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輕主題”展覽 會讓逛博物館變得更舒服嗎?

新年将至,廣州的各家博物館花樣紛繁的展覽中,有一類展覽顯得特别與衆不同。

這種展覽,大多題材“輕盈”,内容清新,樣貌親和,與人們印象中動辄幾件十幾件“國寶”壓陣的重磅大展大為不同。

這是一類“輕主題”展覽,小切口,大内涵;身邊事,曆史感。

“足下生花”:“一塊磚”裡看大千世界

2021年12月28日,“足下生花——水泥花階磚的故事”展覽在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北三樓專題展廳正式開展。

這是全國第一個花階磚專題展,也是為數不多的工業題材展覽,更是很多人看了都說好的展覽。展覽由廣東省文物局指導,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聯合主辦,展期為2021年12月28日至2022年4月5日。

展覽分為“亂花漸入”“花枝招展”“百花齊放”“春花秋實”“花開花落”五大部分,通過132件(套)展品和大量曆史圖檔為觀衆展現水泥花階磚的故事。展覽中展出了大量水泥花階磚實物、花階磚公司的樣本冊、使用花階磚建築的實地照片等,向觀衆呈現了超過200種花階磚樣式,展現出一幅五彩斑斓的“足下”畫卷。

“輕主題”展覽 會讓逛博物館變得更舒服嗎?
“輕主題”展覽 會讓逛博物館變得更舒服嗎?

看的時候大家不禁會問,這些漂亮的花階磚究竟是怎樣生産出來的?它們和今天在家居裝飾中大量使用的瓷磚、石闆磚,又有着怎樣的關系?而這正是主辦方所希望的。

展覽創意最早的提出者、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黨委專職副書記吳武林告訴記者,2013年左右廣州魯迅紀念館館址所在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國民黨一大舊址修繕,在一些地面下面發現了零零碎碎的花階磚,“當時我就想,魯迅館這裡,也是見證着廣州建築發展的一個縮影,從原來的貢院建築,發展到後來的兩廣優級師範學堂。那我們能不能做一些有關嶺南建築史的東西,就從花階磚,從‘足下’開始。當時就有了這麼懵懵懂懂的一個想法的萌芽。”

2018年12月31日的晚上,吳武林和館裡的幾位同僚一起打邊爐跨年,“小潘(策展人潘力飛)就說,他想來做這樣一個展覽。那正好!”

僅憑館裡通過考古發現的幾塊磚支撐不起一個展覽,是以吳武林派潘力飛專去廈門,到舊貨市場搜集了幾千塊各種各樣圖案的水泥花階磚回來,“那這個基礎就打得很紮實了。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能在别人根本就沒有關注的地方開始做文章。”

“輕主題”展覽 會讓逛博物館變得更舒服嗎?
“輕主題”展覽 會讓逛博物館變得更舒服嗎?
“輕主題”展覽 會讓逛博物館變得更舒服嗎?

2019年從廈門“搬磚”回廣州的情形(吳武林提供)

“這确實是一個‘輕主題’的展覽,很輕松,很親和,因為我們每天都要走在地面上,是以看到這種展覽,不會有那種‘厚重感’的壓力”,吳武林說,但是“輕主題”并不是“無意義”,相反,這個展覽的内涵很深,支撐起它的前期研究功夫也很深,從裡面能看到我們的建築史、工業史,還能感受到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覽的位址選擇也頗費心思:廣州魯迅紀念館不适合,因為那裡是木地闆;逵園很好,裡面整個都是花階磚,但地方太小了;想來想去,還是大元帥府最适合,不但老建築裡保留了花階磚,而且本來就是老水泥廠所在。

是以,這個展覽特别重視觀衆互動體驗,設定了花階磚觸摸、花階磚磁貼拼圖和“足下生花”體感互動等多個互動體驗區,沒有了與展品間的玻璃,觀衆可以用手觸摸,感受花階磚的質感。觀衆也可以漫步在大元帥府南樓的花階磚地面上,切身感受“時光穿越”;策展團隊還邀請觀衆提供水泥花階磚線索或故事,共同與參到建築文化遺産的保護與活化利用工作中。

“省城行街”:“一天”裡看廣州百年

1921是廣州曆史上很特别的一年:2月15日,廣州市政廳正式成立,這不僅是廣州建市之始,也是中國創始市制之始;5月5日,孫中山非常大總統就職典禮;8月,援桂戰争結束,兩廣統一;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10周年紀念活動舉辦。這一年勞工運動蓬勃發展,行業工會建立及罷工鬥争掀起一股高潮;廣州也開始推行義務教育……

