村校長的寒假日記|李振明:我的家風家訓和家教故事

為發揚優秀家風家訓,我們請專家編寫了《家風家訓簡明讀本》,組織學生優秀家風家訓朗誦比賽,在全體師生中征集優秀家風家訓和家教故事。2022年寒假,我把根據自己感受總結的“家風家訓”進一步整理,送到父親面前,并逐個字段解釋“勤儉條理,助人追遠”含義,請他進一步提煉修改。這裡,把我了解的家風家訓和家教故事寫出來,也算是一種傳承吧。

老家在農村,春節必須貼春聯。記憶中,最常見的春聯“框對”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門芯”是“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門楣“勤儉持家”。門楣“勤儉持家”,是春聯的點睛之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勤儉”觀念在鄉村的根深蒂固。在家鄉,無論家境好還是家境一般的人家,“勤儉”是大家共同恪守的家風家訓和持家準則。現在,日子好了,經濟意識強了,反映在春聯上“家居福地,财源廣進”,“家居福地日子好,門迎富路财運高”,那隻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勤儉持家”仍然是多數人傳承堅守的家風家訓。

鄉村校長的寒假日記|李振明:我的家風家訓和家教故事

一則故事,從另一個角度說“勤儉”。大約8歲左右的年齡,下午村國小放學回家,東街與西街同學“打仗”,亂扔石塊。一塊石頭砸到了對面一位女孩頭上,頭“破”了,流血!我是班幹部,又老實,好像也有些負責任的意味,沒有跑,還回頭看了看對面,略一遲鈍的功夫,就成了最後一個“逃跑”的,于是對方父母比較肯定的,斷定就是我扔的石頭打“破”了他家姑娘的頭。女孩母親背着“破”了頭的姑娘到我們家“算賬”,在我們家門口不依不饒。幾個大娘、鄰居忙不疊寬慰、陪不是。那時節,父親、母親都卧病在床。父親寡言,生悶氣,無語。隻有母親用微弱的聲音在不停道歉,且語氣嚴厲地不停地招呼張皇無措的我。我不可能湊上去挨揍,隻好跑了。結果是四大娘奔走周圍鄰居,攢了7個雞蛋,送給人家“補血養傷”。眼睜睜看着女孩母親用手絹兜着7個雞蛋走了,我方才知道被冤枉的慘痛代價。雞蛋!艱苦年代,1個就算奢侈了,賣了可以換成鉛筆、書本,平時,能煮一個吃,除非 “生病”,并且一般的“小病”也不可能吃上。那次居然是7個。到了現在,無論是在自助餐廳還是在家裡,吃煮雞蛋、煎雞蛋、炒雞蛋,我從沒有超過2個。不是吃不下,而是覺得太珍貴、太奢侈,吃多了浪費!這種觀念,接近偏執。有時覺得,自己是不是有心理疾病。但傷了人、“破了頭”,需要吃雞蛋補,這件事讓我懂得了另一種意義的勤儉和節約。

鄉村校長的寒假日記|李振明:我的家風家訓和家教故事

二則故事,說我了解的“條理”。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消除貧困的新時代,我們已經走到了吃好、喝好的境界。不忘來時路,才能感恩新時代。“民以食為天”,我們曾經過艱苦的年代,但是,回味和比較,得出一條結論,那就是有計劃、有條理,會幫助我們更好的過日子、燃起對生活的希望。有一年,生産隊分給我們家125斤小麥。五口人,每人25斤,一年。那時年齡小,不知道125斤是多少,意味着什麼。隻記得,小麥是盛在一個纖維闆卷成的桶内,高高的,比我個子高,裡面盛滿小麥,感覺多麼富有!其實隻有125斤。但是,每到重要的節日、重要的客人來,家裡總有餃子吃,要知道,吃餃子至今仍然是家鄉待客的最高禮節。這一切,都得歸功于母親有計劃的安排,雖然糧食不多,可以用春天的柳葉、青楊葉,夏天的南瓜、地瓜秧子,秋天的地瓜、玉米粒子,冬天的幹蘿蔔葉子、辣菜纓子,添做主食,應季而做,使我們一家始終沒有挨餓,并教會了我們知道哪些野菜能吃、能吃飽肚子。125斤小麥能從頭一年的六月吃到第二年新小麥下來,不僅是節約節儉,更需要精打細算。

