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代宰相的一首古風詩,道盡當老師的萬般辛酸,令人深有共鳴

作者:真遊泳的貓

在很多網友眼裡,老師是相當理想的一個職業。

首先,老師有暑假和寒假,擁有其他打勞工擁有的大把空閑時間。

其次,老師的人際關系相對沒有那麼複雜,雖然也免不了辦公室哲學和内卷。

但相比其他行業,老師可以說還是比較單純的,更多時間都是與單純的學生在一起。

明代宰相的一首古風詩,道盡當老師的萬般辛酸,令人深有共鳴

再次,老師的收入相當穩定。雖然有部分老師吐槽工資低,但是老師的收入也不會低于及格線。

特别是公積金和終身俸方面比較“優厚”,讓其他行業的網友羨慕嫉妒恨。

從某種程度來說,當老師的确是相對理想的一份工作。

要不然每年教師編制考試,為啥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每次報名人數都是爆滿呢?

但是也經常有老師在網上吐槽,什麼工資低啊,什麼雜事繁多啊,什麼對現在的學生束手無策啊,什麼“又要老師管學生,又不給權力讓老師管學生”,什麼“老師沒有師道尊嚴”啊,各種吐槽聲,道盡老師不為人知的辛酸。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老師更加不好當。

因為古代的老師,多數都是科舉失敗的讀書人,為了養家糊口而暫時選擇當老師。

等于說,多數古代老師一邊要教書,一邊要備考,準備下一次的科舉考試。

最關鍵的是,現代人當老師,有了編制,基本等于鐵飯碗,待遇也還是可以的。

畢竟,社會需要人才,老師待遇也不可能最差。

但是在古代的話,當教書先生就比較看運氣了,碰見一個好東家,那是幸運事。如果碰見一個壞東家,那日子就真的沒法過了。

明代宰相的一首古風詩,道盡當老師的萬般辛酸,令人深有共鳴

明代宰相王鏊曾經寫了一首古風詩,道盡當老師的萬般辛酸,令人深有共鳴。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詩詞愛好者,記得關注我哦!

今天我就和朋友們聊聊王鏊的這首古詩,聊聊古代教書先生的酸甜苦辣!

順便說一下,明代多數時候沒有“宰相”的官位,但是按照古代的習慣說法,古人仍然保留了“宰相”的說法。

比如王鏊,進入内閣,官拜武英殿大學士。是以,古人往往稱呼他為“王相”。

唐伯虎就曾經稱贊王鏊:“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無雙。”

明代宰相的一首古風詩,道盡當老師的萬般辛酸,令人深有共鳴

閑話表過,直接來看王鏊這首古風詩《辭館歌》:月落更殘漏聲續,心事驚心眠不熟。仰月望天天未明,側耳聽雞雞正宿。新愁舊恨不可禁,起剔銀燈訴衷曲。

少年胸襟天地寬,一心癡想超凡俗。百工技藝不肯為,萬卷詩書勤苦讀。讀書望登天子堂,誰知讀書成勞碌。

連年流落在江湖,江湖生意多蕭索。一生去住由主人,三餐遲早由奴仆。放狂又恐玷儒風,已把身心并檢束。

悄然孤枕夢魂多,冷落書齋形影獨。俨如有罪人,坐在無罪獄。

利覓蠅頭且莫言,弟子愚頑難教育。教育規矩嚴,護短不容加鞭撲。教育無功程,又責先生才不足。此情此情訴向誰,長歎一聲自藏蓄。

我思家有數畝田,勤耕可以供饪粥。我思家有數枝桑,養蠶足以供衣服。有池可養化龍魚,有地可栽栖風竹。

庭前數莖濂溪草,雨中葉茂齊腰綠。牆東一枝林逋梅,雪裡開花香馥郁。夏有六郎蓮,秋有淵明菊,還有一鬥破書房,更餘兩間小茆屋。堂上雙親壽可祝,室中有妻顔如玉。

愁中酒一壺,閑來棋一局,坐卧得自由,進退無拘束。恣意風情縱心欲,不管天翻與地覆。散誕散誕過一生,何必衣紫衣金食天祿。

嗟吾功名心性酷,未肯飄然退林麓。丈夫有志事竟成,頻頻莫把眉頭蹙。天生我才終有用,窮達何必吞聲哭。蘇秦未受封,先受妻嫂辱;大舜未登庸,深山伴糜鹿,曾聞韓呂俦,出入身為仆,又聞百裡奚,将身自秦鬻。