那麼,身處“大時代”風雲中的廣州人,在當時如何生活,如何度過自己的每一天?如果有一個可以穿越回去體驗的機會,你會接受嗎?2021年12月,由廣州市國家檔案館、辛亥革命紀念館、嶺南金融博物館和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聯合舉辦的“省城行街——廣州1921”展(姊妹篇“行街記——廣州1921”),就以辛亥革命紀念館、嶺南金融博物館雙展區的形式,標明了1921年年末的一天,讓觀衆以“行街”的視角行走在廣州城内,以自己的“所見”來呈現廣州各方面的變化。

“輕主題”展覽 會讓逛博物館變得更舒服嗎?

展覽的參觀流線設計為向左、向右的雙展線,參觀者可自行選擇“東山少爺”或“西關小姐”的身份,對照1921年的廣州地圖,穿行于場景化設計的展廳,沉浸式地體驗一個世紀前的廣州街景,體會當時廣州的“新變”。而嶺南金融博物館的姊妹展則與前者如同連環畫般無縫連接配接,繼續講述東山少爺和西關小姐相約行街的見聞。

那麼這對青年男女究竟看到了什麼呢?策展方介紹,“因為分别住在一東一西,他們通過電話後決定各自從居住地出發,漫步到市中心,會合于維新路,最終到達執信學校。這條路線,幾乎覆寫了當時廣州市的重大事件發生地”。

阿傑從東山“坐上無軌公共汽車,沿着東山大街北行,沒多久就到了廣九鐵路。”汽車過鐵路線,經過農林試驗場和先烈路後,看到了廣東省議會。汽車一路沿着惠愛大街向西開,阿傑在永漢路的大新公司附近下車,給阿嬌買了份禮物,之後往北走,到了财政廳,“财政廳旁邊,新舊書店林立,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等等。阿傑一邊走,一邊眼尖地看到幾本《新青年》雜志”,于是也買了一本。接着又路過“廣州市市立師範大學”、工務局、衛生局、天字碼頭、省立廣東省銀行、廣東士敏土廠、廣州市市政廳,在維新路的一家咖啡館坐下來等阿嬌。

阿嬌呢,“從逢源大街的家中出來,随手招呼一乘肩輿,經過多寶大街,在街尾就可以見到她讀國小的地方——廣東私立坤維女子師範學校。”肩輿靈活地在西關狹窄的街道穿行着,很快到了沙基馬路,西邊是粵漢鐵路黃沙站。路過沙面和長堤後,“阿嬌看到一排當街等客的車仔(注:人力車),想到車仔都是在警察局有牌照的,便放心地叫了一輛。”車仔沿着西堤向東行,過粵海關、廣東郵務管理局,到了大新百貨公司(差別于城内惠愛路的大新,可稱“城外大新”)。時人雲:“不到大新,等于沒來廣州”。大新公司再往前就是西濠大酒店和自來水公司,以及國内第一所西醫醫院——博濟醫院、先施公司、海珠戲院、大三元酒家、明珠影畫院等地。

終于,在維新南路路口,阿嬌“四周望望,那間咖啡館視窗位的,可不就是他?”于是兩人繼續“行街”去。

很多人評價這個展覽用心很深,設計形式也很巧妙,非常富有親和力。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用“輕主題”的外表,包裹起宏大的曆史畫卷的展示方式。

記者手記:

“輕主題”是形式 “重資産”是核心

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博物館熱”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和時尚潮流。博物館也在從單純的展館向多功能的文化綜合體和知識中樞轉變。如吳武林所說,博物館需要從“館舍”走向“社群”。同樣地,它的呈現形式也需要從“單向”走向“互動”,從“灌輸”走向“體驗”,從“嚴肅”走向“活潑”。“輕主題”展覽的出現,正是博物館在面對公衆口味的變化時自然而然的演變。

但“輕主題”需要建立在深厚積澱的基礎之上,無論是花階磚還是行街記,如果沒有多年一貫的學術研究作為支撐,如果沒有相當大量的以藏品、文獻等為代表的文化“重資産”的存量,如果沒有專業的策展和實作團隊,展覽的效果也出不來。“輕”隻是表象,是對話的方式;“重”才是根本,是文化建設、文化育成、文化傳播的根基所在。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蔔松竹 通訊員黃巧好 陳瑩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維宣(除署名外)

視訊: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維宣 蔔松竹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李亞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