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年北洋政府簽訂的這項條約,如今讓中國在歐洲有了塊“領土”

每每談起中國的近代史,充滿了血與淚,特别是帝國列強的頻頻侵略,從腐朽的清王朝身上貪婪地分割着屬于他們的利益,他們強迫清政府甚至後來的北洋政府簽訂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

當年北洋政府簽訂的這項條約,如今讓中國在歐洲有了塊“領土”

清政府割地賠款,有的條約裡的賠款甚至要近百年的時間來償還,有的割地租期甚至也是百年之久,這些條約帶來的後果也是影響惡劣,好在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廢除了一切不平等條約,不讓這些條約影響到國家的建設。

但是有一句話叫做:“無心插柳柳成蔭”。

在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簽訂的那些條約之中,還真有一些在當時看上去毫無用處,在如今卻讓我們受益無窮的條約。前面也提到我們廢除的可是一切不平等條約,而那些正常的條約我們也沒有聲明無效,而直到多年後我們才把這些條約從早已積滿灰塵的曆史中拿出來發揮它的價值。

而正好有這麼一個條約,

它簽訂于95年前,卻在幾十年後,為中國人争取到了在歐洲北部靠近北極的一片海外飛地,這個條約就是《斯瓦爾巴條約》。

當年北洋政府簽訂的這項條約,如今讓中國在歐洲有了塊“領土”

1920年,挪威、美國、英國、愛爾蘭、丹麥、法國、意大利、日本、荷蘭、英國海外殖民地和瑞典在巴黎簽署了《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即《斯瓦爾巴條約》),

規定了挪威對斯匹次卑爾根群島、連同熊島等“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權”,但各締約國的公民可以自由進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範圍内從事正當的生産和商業以及科學考察等活動。

當年北洋政府簽訂的這項條約,如今讓中國在歐洲有了塊“領土”

原本這種事和當時的中國八竿子打不着,但是到了1925年,法國卻主動派人找到了當時掌管北洋政府的段祺瑞,讓他也派個代表來簽字,可能是覺得這份條約簽訂的人數太少了,多拉幾個國家入夥提升效力。

當時的段祺瑞覺得這個什麼斯瓦爾巴島離中國十萬八千裡,就中國當時的條件能去那幹啥,就覺得這條約沒什麼害處,就派了人走了個過場把《斯瓦爾巴條約》簽了下來,沒過多久就忘了這件事,同年《斯瓦爾巴條約》的簽約國家達到了51個。

當年北洋政府簽訂的這項條約,如今讓中國在歐洲有了塊“領土”

可以說當時的中國除了段祺瑞和參與簽訂條約的相關人員,沒有幾個人知道或者在意過中國簽訂了這麼一個條約。

就這樣過了66年,《斯瓦爾巴條約》以一種極其巧合的機會重新出現在中國人面前。

1991年,應挪威卑爾根大學地球實體研究所Y.葉新教授邀請,并得到當時“南極考察辦公室”的差旅費支援,中國三極探險第一人高登義參加了由挪威、蘇聯、中國和冰島四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北極科學考察。

當年北洋政府簽訂的這項條約,如今讓中國在歐洲有了塊“領土”

當時的北極,美國英國等國家都有着自己的科考站,他們的科考人員可以輕松的在自家的科考站補給休息,而中國卻連一個立足點都沒有,如果想要進行長期的可考研究是無法實作的。

而恰巧當時的Y·葉新教授送了一本《北極指南》給高登義,而這本指南中就有着《斯瓦爾巴條約》,上面寫着中國擁有對斯瓦爾巴島進行科學考察的權利。高登義第二天就去詢問Y·葉新教授關于建科考站的情況,

Y.葉新很興奮地對高登義說,“高,中國是斯瓦爾巴條約的成員國,你為什麼不組織中國的科學家來這兒科學考察并建立中國人的科學考察站呢?!”

當年北洋政府簽訂的這項條約,如今讓中國在歐洲有了塊“領土”

Y·葉新教授給高登義的贈語

當年北洋政府簽訂的這項條約,如今讓中國在歐洲有了塊“領土”

回國之後的高登義立馬反映了這個情況,并得到了支援開始籌備中國的第一個北極科考站,在這個曆史悠久的條約幫助下,

終于在2003年,中國在斯瓦爾巴島上建起了中國第一個北極科考站“黃河站”。

當年北洋政府簽訂的這項條約,如今讓中國在歐洲有了塊“領土”

并且按照《斯瓦爾巴條約》的約定,中國公民也是可以在這座島上自由出入無限制的,

隻可惜挪威已經通過了法案,規定了非挪威公民進出斯瓦爾巴島需要持護照或簽證才可進入。當然進入之後理論上你是可以想住多久就住多久的,隻要你遵守挪威的法律即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