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這是《桃花源記》中對桃花源的描寫,這裡是陶淵明心中的理想鄉,是絕無僅有的勝境。

俗話說“逃避可恥但有用”,面對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和逐漸沉重的壓力讓不少人産生了“逃離”的念頭。但是啊,逃是不可能逃的,隻能去文化作品裡聊以自慰,于是乎,神話、遊戲、小說、動畫便成為了心靈的港灣,描繪出多個仙境。
在北歐人們相信戰死沙場的人的靈魂會被女武神帶到英靈殿瓦爾哈拉,在那裡受到殷切的招待,瓦爾哈拉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擁有540扇大門,可供800人一次性通過。這裡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肉類和美酒,戰士們能夠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酒足飯飽之後就一起角力比賽,這對于過去尚武好戰的北歐人來說,便仿佛是天堂一般。
在金庸先生的小說中,也描繪了一個好去處——桃花島,東邪黃藥師便是桃花島島主。這座小島孤懸海外,與世隔絕,島上有按照奇門遁甲,八卦五行設定的陷阱機關,一般人很難通過。大奸大惡之人,被黃藥師抓到島上,刺聾雙耳,割掉舌頭,留作仆役,是以整個島真正做到了“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行”。這環境好到什麼程度呢,就連郭靖這種說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大俠,成親之後也在桃花島呆了一段時間。
仙劍之父姚壯憲受金庸先生的影響很大,是以他在創作《仙劍奇俠傳》中的仙靈島時,大概也有意無意地借鑒了金庸先生筆下的桃花島。仙靈島也是一個世外仙境,也是要坐船才能抵達,江湖傳言島上有仙女,也有說島上有妖怪的,其實是靈兒和外婆等一衆為躲避追殺居住于此。
仙靈島上機關重重,隻有打破機關才能看到正确的道路,李逍遙正是在突破了重重機關後,才見到了靈兒,求得了仙藥回去救嬸嬸。之後仙靈島遭到敵對的黑苗族人血洗,李逍遙帶上靈兒踏上了回家的路。
在擊敗了拜月教主,靈兒與水魔獸同歸于盡之後,李逍遙再次回到了仙靈島,并把女兒憶如交于嬸嬸照顧,自己又去為了解救天下蒼生而奮鬥了。可憐的憶如長這麼大,沒見過幾次父親,但得益于仙靈島優美的環境和周圍人無微不至的悉心照料,憶如生得純潔可愛,同時還擁有無比廣闊的心胸和開朗率直的性格。
仙靈島上有着李逍遙和趙靈兒美好的回憶,他們是在這裡相遇,在這裡成親,孩子也是在這裡長大。姚仙在創作《仙劍》之時,經曆過多次推倒重做,也許對于他來說,仙靈島也是他的心靈港灣,是以才描寫得那麼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