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人如何度過酷暑?雍正的席子到底有多珍貴,為何下旨不許再制?

古人如何度過酷暑?雍正的席子到底有多珍貴,為何下旨不許再制?

如今天熱的時候我們開空調電扇,享受夏日帶來涼意,可在古代的時候,并沒有這些,是以老祖宗若想消暑隻能想一些其他辦法。

是以他們建設了專門避暑的建築,熱的時候就使用扇子,在睡覺時候用上竹夫人,涼席,口渴的時候他們食用冰塊、西瓜等避暑良品,反正一句話古人在避暑上還是很有一套。

古人如何度過酷暑?雍正的席子到底有多珍貴,為何下旨不許再制?

皇帝作為天下之主,享受各項避暑裝置,自然常人難以想象,比如清朝時期的雍正,他就有一件廣東地方進貢的象牙席。

和現代人一樣,夏天的時候,有錢人會帶着一群朋友來到自己事先準備好的避暑房屋,山莊。在這裡除了能避暑外,還能吃喝玩樂,聯絡朋友感情。

這種房屋修建的時候,一般會修建在臨近山水的地方,這樣一來景色不錯,同時還能有微風,讓人感覺到清涼,因而這種房子被叫做“涼屋”。

古人如何度過酷暑?雍正的席子到底有多珍貴,為何下旨不許再制?

除了不錯的環境外,很多時候他們還會在“涼屋”裡面設定流水環繞的假山、池塘、各式各樣的植被環繞着自己居住的屋子,同時房屋周圍懸挂簾子,屋内還會擺放各式鮮花,各式香料制作而成的串珠,這些設施給予房屋主人在炎熱的夏天能感受到足夠的清涼。

除了“涼屋”外還有其他消暑工具。有人說風扇還是不錯的,隻不過風扇需要外力刺激才能動起來,古時候沒有電力提供足夠的能源,因而聰明古人想到了用水的沖擊力或者以人力的方式給予機器足夠動力,這種情況一般适合有錢人。當然,也有一些工具适合所有人,比如說扇子,不僅适合平民,同時也适合達官貴人。

古人如何度過酷暑?雍正的席子到底有多珍貴,為何下旨不許再制?

除了扇子外,還能找深井儲存冷氣,因而不少人有錢人都會在屋子中央挖深井,這樣一來就能井裡的涼意不斷飄散在屋内,進而確定屋子溫度讓人感到舒适。是以很多有錢人,都會在自己屋内多挖幾口深井,為的就是讓自己和外人看起來不一樣。

還有就是一些真正富貴人家,他們會有專門儲存冰塊的地方,到了夏天的時候,就會把冰塊從儲藏間拿出來,放到床下和屋内各處,這樣一來,降溫效果十分不錯。

古人如何度過酷暑?雍正的席子到底有多珍貴,為何下旨不許再制?

除了那些常見的消暑工具外,還有個十分盛名的工具,那就是“竹夫人”,會以“夫人”名義命名,主要在于該物件用于床上,可以在自己睡覺時候陪伴,因而便有“夫人”一說。

竹夫人是用竹子或竹篾做成的,通常有兩種制作方法,一是截取整段竹,長不超過1米,中空,四周編有網眼以通風散熱,常置備于眠床之上,由于竹夫人上面有多個孔子,因而睡覺的時候,可以抱着睡覺,這讓很多人炎炎夏日感受到不一樣的涼意。

蘇東坡《次韻柳子玉二首》詩雲:問道床頭惟竹幾,夫人應不解卿卿。又《送竹幾與謝秀才》雲:留我同行木上座,贈君無語竹夫人。

說完古人各類避暑神器外,來說說精美絕倫的象牙席,如今該寶物現存三件,其中有一件存于故宮博物館,如今是一級文物。

古人如何度過酷暑?雍正的席子到底有多珍貴,為何下旨不許再制?

這件象牙席長216厘米,寬139厘米,制作于雍正、乾隆年間,由許多寬不足0.3厘米的象牙薄片制成,織紋呈“人”字形,席的四周又以染成黑色的象牙片織出3道花邊,既是華貴的帝後生活用品,又是一件精湛的古代工藝品,

象牙薄片本就脆弱,制作的時候不放在幹燥地方,要不然容易斷裂,是以在做象牙席的時候,隻能選擇放在溫暖潮濕地方,要不然容易出現斷裂,而且在做象牙席的時候,一定要用特制藥品軟化否則容易斷裂。

古人如何度過酷暑?雍正的席子到底有多珍貴,為何下旨不許再制?

是以說,制作一件象牙席工期不僅長,還需要大量象牙,因而制作一件象牙席并不容易。雍正帝本就勤儉,是以他在得知象牙席的造價,直接下令以後不允許再制作。

現今存于故宮象牙席在清末民國初期,一位在東北京津地區做生意時候偶爾間買到改件寶貝,後來被他帶回山東老家,送給了一位縣長,後又給了一位地主,建國後被捐給國家。

除了改件象牙席外,還有兩件下落不明,不過我們可以根據相關文獻可以了解象牙席是如何制作的:

《西京雜記》中有漢武帝“以象牙徵賜李夫人”的記載。象牙簟就是象牙席。用象牙絲編織的席,紋理細密均勻,席面平整光滑,柔軟舒适,收卷自如,夏天鋪墊時較草席、竹席更為涼爽宜人,是當時的重要貢品。

古人如何度過酷暑?雍正的席子到底有多珍貴,為何下旨不許再制?

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漢朝時期便有象牙席,而且也有不少精通制作象牙席的工匠專門從事這項工作,那麼象牙席是如何制作的《格緻鏡原》記載:“安南鄧上舍說,其祖初入朝貢象牙簟,象牙簟者,凡象牙齒之中悉是逐條縱攢于内,用法煮軟,牙條逐條抽出之柔軟如線,以織為席。”

對此,你們有什麼想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