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斯克:从穿越地狱到奔向星辰大海

马斯克:从穿越地狱到奔向星辰大海

那些年我穿越了整个地狱,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荒诞的想法,马斯克回忆说。

1999年的马斯克卖掉了PayPal,套现1.8亿美元。

那时的他成了一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浪荡公子,但豪车美女的生活却让他感到极度的空虚寂寞冷。

2001年,他头脑中突然闪现了一个荒诞的想法。

这个想法就是向火星发射一个温室,来观察生命是否可以在火星上存活。

就是这个荒诞的想法,差一点让他坠入深渊。

荒诞的梦

马斯克的执行力非常强,有了想法他就要付诸实践,于是他跑到莫斯科去购买火箭。

俄国人听完他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认为他不是一个神经病就就是个精神病。

俄国人非常不客气地拒绝了他。

但马斯克并没有气馁,在返回美国的飞机上,他突然向同事宣布他要自己造火箭。

于是马斯克自己注资1亿美元,在流浪乐队的捧场下,匆忙地成立了Space X公司。

此时马斯克的领袖气质已经展露无疑。

一帮极客工程师迅速集结到了他身边,开始了逐梦新征程。

但他做梦也没想到,接下的6年如此难熬。

2006年3月,经过4年的卧薪尝胆,猎鹰1号终于站上了发射台,但迎接它的却是如烟花般的爆炸。

对于马斯克的失败,媒体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毕竟比起穿越星辰大海,嚼舌根似乎更容易。

一年后,马斯克又进行了第二次发射,结果仍以失败告终。

这次失败严重挫伤了团队的信心,但马斯克却越挫越勇。

2008年8月,马斯克进行了第三次发射。

开始一切顺利,当人们看到火箭成功升空的画面时,内心激动不已。

然而,他们高兴的太早了。

转眼之间一二级火箭在分离时发生了故障,又一次失败了。

此时,整个团队蔓延着一种末日般的绝望和疲惫。

彼时正值美国金融危机开始蔓延。

团队成员知道他们的老板已经山穷水尽了。

当年,马斯克陷入极端的财务困境。

万般无奈下,他和妻子住进了父母家的地下室。

夫妻二人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糟糕,妻子更是将马斯克非常不堪的一面公告天下。

那段时间整个世界似乎都抛弃了马斯克。

曾经的硅谷土豪眼看就要堕入地狱。

但马斯克还是不认命,他抵押了所有的资产,并向公司员工众筹。

终于又一次凑齐了发射火箭所需的费用。

对Space X来说,这是最后一次发射。

2008年9月28日,猎鹰1号迎来了第四次发射。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成全了马斯克。

这一次的成功发射,让Space X成为了全球第一家能够发射航天器的私人企业,同时让它拿到了NASA16亿的合同。

然而,这只是拉开了马斯克和大火箭序幕。

天梯

他要将一个10层楼高,几十吨重的铁桶精准地落在10米范围内。

他要把去往火星的船票定为50万美元,让航天飞机变成星际穿越的出租车。

别以为这是天方夜谭,这一切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实现。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马斯克首先把目标瞄准到了一级火箭回收上。

从2010年至2015年,马斯克一边高歌猛进地制造试验品,一边疯狂地爆炸试验品。

看着漫天飞洒的美元,经过地狱之火淬炼的马斯克,现在无比坚定。

2015年12月21日,猎鹰9号将11颗星链卫星送入轨道后,一级火箭稳稳的降落在了海面上。

这个场面震撼了无数年轻人,激励着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星辰大海。

此外,马斯克还搞出来一个拥有大网子的船,用来回收火箭的整流罩。

之后,他又把目光盯到了箭体材质上,以前的火箭材质用的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成本大概在每千克200美元左右。

Space X的理想是让发射火箭和开飞机一样便宜,材料太贵不行。

于是,他们就直接用不锈钢板,采购价仅为每公斤三美元。

不但便宜,在抵达火星时还能降低对热屏蔽的要求,缺点就是重。

对此就要改进发动机,于是性能猛兽梅林发动机,猛禽发动机诞生了。

一台猛禽引擎,燃烧室压达到了360bar,之前最强的俄罗斯最强的发动机275bar。

它可以产生310吨的推力,相当于172辆车和一整架波音747飞机。

疯狂的马斯克给他的星舰装了七台。

马斯克认为还是不够猛,于是他又给星舰拼接上了一个重型推进器。

重型推进器负责把星链推向太空,星舰在空中点火飞向火星。

马斯克为重型推进器安装了29台猛禽。

密密麻麻如蜂窝煤一样的发动机,只有前苏联在星球大战时期试验过。

不过,在爆炸三次后就无人再敢问津了。

马斯克设想在2024年就要让人类的星际舰队冲出地球,迈向广袤无垠的太空。

为了这个目标,他变成一个与时间赛跑的男人。

为了这个目标,他要让发射一次的平均成本降到200万美元。

于是,他一口气拿出20几个星舰测试机测试,烟花般的爆炸几乎每月一次。

寿命最短的测试机从建造到爆炸仅仅15天。

全世界能把火箭当烟花放,而面不改色的人也就只有他了。

从2018年底开始测试SN1到SN15,就完成垂直测试,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显然,一切都已经提速。

马斯克如今的对手只有时间。

他曾经不止一次在媒体上宣称,要在2050年移民100万人去火星。

这个狂妄的目标,如今地球上除了马斯克再也想不到第二个人了。

星舰测试一旦成功,马斯克还将把它用于民用航空。

星舰从纽约出发到达上海只需39分钟,最高时速达27000公里/小时。

如此,全球将进入一小时经济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