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斯克:從穿越地獄到奔向星辰大海

馬斯克:從穿越地獄到奔向星辰大海

那些年我穿越了整個地獄,而這一切都源于一個荒誕的想法,馬斯克回憶說。

1999年的馬斯克賣掉了PayPal,套現1.8億美元。

那時的他成了一個放蕩不羁愛自由的浪蕩公子,但豪車美女的生活卻讓他感到極度的空虛寂寞冷。

2001年,他頭腦中突然閃現了一個荒誕的想法。

這個想法就是向火星發射一個溫室,來觀察生命是否可以在火星上存活。

就是這個荒誕的想法,差一點讓他墜入深淵。

荒誕的夢

馬斯克的執行力非常強,有了想法他就要付諸實踐,于是他跑到莫斯科去購買火箭。

俄國人聽完他一番慷慨激昂的話,認為他不是一個神經病就就是個精神病。

俄國人非常不客氣地拒絕了他。

但馬斯克并沒有氣餒,在傳回美國的飛機上,他突然向同僚宣布他要自己造火箭。

于是馬斯克自己注資1億美元,在流浪樂隊的捧場下,匆忙地成立了Space X公司。

此時馬斯克的領袖氣質已經展露無疑。

一幫極客工程師迅速集結到了他身邊,開始了逐夢新征程。

但他做夢也沒想到,接下的6年如此難熬。

2006年3月,經過4年的卧薪嘗膽,獵鷹1号終于站上了發射台,但迎接它的卻是如煙花般的爆炸。

對于馬斯克的失敗,媒體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畢竟比起穿越星辰大海,嚼舌根似乎更容易。

一年後,馬斯克又進行了第二次發射,結果仍以失敗告終。

這次失敗嚴重挫傷了團隊的信心,但馬斯克卻越挫越勇。

2008年8月,馬斯克進行了第三次發射。

開始一切順利,當人們看到火箭成功升空的畫面時,内心激動不已。

然而,他們高興的太早了。

轉眼之間一二級火箭在分離時發生了故障,又一次失敗了。

此時,整個團隊蔓延着一種末日般的絕望和疲憊。

彼時正值美國金融危機開始蔓延。

團隊成員知道他們的老闆已經山窮水盡了。

當年,馬斯克陷入極端的财務困境。

萬般無奈下,他和妻子住進了父母家的地下室。

夫妻二人的關系也變得越來越糟糕,妻子更是将馬斯克非常不堪的一面公告天下。

那段時間整個世界似乎都抛棄了馬斯克。

曾經的矽谷土豪眼看就要堕入地獄。

但馬斯克還是不認命,他抵押了所有的資産,并向公司員工衆籌。

終于又一次湊齊了發射火箭所需的費用。

對Space X來說,這是最後一次發射。

2008年9月28日,獵鷹1号迎來了第四次發射。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次成全了馬斯克。

這一次的成功發射,讓Space X成為了全球第一家能夠發射航天器的私人企業,同時讓它拿到了NASA16億的合同。

然而,這隻是拉開了馬斯克和大火箭序幕。

天梯

他要将一個10層樓高,幾十噸重的鐵桶精準地落在10米範圍内。

他要把去往火星的船票定為50萬美元,讓航天飛機變成星際穿越的計程車。

别以為這是天方夜譚,這一切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實作。

為了達成這個目标,馬斯克首先把目标瞄準到了一級火箭回收上。

從2010年至2015年,馬斯克一邊高歌猛進地制造試驗品,一邊瘋狂地爆炸試驗品。

看着漫天飛灑的美元,經過地獄之火淬煉的馬斯克,現在無比堅定。

2015年12月21日,獵鷹9号将11顆星鍊衛星送入軌道後,一級火箭穩穩的降落在了海面上。

這個場面震撼了無數年輕人,激勵着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星辰大海。

此外,馬斯克還搞出來一個擁有大網子的船,用來回收火箭的整流罩。

之後,他又把目光盯到了箭體材質上,以前的火箭材質用的是碳纖維複合材料,制作成本大概在每千克200美元左右。

Space X的理想是讓發射火箭和開飛機一樣便宜,材料太貴不行。

于是,他們就直接用不鏽鋼闆,采購價僅為每公斤三美元。

不但便宜,在抵達火星時還能降低對熱屏蔽的要求,缺點就是重。

對此就要改進發動機,于是性能猛獸梅林發動機,猛禽發動機誕生了。

一台猛禽引擎,燃燒室壓達到了360bar,之前最強的俄羅斯最強的發動機275bar。

它可以産生310噸的推力,相當于172輛車和一整架波音747飛機。

瘋狂的馬斯克給他的星艦裝了七台。

馬斯克認為還是不夠猛,于是他又給星艦拼接上了一個重型推進器。

重型推進器負責把星鍊推向太空,星艦在空中點火飛向火星。

馬斯克為重型推進器安裝了29台猛禽。

密密麻麻如蜂窩煤一樣的發動機,隻有前蘇聯在星球大戰時期試驗過。

不過,在爆炸三次後就無人再敢問津了。

馬斯克設想在2024年就要讓人類的星際艦隊沖出地球,邁向廣袤無垠的太空。

為了這個目标,他變成一個與時間賽跑的男人。

為了這個目标,他要讓發射一次的平均成本降到200萬美元。

于是,他一口氣拿出20幾個星艦測試機測試,煙花般的爆炸幾乎每月一次。

壽命最短的測試機從建造到爆炸僅僅15天。

全世界能把火箭當煙花放,而面不改色的人也就隻有他了。

從2018年底開始測試SN1到SN15,就完成垂直測試,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

顯然,一切都已經提速。

馬斯克如今的對手隻有時間。

他曾經不止一次在媒體上宣稱,要在2050年移民100萬人去火星。

這個狂妄的目标,如今地球上除了馬斯克再也想不到第二個人了。

星艦測試一旦成功,馬斯克還将把它用于民用航空。

星艦從紐約出發到達上海隻需39分鐘,最高時速達27000公裡/小時。

如此,全球将進入一小時經濟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