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舞獅的起源,比你想象中更早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醒獅”。

20多年前,香港電影黃飛鴻系列的《獅王争霸》可能是更多人無法抹去的記憶,黃飛鴻的形象也自此和廣東醒獅緊緊勾連在一起。源遠流長的醒獅文化随着廣府人的足迹,遍布東南亞國家,乃至歐美各國。

獅子如何演變成代表廣東人的醒獅?舞獅南北分宗,究竟有何不同?澎湃問吧邀請民俗學研究者彭偉文,一起聊聊醒獅文化的獨特之處。

舞獅的起源,比你想象中更早

舞獅,從魏晉開始

@午夜南瓜會變馬車:最早的舞獅什麼樣,功能性大于表演性嗎?舞獅為什麼會用作店慶和重大節日的慶祝活動中?

彭偉文:有記載的舞獅最早出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成書于公元6世紀中期的《洛陽伽藍記》記載了法會行列中的舞獅,可見最初是随佛教進入中國,作為佛教儀式的一部分存在。書中沒有記載具體的舞法,存在功能性大于表演性的可能。

後期到了唐代,史料記載的“太平樂”(亦稱“五方師子舞”)等在宮廷表演的舞獅,則徹底演變成作為欣賞對象的藝術表演。其後,舞獅逐漸被普通群眾接受,最終成為大陸最具代表性的瑞獸舞之一。由于在大陸已經存在一千多年,是分布最廣泛的瑞獸舞,是以自然會成為當今喜慶場合的選擇。

舞獅的起源,比你想象中更早

醒獅采青

@西瓜可樂味:請問南北舞獅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哪些地區還保留有這種文化?

彭偉文:現在通常說的南獅和北獅,南獅以廣東醒獅為代表,以神似為主要特征,除獅頭外造型比較樸素,且以南派國術的套路演練為基礎。如今一些帶有毛、流蘇等裝飾的褲子和鞋子,最多也隻有二十餘年曆史,過去都是日常穿着、友善行動的褲子和鞋子即可。

北獅以河北雙獅和北京太獅為代表,更重形似,雜技色彩比較濃厚,幾乎全身綴毛。但“南獅”與“北獅”都隻是非常籠統的說法,不能代表的大陸所有舞獅的情況。

舞獅的起源,比你想象中更早

電影《雄獅少年》劇照

@紙袋玫瑰:為什麼廣東稱舞獅為醒獅?大概需要多少人能夠完成一場表演?現在還有多少人在從事?

彭偉文:根據佛山地方文化研究者區瑞芝的說法,是因為舞獅原來叫“瑞獅”,粵語發音和“睡獅”一樣,是以就改成“醒獅”了。

醒獅表演至少需要一頭獅子兩個人,加上鼓1人、鑼1人、钹2人(一對),但單獅出動的情況極少,通常會是雙獅,鼓兩面、鑼一面、钹兩對,再加上其他輔助人員,一場完整的醒獅表演至少需要十餘人。

如果需要用到樁陣,那麼就還要增加人手,加上雜務至少需要近20人。根據兩年前的一項調查,據稱廣州有上萬人從事醒獅行業,但實際上能以此為專職賺到錢者鳳毛麟角。

醒獅文化沒落了嗎

@柒星:舞獅文化是怎樣傳到海外的?

彭偉文:主要是廣東醒獅随粵籍移民向外傳播。這些海外粵籍移民,有些在移民前就習武練獅,文化上具有連續性。即使是這樣,舞獅真正在海外落地生根,并對國内的醒獅文化産生影響,主要也是在東南亞華人社群内。

@柒星:目前醒獅是否已在國内逐漸銷聲匿迹?舞獅訓練太難是導緻年輕人不願入行的原因嗎?

彭偉文:其實全國的舞獅種類非常多,傳承群體的性質也不一樣。随着人口流動,青壯年外出讀書、工作等原因,有些地方失去了舞獅傳承的社會基礎。

其次,生活方式、娛樂方式和節慶儀式的變化,也導緻舞獅在一些地方的存在感大不如前。作為業餘活動的舞獅,需要面對遊戲等競争對手,已不太容易吸引年輕人。如果說是職業舞獅的話,實際上現在并沒有真正形成可以養活一個行業的舞獅市場,從業者容量不大。

舞獅的起源,比你想象中更早

再次,也存在部分地區仍有舞獅卻未被大衆感覺的現象。據我所知,目前醒獅活動整體情況并不差。随着近年廣東人對本地文化越來越重視,醒獅受到的大衆關注度不降反升,暫時不用擔心消亡的問題。

但“長此以往”是否可能失傳,誰也無法保證。不僅舞獅,很多民俗現象如今都是如此。希望更多人注意自己家鄉的文化,主動去認識和感受它們。

關于醒獅文化,你還想知道什麼?歡迎到澎湃問吧提問,或留言一起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