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癌藥為何會出現“耐藥”?如何應對此問題?文章一一幫你解疑!

我用的好好的藥、一直都按照規定服用,最近怎麼感覺不起作用了呢?

醫生,我一直都按時吃藥,為什麼癌細胞還是發生了轉移和擴散呢?

這是癌症藥物治療患者發展到後期常常會出現的問題,很多人對此都無法了解。認為自己明明都是合理用藥,癌細胞控制不住肯定是藥物效果本來就不好。

抗癌藥為何會出現“耐藥”?如何應對此問題?文章一一幫你解疑!

事實上,癌症患者服用靶向藥物或免疫制劑,出現藥物效果下降,并不是藥物本身的錯,而是患者出現了“耐藥”!

所謂耐藥,用最通俗的話了解,就是患者長期服用一種藥物,癌細胞對其越來越不敏感,藥物效果是以持續下降。在臨床看來,癌症耐藥的原因,往往和以下幾點有關:

抗癌藥為何會出現“耐藥”?如何應對此問題?文章一一幫你解疑!

1、激素方面

臨床上有部分患者需要接受相關的激素治療,特别是乳腺癌患者一般都需接受激素療法。

而在治療的過程中,雌激素可能會與癌細胞表面的雌激素受體互相作用,傳遞讓癌細胞生長的資訊,不過激素類藥物可以阻斷這種作用,又或者是降低雌激素水準,進而起到抑制癌細胞增殖的作用。

但是在過程中,癌細胞會引起雌激素受體異常突變,癌細胞無法接收到雌激素發出的分裂和生長資訊,最終導緻激素類藥物産生耐藥;

抗癌藥為何會出現“耐藥”?如何應對此問題?文章一一幫你解疑!

2、DNA方面

在進行靶向藥物治療時,靶向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或對癌細胞造成一定影響,降低癌細胞基因組穩定特性,并增加遺傳異質性,促使癌細胞産生耐藥性。相關的研究調查還表明,靶向藥物會增加癌細胞DNA損傷修複的錯誤率,進而增加耐藥突變的風險;

抗癌藥為何會出現“耐藥”?如何應對此問題?文章一一幫你解疑!

3、免疫耐藥方面

免疫治療會産生兩種特殊的耐藥性,分别是原發和獲得性耐藥。所謂原發性耐藥,指的就是癌細胞一開始就對治療藥物沒有反應,這與自身免疫力較差、癌細胞微環境免疫抑制、癌細胞免疫原性降低等因素有關。

而獲得性年幼,則是指對免疫治療的有初始反應,但在接受治療之後,癌竈産生了耐藥性,這與癌竈微環境改變有關。

抗癌藥為何會出現“耐藥”?如何應對此問題?文章一一幫你解疑!

既然如此,面對耐藥問題,患者到底該如何做呢?

1、靶向藥物耐藥

靶向藥物耐藥在臨床上分為三種情況,分别是緩慢耐藥、局部耐藥以及全面耐藥。由于耐藥的種類有很多,是以患者也需要不同的治療和調理手段。根據患者不同的耐藥性,選擇合适的治療方案。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如果患者進行ct檢查時,病竈根本沒有明顯擴大,隻是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有所升高,患者就需要重新進行基因檢測,一旦發現基因突變問題,藥物就需立刻改變,而如果沒有突變,則能夠繼續用藥治療;

抗癌藥為何會出現“耐藥”?如何應對此問題?文章一一幫你解疑!

2、免疫藥物耐藥

免疫治療的過程中出現耐藥性,患者需要聯合性治療,也就是在免疫治療的基礎上,增加放療或化療。如此這般,可增強惡性良性腫瘤的免疫原性,讓其發揮協同抗癌作用。除此外,患者還可結合靶向治療,這既能夠殺死癌細胞,也能誘導免疫反應。

寫在最後:癌症患者在用藥治療的過程中出現耐藥性,是臨床最為常見的情況之一,它并不代表患者走到了治無可治的地步。患者需要做的就是及時就醫,按照醫生建議選擇更換患聯合其他治療辦法,以便能将癌症控制在一定範圍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