我有筆通天,吾有書滿腹,文章壓倒呂東萊,詩名不下黃山谷。孑孑獸中舞,朗朗玉中璞,海底神龍不久潛,廄中良馬豈長伏?馮驩長鐵不須彈,郭隗三台終見築。

興來飛翰寫長歌,掃盡如天紙一幅。我作長歌非逞才,吐出胸中愁萬斛。長歌賦罷膽氣豪,叮咛重為主人囑。主人為我複叮咛,古來窮達如轉毂,及第傳胪第一名,天下英才始刮目。”

古籍《堅瓠集》記錄,這首詩是王鏊所寫,但是沒有說明哪一年所寫。

熟悉曆史的朋友都知道,王鏊的科舉之路非常順利,小時候就有“神童”之名,年紀輕輕就中了“解元”,後來也很順利中了進士。

以常理推斷,王鏊就算中間去當過教書先生,也不會有很長時間。

是以,這麼短的時間内,王鏊對“老師”這一行業有這麼深的體會,寫下這麼一首感人肺腑的古詩,着實令人意外。

是以,很大可能這首詩隻是古代一個無名的教書先生所寫,根本不是王鏊寫的。

這首詩很可能假冒或者被誤傳為“王鏊”的作品,借助王鏊的名氣而廣泛傳播。

明代宰相的一首古風詩,道盡當老師的萬般辛酸,令人深有共鳴

不過,把這首詩說成王鏊的作品,也能夠勉強解釋得通。

正因為王鏊飽受當老師的種種辛酸,是以,辭職後的王鏊發憤圖強,刻苦讀書,最終金榜題名。

就好像現在有很多老師,因為不滿意當老師的待遇,選擇了考公務員,從“鐵飯碗”轉到了“金飯碗”,檔次更高了一些。

是以,我還是按照《堅瓠集》的說法,認為這首詩的作者是王鏊。

回到這首詩本身,詩的篇幅特别長。是以王鏊解釋自己之是以寫這首詩,不是想要炫耀才華,而是想要吐出胸中“萬斛愁”,倒出一肚子苦水。

“落更殘漏聲續,心事驚心眠不熟。仰月望天天未明,側耳聽雞雞正宿。新愁舊恨不可禁,起剔銀燈訴衷曲。”

開篇這幾句,擔任私塾老師的王鏊心事重重,夜不能寐,翻來覆去,想東想西。于是,王鏊決定寫下詩歌來訴苦。

“少年胸襟天地寬,一心癡想超凡俗。百工技藝不肯為,萬卷詩書勤苦讀。讀書望登天子堂,誰知讀書成勞碌。”

這幾句是說,王鏊從小自命不凡,希望通過讀書來鯉魚躍龍門,成為天子門生,成為讀書人。

但是王鏊在科舉考試中失手,反而變得處境尴尬。

别人可以通過“百工技藝”來謀生,但是王鏊卻因為讀書而沒有“一技之長”,隻能夠當教書先生。

明代宰相的一首古風詩,道盡當老師的萬般辛酸,令人深有共鳴

“連年流落在江湖,江湖生意多蕭索。一生去住由主人,三餐遲早由奴仆。放狂又恐玷儒風,已把身心并檢束。”

這幾句重點寫教書先生的辛酸和痛苦。首先,當教書先生是沒有“鐵飯碗”的,東家讓你留就留,東家讓你走就走,感覺比奴才還要不如。

然後,當教書先生也沒有吃飯的自由,吃什麼飯菜,全都由東家決定;什麼時候吃飯菜,都有送菜的仆人決定。

最難受的是,教書先生隻能心裡抱怨,卻不能夠當面和東家抗議。

因為儒生講究“安貧樂道”,如果和東家提意見,有失讀書人的身份。

一天天把抱怨憋在心裡,難怪王鏊如此難受了。

“悄然孤枕夢魂多,冷落書齋形影獨。俨如有罪人,坐在無罪獄。”

