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北出土紀曉岚墓,墓中7具女子骸骨,揭開了這位怪人的真實面目

作者:雲阿特拉斯娛樂

引言:

蹀躞驕骢看杏花,櫻桃會後暫還家,煙波一片孤帆影,便是仙人貫月查。——紀曉岚《蹀躞驕骢》

由于影視劇的熱播,很多人認為紀曉岚就是如同影視劇裡那般,是個風趣幽默,智謀過人,才華橫溢的大才子。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紀曉岚的墓裡面發現了七具女性骸骨。由此揭開了這個清朝大文學家真實的一面。

河北出土紀曉岚墓,墓中7具女子骸骨,揭開了這位怪人的真實面目

一、曆史真實中的紀曉岚,與影視劇中的人物相差甚遠

紀曉岚的墓在河北省滄州市滄縣的北村處,他的墓裡除了有很多陪葬品,還在陪葬墓中發現了七具女性屍骸。考古學家們在考證了墓主人是紀曉岚之後,又要想知道這七具女性屍骸究竟是誰?

考古學家們于是查閱各種史籍資料,發現紀曉岚十分好女色,他一生共有一位妻子和六名妾侍。他的妻妾人數與墓中女性屍骸數量一緻,都是七人。是以很容易推斷,死後七名妻妾全部陪葬在他身旁。

人們總是喜歡形容紀曉岚是風流才子,在現實生活裡的他的确非常好色,因為這個癖好還被當時的文人用書記錄下來。

比如清朝地采蘅在他撰寫的《蟲鳴漫錄》中,就記載紀曉岚一天要與女子歡好至少五次,早上起來的時候,回房間的時候,中午,傍晚,睡覺前都要女人服侍,少一次都不行。

河北出土紀曉岚墓,墓中7具女子骸骨,揭開了這位怪人的真實面目

清朝文人編撰的《栖霞閣野乘》中,說紀曉岚如果一天不和女子歡好就渾身難受。有關紀曉岚好色的記載一直都有很多傳言。

野史傳言中,紀曉岚即使到了皇帝面前也不怕好色本性。當時,紀曉岚主管《四庫全書》編纂,很多重要時刻都得待在皇宮不能回家,是以他也就沒辦法碰女人。

一次,乾隆乾隆視察工作,進門就看見紀曉岚躺在地上一邊看書一邊呻吟,走近一看發現他兩隻眼睛和臉都在發紅,像是得了病。

乾隆擔心紀曉岚因為工作繁重累病了,趕緊關心詢問。紀曉岚毫不避諱地說是因為幾日沒近女色,體内的火都跑到外面了。

乾隆一聽立即哈哈大笑,随即叫内務府送兩名宮女過來。有了女人,紀曉岚随即恢複正常。

河北出土紀曉岚墓,墓中7具女子骸骨,揭開了這位怪人的真實面目

二、紀曉岚的妻妾成群

紀曉岚對于男女歡好之事非常熱衷,但他也是講原則的人,與女子歡好大部分都是和自己的妻妾,沒有到處胡作非為。

紀曉岚十七歲時娶了妻子馬氏。馬氏年輕時很漂亮,還懂些詩書,很受丈夫尊重。馬氏對丈夫納妾也非常包容,是以這對夫妻能相敬如賓,共同相伴近六十年時間。

除了妻子之外,還有兩位妾室深受紀曉岚寵愛。一位叫郭彩符,13歲就被納為妾室。據說她姿容十分出衆,紀曉岚為她寫過兩首詩,還在《槐西雜志》用了三百多字的描繪她。

另外一位叫沈明,是晚年時候納的妾室,小紀曉岚三十七歲。由于年紀太小,她一進門就倍受寵愛,此外還得到主母馬氏的關愛。《槐西雜志》中寫馬氏把她當女兒般疼愛。

河北出土紀曉岚墓,墓中7具女子骸骨,揭開了這位怪人的真實面目

沈明她之是以嫁來當妾,是因為家裡窮,是以自然也就不會認字。但她是個聰慧好學的姑娘,陪着紀曉岚工作的時間裡,她不僅積極學習,到了後來可以出口簡單吟詩作賦。讓所有人對她她刮目相看。後來沈明去世,紀曉岚還傷心地為她寫了一首詩。

紀曉岚雖然對妻妾會有偏愛,但對所有妻妾都很舍得,最大可能公平對待。紀曉岚在生活中要是知道有女子堅貞或是表現優秀,都會大肆褒獎一番。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裡非常難得。即便如此,他還是要妻妾陪葬,最終免不了封建思想的荼毒。

三、紀曉岚仕途坎坷,晚年才得重用

據史料記載,嘉慶二年,紀曉岚才成為禮部尚書,位列一品官員。他在乾隆一朝中,并不受皇帝青睐,這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真實的紀曉岚長相醜陋,還有近視和輕微口吃。乾隆皇帝對于手下人的外貌很看重,他的寵臣無一不是美男子,比如和珅、梁國治、福康安都是有名的帥哥。紀曉岚外貌上的原因讓他無法得到乾隆青睐,是以仕途并不順暢。

河北出土紀曉岚墓,墓中7具女子骸骨,揭開了這位怪人的真實面目

此外,紀曉岚曾給犯事的親家盧建曾通風報信,是以發配到遙遠的新疆。後來朝廷編纂《四庫全書》急需他這樣的人才,三年後才重新把紀曉岚召回京城。

是以紀曉岚做官之路不會順暢,一直到乾隆去世嘉慶登基,他才算有了一點實權。隻不過,紀曉岚也已經十七多歲了,有權力也沒什麼野心和抱負了。

四、怪癖很多,仍享高壽

紀曉岚好女色,喜抽煙、吃肉,怪癖很多。那時肉類是稀罕物,紀曉岚卻把肉類當主食。有史料記載他每天要吃十斤肉,從這裡也能看出他并不是像電視劇裡那樣清廉簡樸。

雖說紀曉岚很多壞毛病很傷身體,但他活了八十幾歲,這十分難得。當時國人的平均年齡不過是五十多歲,他足足多活了三十多年,實屬罕見。

紀曉岚一生最值得人們去探究的當然是他的著作。他的著作裡最有成就的就是兩個,第一當然是他負責編纂的《四庫全書》,另一個就是志怪小說《閱微草堂筆記》。

河北出土紀曉岚墓,墓中7具女子骸骨,揭開了這位怪人的真實面目

紀曉岚是在逝世後才被人物稱頌其才氣,是以常被後人用他的谥号稱呼他為“文達”或者“文達公”。這樣的稱呼是後人對他的尊重,是對他才華和文學貢獻的肯定,但并不代表對他生活中的陋習持支援态度。

紀曉岚去世後,沒有葬在他家祖墳中。因為他最後官居一品,葬入祖墳,葬儀就越過了祖先于禮不合。于是重新找了一塊地方安葬他。在紀曉岚的墓地,除了他與妻妾的墓之外,還有他的後代子孫三十多座墳陪伴在側。

結語:

每個人都會有不為人知的一面,紀曉岚就是一個充滿沖突的奇人。我們在評價曆史人物時,千萬不要被影視劇或文學作品所影響,而應該在正史中去查尋我們需要的資料。隻有這樣,我們才能還原曆史真相!

參考資料:

《蟲鳴漫錄》

《槐西雜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