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嬰兒中毒差點沒命,隻因家長用這種水沖奶粉!趕緊避坑!

最近一則熱搜看了讓人非常無語:

有家長認為喝奶粉會“上火”,用蔬菜水沖奶粉導緻嬰兒中毒。

更絕的是,還是熬一鍋蔬菜水,一喝喝一天。然後孩子喝住院了。

嬰兒中毒差點沒命,隻因家長用這種水沖奶粉!趕緊避坑!

原來是蔬菜水中的硝酸鹽類物質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還原成了劇毒的亞硝酸鹽,導緻小嬰兒中毒了!孩子體内的高鐵血紅蛋白達到了緻死的範圍。

雖然送孩子及時就醫了,但是嚴重組織缺氧,可能會導緻孩子的髒器損害、腦損傷等嚴重後果。

可憐的孩子,又是一個家庭的悲劇!

鄭重警示各位家長:果汁、蔬菜水、高湯、乳汁等任何其他液體都不能用來沖奶粉!

可評論區居然還有人在為蔬菜水辯白:

這種觀念大錯特錯,實際情況是:不管隔不隔夜,都不能用蔬菜水沖奶粉!!!

那麼究竟該怎麼沖奶粉,用什麼沖奶粉!還有哪些食物,是不适合小寶寶吃的,今天必須好好說說了!

01

沖奶粉可以用什麼水?

嬰兒中毒差點沒命,隻因家長用這種水沖奶粉!趕緊避坑!

圖源:123rf

1、蔬菜水能沖奶粉嗎?

不能!

奶粉中的鈣,遇到蔬菜中的草酸,會變成難以消化的“草酸鈣”,影響人體對鈣質的吸收,長期如此可能導緻寶寶生長緩慢,甚至誘發結石症。還有上面新聞的案例,蔬菜水儲存不當容易變“奪命水”!

2、果汁能沖奶嗎?

果汁中富含果酸,會引起奶粉中蛋白質的沉澱、凝聚在一起,不利于寶寶對蛋白質的消化與吸收,情況嚴重時還會導緻寶寶消化不良或腹瀉。

3、肉湯沖奶粉呢?

不行!

什麼肉的湯都不行!雞肉鴨肉魚肉豬牛羊肉不行!龍肉都不行!這樣給娃沖奶,等于增加了奶粉的濃度,會破壞正常的營養配比,會加重寶寶的髒器負擔。雞湯、肉湯中的鹽吃多了,更會增加高血壓、心髒病的風險……

4、母乳可以沖奶粉嗎?

母乳的營養成分和滲透壓剛好适合寶寶,以為用母乳沖調奶粉更加營養,實際上是增加了奶液的濃度,滲透壓升高,長期這樣喂養,對寶寶的腸道及腎髒會造成嚴重傷害。

5、礦泉水可以沖奶嗎?

礦泉水自帶礦物質,用來泡奶,會增加娃的腎髒負擔。

配方奶中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配比合适,礦泉水會打破平衡,讓娃攝入的礦物質比例失調,不利于生長發育。

嬰兒中毒差點沒命,隻因家長用這種水沖奶粉!趕緊避坑!

6、開水可以沖奶粉嗎?

不可以!

有的媽媽為了讓奶粉充分溶化,會選擇用滾燙的開水給寶寶沖奶粉。其實,過高溫度的熱水反而會将奶粉中的營養元素破壞掉。

不同牌子的奶粉配方不同,但一般來說都是用40~50℃的溫水沖較好。這個溫度能促使奶粉充分溶解,調出比較均勻的液體奶,還能保證奶粉裡的營養物質不被破壞。

7、嬰兒專用水呢?

市售的「嬰兒專用水」是噱頭而已,不差錢可以買,但是沒有必要。

8、『千滾水』呢?

可以,之前流傳的千滾水會緻癌,已經被辟謠了。

加熱多次,水裡面的「亞硝酸鹽」含量也遠遠低于國家生活飲用水的标準限量,媽媽們可以放心使用。

但是出于心理作用,現在一般家庭也不願意喝反複燒開的水了。不喝也好!

9、純淨水可以沖奶嗎?