這是說教書就像坐牢,明明教書先生沒有罪,卻像是犯罪了一樣。明明私塾不是牢房,卻讓人感覺像是牢房。

“利覓蠅頭且莫言,弟子愚頑難教育。教育規矩嚴,護短不容加鞭撲。教育無功程,又責先生才不足。此情此情訴向誰,長歎一聲自藏蓄。”

這幾句話,雖然是明代人寫的詩,卻完全說出了現在老師們的苦惱。

當老師,錢多錢少,可能還在其次,最關鍵的是,遇到那些調皮、不愛學習的學生,那就真的芭比Q了。

遇到這種學生,王鏊超級頭疼。如果嚴格一點,嚴厲一些,用教鞭和尺子告訴學生道理,就會被那些護短的家長責罵,類似于現在很多家長經常胡鬧,經常胡亂投訴。

而如果對學生敷衍一點,學生根本學不進去,這樣一個學期下來,學生就沒有什麼長進。

這時候,家長又會說王鏊沒有教書的水準,罵王鏊吃幹飯的。

是以說,王鏊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簡直是愁翻了天。到底要怎麼才能當老師呢?誰來教教我?

明代宰相的一首古風詩,道盡當老師的萬般辛酸,令人深有共鳴

想來想去,王鏊想不出當一個好老師的辦法,是以他萌生了退意,想要辭掉老師的工作。

王鏊想起了家裡的諸般好處,可以耕田讀書,最重要的是不用再受氣了:“我思家有數畝田,勤耕可以供饪粥。我思家有數枝桑,養蠶足以供衣服。有池可養化龍魚,有地可栽栖風竹。”

“庭前數莖濂溪草,雨中葉茂齊腰綠。牆東一枝林逋梅,雪裡開花香馥郁。夏有六郎蓮,秋有淵明菊,還有一鬥破書房,更餘兩間小茆屋。堂上雙親壽可祝,室中有妻顔如玉。”

這幾句用了不少典故,周敦頤喜歡蓮花草木,林逋喜歡梅花,陶淵明喜歡菊花,張昌宗臉如蓮花。(蓮花似六郎。)

明代宰相的一首古風詩,道盡當老師的萬般辛酸,令人深有共鳴

王鏊表示:這個老師,我不當了!回家自由自在,坐卧得自由,進退無拘束,可以陪伴老爹老媽,可以有媳婦熱炕頭,何必受這份罪呢?

王鏊在表達了辭去老師工作的想法後,又用古代蘇秦、大舜等諸多暫時失敗的名人來安慰自己,認為自己以後會轉運。

王鏊表示“我有筆通天,吾有書滿腹”,認為自己就像千裡馬一樣,很快就能夠脫穎而出。

這樣的話,就算辭職了,後面也不會餓死。

其實作在許多老師,雖然對工作有不少吐槽,但是最終都沒有下定決心辭職,還是選擇繼續老師的工作。

畢竟生活裡,普通人往往是有着各種牽絆的,不是每個老師都有王鏊“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邁和灑脫,可以輕而易舉“裸辭”的。

讀完這首詩,我們會佩服王鏊的“裸辭”,佩服王鏊的自信與豪邁。

當然,我們也從“裸辭”這個結果看出,王鏊在當老師的時候品嘗到了多少辛酸苦辣,以至于如此急切要與“老師”這個身份揮手說拜拜。

看來,當一個教書先生,還真是有夠艱辛的,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輕松容易。

大家還知道哪些精彩的詩詞呢?大家有沒有自己創作的詩詞呢?歡迎留言哦。

喜歡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關注我,多多點贊和分享我的文章,這對我來說真的非常重要。我是真遊泳的貓,再次感謝大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