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羽兵敗被殺後,劉備為何執意讨伐東吳,難道隻是為了報仇嗎?

關羽大意失荊州後,敗走麥城最後兵敗被殺,令蜀漢集團損失慘重。劉備是以決定興兵伐吳,但是遭到了群臣的反對。大家都覺得,讨伐東吳不劃算,而且成功率也不高。可是,劉備卻一意孤行,最後帶領着蜀漢的軍隊打出旗号說要為關羽報仇。然而,這麼一場改變三國命運的戰争,僅僅是出于劉備和關羽的感情深厚嗎?劉備執意讨伐東吳的背後隐情又是什麼呢?

關羽兵敗被殺後,劉備為何執意讨伐東吳,難道隻是為了報仇嗎?

應該說,劉備作為天下枭雄,是不可能為了一個人而沖動到發動戰争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張飛死訊傳到成都的時候,劉備隻說了一句“飛死矣”,其他的任何悲傷表示都沒有了。由此可見,兄弟再情深也僅此而已了。劉備之是以打出旗号要為關羽報仇,隻是希望借此收買人心罷了。

關羽兵敗被殺後,劉備為何執意讨伐東吳,難道隻是為了報仇嗎?

事實上,他真正的意圖就是要重新占據荊州。因為對于蜀漢而言,要想争天下就必須占據荊州,否則僅憑着益州這塊土地,根本沒有能力出去打天下。至于指望着孫權這邊可以配合自己從荊州出兵,進而實作了改良版的“隆中對”,這種想法也根本不可能實作。因為孫權從來沒有想過要統一天下,人家最大的願望就是南北對峙而已。是以,對于劉備而言,夷陵之戰是蜀漢必然要發動的戰争。

關羽兵敗被殺後,劉備為何執意讨伐東吳,難道隻是為了報仇嗎?

再說,當時劉備的年齡也是很大的焦慮。以三國君主來論,曹丕剛剛登基非常年輕,孫權也是壯年,隻有劉備已經60歲了,沒幾年好活了。蜀漢這邊本來人才就少,如果劉備自己再死掉的話,指望着劉禅這種溫室裡的花朵去和孫權、曹丕争天下,這也根本不可能實作。是以,估計着劉備是想在有生之年發動一場規模浩大的戰争,展現一下蜀國的軍事實力,這樣才可以震懾住孫權和曹丕。

關羽兵敗被殺後,劉備為何執意讨伐東吳,難道隻是為了報仇嗎?

事實上,劉備也做到了這一點。雖然說夷陵之戰被打敗了,但是孫權看到了蜀漢集團的動員能力,放棄了“全據長江”的戰略企圖,轉而派出使者找到劉備表示願意和談,大家還可以繼續做盟友啊。而曹魏則也是以放棄了盡快滅蜀的政策,轉而悶頭發展内政,這也給蜀漢集團争取了許多年的生存空間。

關羽兵敗被殺後,劉備為何執意讨伐東吳,難道隻是為了報仇嗎?

當然,劉備如果能夠拿回荊州的話,也許三國時代會繼續延續下去。甚至,還有可能借着讨伐東吳的軍事勝利,選擇順江東下占領整個江東地區,到時候蜀漢就和曹魏實作了南北對峙,那樣的話也是非常理想的結局了。是以,劉備選擇發動夷陵之戰,是怎樣都不會受到損害的抉擇。隻不過,造化弄人,誰都沒想到陸遜會橫空出世打敗了劉備,讓蜀漢集團從此一敗塗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