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間煙火,富貴風流——柳永《望海潮》

作者:講台上的呓語者
人間煙火,富貴風流——柳永《望海潮》

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玑,戶盈羅绮,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将好景,歸去鳳池誇。

柳永是北宋婉約派的代表之一,這首詞是他衆多婉約詞的一首。此詞主要描寫杭州的富庶與美麗。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下片寫西湖,展現杭州人民和平甯靜的生活景象。全詞以點帶面,明暗交叉,鋪叙曉暢,形容得體,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阖、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叙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此詞慢聲長調和所抒之情起伏相應,音律協調,情緻婉轉,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此詞中柳永運用了大開大合的筆法,這就是他與衆不同對地方。初讀上阙時,杭州的江南美景流入眼簾。繁華,閑适都是這座城市的樣子。讓人讀起來也有種泛舟湖上的搖晃之感。但下阕節奏變快,運用量詞,“三秋桂子,十裡荷花”這兩句确實寫得高度凝煉,它把西湖以至整個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來,具有撼動人心的藝術力量。而“千騎擁高牙”就把孫何意氣風發的樣子寫了出來。

如果說上阙是柳永筆端高度自律的展現,用筆如細刀,雕詞如啄物,展現了深厚的文字功底。那麼下阙,就沒有上阙那麼的純技術流與高度的凝練了。下阙更為的浪漫與多情,展現了柳永本身的風流與一腔文人的情思,我們來看看帶着濃濃柳大師情懷的杭州城。湖泊小山清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幽幽,晴畫煙雨。一日風華雲收,點上漁火。采菱角的清糯姑娘唱着吳侬軟語,湖邊是垂釣的老叟。遠處人群擁簇着高高的牙旗。"嘻戲"二字鮮活了整個兒景色。醉眼迷蒙,紅袖添香。蕭聲幽遠,鼓聲厚熱,吟詩作賦,盛贊這片泛着煙霞的鐘靈之地,肆意風流。他日歸去京城,我要将此地好好的誇贊。柳大師是個守諾言的人,一誇,誇了近千年。

望海潮,如同在厚重的曆史光陰長河中,一副清約,繁婉又升起袅袅人間煙火,富貴風流的《江南行景圖》。進入了無數後來人的眼中,唯美了幾個世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