可以。

很多人都認為純淨水太“純”了,寶寶長期喝容易缺一些微量元素,對身體不好。但其實,喝純淨水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

據美國醫學月刊(American Medical Journal)報道,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都可以從食物中獲得,而非飲用水提供。而且,相對于水中所含的微量元素,植物經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機礦物質更有益于人體吸收。

是以用啥都不含的純淨水沖奶粉,反而可能比其他不明成分的水,更安全哦!

02

奶粉裡可以加什麼?

嬰兒中毒差點沒命,隻因家長用這種水沖奶粉!趕緊避坑!

1、奶粉裡可以加鈣鐵鋅等等營養素嗎?

配方奶粉是根據嬰幼兒不同時期的營養需求進行配比,水和奶粉的添加比例也經過科學計算,如果在配方奶中再額外添加這些元素可能會導緻營養失衡,容易一次性補充過多,影響寶寶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而且,有些營養素與奶粉一起沖泡時,容易附着在瓶壁,與奶粉混合沖調會造成浪費,影響補充效果,尤其是在治療寶寶營養素缺乏症時,更不能與奶粉同時沖調,以免影響療效。

2、奶粉裡可以加藥物嗎?

藥物一般苦味比較重,添加在奶粉裡,會改變奶粉的口感,孩子味覺敏感,很可能導緻寶寶連奶粉也不吃了,出現厭奶、懼怕奶瓶的後果。是以,喂藥也不能用奶瓶。

藥物的有效成分均為有機或無機的化合物成分,中西藥都是如此。可能與奶粉中蛋白質或鈣離子結合,使藥性改變,影響治療效果。

03

可以這樣沖奶嗎?

1、可以給奶粉沖濃一點嗎?

沖奶過濃不僅會讓寶寶有便秘等問題,嚴重的時候還會加重寶寶腎髒負擔,造成嚴重後果。無論何時,給寶寶沖奶都應該自然平勺,按照這個比例沖調是可以滿足寶寶的營養需要的,不用擔心營養不足的情況。

2、可以給奶粉沖稀一點嗎?

如果孩子還沒有添加輔食,又總是喝太稀的奶粉,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必然攝入不足。

不要因為怕孩子“上火”而把奶粉沖稀!

3、喝不完的奶粉可以下次熱熱繼續喝嗎?

最好不要!

建議現沖現喂!娃兒拉肚子一次,得花五罐奶粉錢。

除了沖奶粉要注意,日常飲食中,千萬别給1歲内的寶寶吃這些!

04

1歲内寶寶,别吃這些

1、米湯

米湯是曾經好幾個世紀中國人标配的輔食首選。很多老一輩的人會非常迷之相信米湯養人。至今仍有很多人認為米湯,是寶寶的最佳輔食。但真相是米湯除了少許的碳水化合物以外,幾乎沒有任何營養價值。

嬰兒中毒差點沒命,隻因家長用這種水沖奶粉!趕緊避坑!

從前那個年代,經濟條件限制,沒有更好的食品給寶寶,是以不得不用相對好吸收的米湯作為輔食是當時條件下的無奈選擇。

而且,大米富集的重金屬等污染物,在米湯中砷含量比較高,強烈不建議給寶寶吃。自制米粉,由于不含鐵,也不是寶寶輔食的優選。

怎麼才能去除大米中富集的砷呢?煮稀飯倒掉多餘的米湯是個去除無機砷的好辦法。

寶寶初添加輔食,可以選擇強化了鐵的營養米粉,還可以選擇營養麥粉、營養燕麥粉等等營養谷物,谷物食材除了水稻,還有小麥、玉米、小米、燕麥等等多種選擇,多樣化飲食才是健康王道。

不要再抱着“米湯養人”的認知不放了。

如今既然有更好的選擇,當然是選營養價值更高更符合寶寶營養需要的輔食啦~

2、蜂蜜

坊間關于蜂蜜的“美好”傳說數不勝數,在保健功效方面更是神奇得不得了,受到大衆的一緻追捧,被奉為送禮佳品。

但是,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蜂蜜中大部分是糖,剩下的少部分是水,而那剩下微乎其微的成分還不能明确具備營養。是以,蜂蜜隻是一種高熱量、營養單一的食品。

而且,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對消化系統還未完善的小寶寶來說,很可能引起“中毒”的風險。

是以,1歲以内嬰幼兒的輔食中,不建議添加蜂蜜。

當然,1歲以後的寶寶咳嗽,蜂蜜可能有點幫助,但一定記得隻能用在1歲以上。

嬰兒中毒差點沒命,隻因家長用這種水沖奶粉!趕緊避坑!

