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悼念越劇宗師金采風唱段賞析之:虐中帶喜《碧玉簪》

作者:微丹湜意

#守護銀齡世界#

金采風先生的唱腔在越劇界被稱為“金派”,真假嗓并用,委婉華麗,高音是她的特色。辨識度很高。

金采風先生的戲路也很廣,從王熙鳳這個當家情婦奶,到活秀英,神蘭貞,然後漢文皇後,劉彩娥等,她的青衣,閨門旦尤其稱絕。

《碧玉簪》裡的李秀英就是青衣戲,這出戲以及金采風先生演繹的人物,一直以來都廣受戲迷朋友的喜愛。

據說起先《碧玉簪》的結尾是悲劇,後來觀衆不答應,為李秀英叫屈,于是就改為現在看到的以喜劇收場的結尾,真可謂千錘百煉。

《碧玉簪》的故事說的是顧文友喜歡表妹吏部尚書千金李秀英,可李秀英被許配翰林之子王玉林。

顧文友買通媒婆,在李秀英新婚之時,将情書與碧玉簪置于新房之内,王玉林中計疑心李秀英不貞,對她冷落猜忌。

李秀英被虐成病,其父李廷甫趕來,經詢問以及核對筆迹,這才獲悉冤枉了李秀英。

李廷甫将女兒帶回,王玉林中了狀元,以鳳冠霞帔,風光求恕,最終夫妻和解,阖家團圓。

故事是以虐加喜劇的形式,這種至今并不過時。

凡是虐的情節,必定有一個特别好的人。

也因為特别好,這才在劇中被虐,同時又被觀衆同情和喜歡。

盡管是虐,但李秀英特别知書達理,為他人着想。

她根本沒錯,這才格外讓人心疼。

悼念越劇宗師金采風唱段賞析之:虐中帶喜《碧玉簪》

先來賞析一下“洞房”這一段。

李秀英:(唱)新房之中冷清清,為何不見新官人?想必他高廳之上伴親友,想必他到父母堂前去受教訓。想必他在筵席之上酒喝醉,想必他身有不爽欠安甯。我左思右想心不甯,耳聽得谯樓報四更。

新婚之夜,王玉林拾到情書和碧玉簪,氣不打一處來,準備去禀告父母,可到了父母房外,就聽到父母為他開心。

尤其是母親,對新媳婦是百般愛惜,覺得她什麼都好。

王玉林不忍拂興,于是什麼都不說。

李秀英蒙在鼓裡,獨自在新房内擔憂。

和李秀英的溫柔娴雅形成對比的是王玉林的怒火。

王玉林:(唱)想那日一紙壽聯露才情,她父親席前當面許婚姻。我隻道尚書愛才擇佳婿,誰知他安排巧計害玉林。怪不得十裡紅妝,良田三百,白銀千兩陪嫁厚,卻原來他甘餌誘我把鈎吞。似這般惡毒心計太可恨。看來朝,我功名成就,另娶淑女再配婚。

李秀英:(唱)更鼓頻催良宵短,不覺得東方發白天已明。

春宵一刻值千金,而李秀英就在空房中獨自度過新婚之夜。

而她的磨難還剛開始呢!

婆婆詢問李秀英的貼身丫鬟春香,這才知道王玉林很兇,他還未上過媳婦的樓,于是她從中調和,拉着兒子上樓。

可還是無用,王玉林根本不跟李秀英說話。

那就有了“二洞房”的精彩唱段:

李秀英:(唱)官人他新婚燕爾心不歡,他欲言不語頻歎息,難道他嫌我秀英容貌醜,我難與他才郎配成婚?難道他嫌我陪嫁妝奁少?難道他另有意中人?我胡思亂想費猜疑,我還是上前去問官人。官人,請用茶,(唱)官人哪,你心中有何不快的事,你可否與為妻說詳細?娘……娘呀!

有什麼不滿,是可以說的,說清楚了,哪怕要退婚休妻,那就按照程式來。

偏偏王玉林在用冷暴力,什麼都不跟李秀英說。

李秀英是承受委屈的,莫名其妙的嘛!

李秀英從新婚之夜,就一直被冷暴力,她的委屈指數節節上升。

新來乍到,她也不好跟誰訴苦,好容易到了滿月回門之期,可以母女相見,那麼她可以把滿腹的委屈告訴母親。

而且婆婆非常好,新娘子雖然好,到底是人家的女兒,滿月回門叙叙骨肉之情也是應該的。

是以她讓兒媳在娘家多住幾天。

于此對比的是王玉林先是找理由,不與李秀英共同回門,這樣一來,婆婆倒是惱了,太沒有禮數了,一個忘形,對兒媳說出你回家多住幾天,住個半年再回來。

婆婆真是古道熱腸,又熱愛生活,尊重人情。

雖然婆婆不識字,但得到了一緻的認可和尊重。

沒想到王玉林又修書一封,命李秀英當日即回,不許留宿,如若不然,休想再進王家大門。

婆婆不識字,還以為兒子嘴硬心軟,媳婦剛回娘家,他又想她了,于是命人去送。

這一送,弄得李秀英與母親哭别,有了一段傳唱很廣的《歸甯》:女兒是娘親生來娘親養,有長有短總好商量,女兒若有事做錯,娘啊,你也肯來原諒。女兒嫁到王家隻一月,那婆婆雖好怎比得堂上我親生娘,我夫妻雖然也恩愛,怎比得親娘你能知兒痛癢,夫妻失和兒受苦,還要怪你娘親少教養。娘啊娘你今日放兒回家去,到來日,我雙雙對對來望你親娘!

這一段是聲聲淚,字字情,李秀英忍着委屈,沒有說出實情,隻求母親放她回去。

李夫人認為都分開了一個月,多留女兒住兩日,也是人之常情。

而且看女兒主仆的神情,似乎很不開心,她都來不及細問。

李秀英就匆匆而去,原轎來原轎回。

李夫人為了給女兒施加壓力,要多留她住一會兒,就說了過頭話,沒想到女兒還是走了。

她以為是女兒有了丈夫忘了娘,可身邊的丫鬟看小姐主婢的神情不對,都在落淚,似有隐情,于是提醒夫人趕過去看看。

就在李夫人趕過去之前,李秀英又受了一次委屈,這一次委屈更是留下了經典的唱段《三蓋衣》。好,明天繼續欣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