鄉村校長的寒假日記|李振明:我的家風家訓和家教故事

還有一則,說“條理”。母親除了能夠規劃一年四季每天的夥食,更能夠有闆有眼,什麼時節安排做什麼事情。比如,春天、夏天到處採野菜,曬起來,冬天吃;把“自留地”的角角落落墾出來,種上南瓜、豆角、梅豆、地瓜、冬瓜、葫蘆;秋天發瘋一樣的到處“摟柴火”,垛起來,冬天用;生産隊裡隻要需要“女勞力”,就積極參加“掙工分”。家裡,屋裡屋外,井井有條。多少個夜晚,睡一覺醒了,還能聽到天井裡母親推磨、挖煎餅糊子的“嘩啦”聲。春節将至,每年臘月二十七,她都要招呼我和妹妹弟弟一起把房子裡大大小小的家具(其實很少)搬到屋外,找幾個爆仗,點火放了,“咚、咚”,房梁上、屋頂上,灰塵紛紛落下,一年的晦氣也随之而去,幹幹淨淨過大年。各種家具仍放回原處,闆闆正正,比原來幹淨了、好看了。這就是條理,更是勤勞。為了這個家,母親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脊柱、指頭、腳指頭沒有不變形的。這也是我們上一代人真實的生活寫照。每個家庭的母親都這樣,每個家庭的父親也是這樣。是我們的父輩們,用現在難以想像的鬥争精神,撐起了時代,頂起了家庭,培育了我們。這些品質不僅深深的影響了我們一家,也影響了一代乃至下一代人。

鄉村校長的寒假日記|李振明:我的家風家訓和家教故事

三則故事,說我了解的“助人”。父親是一個手巧的木匠。我們是從小聞着他身上的“木頭味”長大的。這種味道,伴随着我的童年,直到現在,七十七歲了,仍然雕刻不辍,與各種木料打交道。有時,父親在外“出夫子”還沒到家,老遠就能聞到“木頭味”;有時,父親走出很遠,“木頭味”依然彌漫在空氣裡。大多時候,父親的頭上、口袋裡、鼻孔邊、眉毛上,都是木頭的“鋸沫子”。母親為父親洗衣服,首先要把所有口袋内的“鋸沫子”扒拉出來。父親應該算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進城務工的“農民工”,那時叫做“亦工亦農”。他在一所校辦工廠裡做工。待父親能夠做“領頭”的時候,就開始通過“收徒弟”的方式,把我們村一個家族和不一個家族的叔叔、哥哥、兄弟,外村的親戚甚至親戚的親戚,帶到廠子裡打工。最多的時候,有20多個人。父親常說:走出北安樂村,就是勝利!(北安樂村,是我們的村名)。可以說,我們村第一批年輕人有規模的走出山村“務工”,就是從我父親這一批人開始的,原來也有,但規模小、人很少。我能讀書考學,也是在父親這種“執拗”的思想影響下的結果。被父親帶出來當年的年輕人,都掌握了一技之長,都闖到了外面的世界。現在,他們大多在縣城,大都經營着自己的事業。授人以漁,是幫助人最好的方式。我們現在的教師也是在抱着“授人以漁”的願望天天努力着。這難道不是“助人”的最好方式最高境界嗎?

鄉村校長的寒假日記|李振明:我的家風家訓和家教故事

也說母親的“助人”故事。食物極度貧乏的年代,食品人人渴求、喜歡。母親的父母早亡,早早就養成了極強的生活能力。人家不起眼的東西,母親都能把它變成食材。地瓜葉、羊角葉、杏葉,拿來做豆沫;小附子苗、大附子苗、青楊葉、槐花,拌上玉米面蒸着吃。自己吃,也分給鄰裡吃。一鍋老白菜邦子豆沫,被大娘家哥哥們一人一包煎餅卷走,母親一點也不心疼,誰來誰卷、誰見誰吃,我們眼饞的很、心疼的很,但每每總是被一句“夠吃的”噎回去。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并且學會了母親的慷慨與大方,養成了與人分享、不吃“獨食”的習慣。這是另一種助人的品質。

四則故事,說我了解的“追遠”。曾國藩的“八字家訓”,也叫“八寶飯”,即“早、掃、考、寶、漁、豬、蔬、書”,與《朱子家訓》異曲同工。其中的“考”,就是祭祀祖宗、不忘先人、懂得傳承。父親、母親很好繼承了農民傳統禮節之一的“考”。每到重要的節點,比如,清明、中元節、入冬、春節、忌日,都必須親自上墳祭祀,還要求我們一同前往。準備祭品,上香燒紙,一闆一眼,滿有儀式感。父親的大哥,我的大伯父,1950年抗美援朝犧牲在北韓。奶奶爺爺為大伯父建造了假墳茔。每年的重要節點,二伯父家我的大哥作為指派的承嗣人,要給大伯父上墳。父親和幾個伯父也堅持這樣做,也囑咐我們這樣做。每年的清明,父親一定要到烈士陵園刻有大伯李玉厚名字的墓碑前吊唁。父親和母親,教會了我們緬懷先人和烈士,胸懷家國。追遠,隻有咱們中國人普遍有這種代代傳承的儀式感責任感。

勤儉條理、助人追遠,我們的家風家訓。

這也是我的家教故事。

鄉村校長的寒假日記|李振明:我的家風家訓和家教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