3、果汁

有些家長可能因為寶寶不愛吃水果,而将水果榨成汁喂給寶寶。

2017年5月美國兒科學會釋出最新指南:果汁對1歲以下的寶寶沒有任何營養價值,還會增加肥胖和齲齒的風險,不應該納入到寶寶的飲食中。

即使1歲以上的兒童,也應該嚴格控制果汁的攝入量,并警惕未經殺菌的鮮榨果汁可能帶來的大腸杆菌、沙門氏菌感染的問題。

嬰兒中毒差點沒命,隻因家長用這種水沖奶粉!趕緊避坑!

4、糖

寶寶的輔食應該保持清淡的口味,無論是鹽、糖還是其他的調料,都不應給1歲内的寶寶添加。給寶寶吃糖,很容易造成無甜不吃的口味。

這不僅對寶寶的牙齒有影響,還會因寶寶攝入糖過多而引起肥胖。甚至會增加成年後患糖尿病、腎髒病的疾病的風險。

家長更不應該因為寶寶不愛吃輔食而用甜味來逗引寶寶,要知道寶寶對甜味可是敏感的很,一旦愛上就很難戒掉哦。千萬不要給寶寶的白水裡添加白砂糖或是葡萄糖!

嬰兒中毒差點沒命,隻因家長用這種水沖奶粉!趕緊避坑!

5、食鹽

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1歲以内的寶寶不需要額外吃鹽。

0~6個月以内的寶寶主要吃母乳或配方奶,其中的鈉足夠滿足寶寶的需求。

7~12個月添加輔食的寶寶,母乳、配方奶及輔食食材中都同樣含有不同份額的鈉。

是以,隻要是飲食正常寶寶,食物中的天然的鈉就完全可以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

過多的鹽量攝入會加重寶寶身體負擔,而且還會使口腔唾液減少,進而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風險。

同時攝入鹽分過多還會打破體内代謝平衡,影響其他營養素的吸收。甚至對以後的身體健康埋下高血壓、糖尿病、成人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隐患。

而且《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議,寶寶的膳食口味以清淡為主,不應過鹹。

6、含汞高的魚

魚肉質嫩,富含DHA及優質的蛋白質等營養豐富,非常适合寶寶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魚都能給寶寶吃。

有些食物鍊層級很高的大型肉食性魚類,如鮪魚、旗魚、鲨魚、劍魚等自身的汞含量很大,食用後會影響寶寶的神經系統,是以,還是少吃為好。

嬰兒中毒差點沒命,隻因家長用這種水沖奶粉!趕緊避坑!

05

上火是個僞概念

最後回歸開頭,再說一下『上火』的問題。

回顧“蔬菜水沖奶”事件本身,其實不難發現,問題的根源并不是用錯了水,而是家長認為孩子會“上火”的錯誤觀念。

用菜湯沖奶粉并不能給寶寶“清火”,因為“上火”根本就是一個僞概念。

孩子所有不明原因的健康問題,比如喉嚨痛、口腔潰瘍、尿黃等等,很容易被歸結為上火。這些問題有些是自限性,通常能自行恢複。而有的則是要明确背後的病因,才能讓問題得到解決。

下面給大家歸納了一部分問題的病因:

1、病毒感染:手足口、單純疱疹、疱疹性咽峽炎......;

2、細菌感染:鍊球菌性咽炎、猩紅熱、痘痘(跟痤瘡丙酸杆菌有關);

3、眼屎多:新生兒淚囊炎、結膜炎、麥粒腫;

4、大便幹結排便困難:飲食結構單一、飲水量少等;

5、流鼻血:摳鼻子、鼻腔異物、空氣幹燥等

6、其他:冷空氣、煙霧刺激、過敏原吸入等都可造成咳嗽、咽痛的症狀。

是以我們說『上火』,一定要找到背後的原因,而不能直接用偏方『滅火』就完事兒了,這樣反而會耽誤了寶寶!

知道了嘛!

看了這篇文章,家長們是否有收獲呢?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此為止,科學育兒從現在做起,更多嬰幼兒育兒幹貨盡在公衆号:嬰幼兒育兒知識。您還想要了解哪些育兒知識呢?歡迎在公衆号背景留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