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轻主题”展览 会让逛博物馆变得更舒服吗?

新年将至,广州的各家博物馆花样纷繁的展览中,有一类展览显得特别与众不同。

这种展览,大多题材“轻盈”,内容清新,样貌亲和,与人们印象中动辄几件十几件“国宝”压阵的重磅大展大为不同。

这是一类“轻主题”展览,小切口,大内涵;身边事,历史感。

“足下生花”:“一块砖”里看大千世界

2021年12月28日,“足下生花——水泥花阶砖的故事”展览在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北三楼专题展厅正式开展。

这是全国第一个花阶砖专题展,也是为数不多的工业题材展览,更是很多人看了都说好的展览。展览由广东省文物局指导,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联合主办,展期为2021年12月28日至2022年4月5日。

展览分为“乱花渐入”“花枝招展”“百花齐放”“春花秋实”“花开花落”五大部分,通过132件(套)展品和大量历史图片为观众展现水泥花阶砖的故事。展览中展出了大量水泥花阶砖实物、花阶砖公司的样本册、使用花阶砖建筑的实地照片等,向观众呈现了超过200种花阶砖样式,展现出一幅五彩斑斓的“足下”画卷。

“轻主题”展览 会让逛博物馆变得更舒服吗?
“轻主题”展览 会让逛博物馆变得更舒服吗?

看的时候大家不禁会问,这些漂亮的花阶砖究竟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它们和今天在家居装饰中大量使用的瓷砖、石板砖,又有着怎样的关系?而这正是主办方所希望的。

展览创意最早的提出者、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党委专职副书记吴武林告诉记者,2013年左右广州鲁迅纪念馆馆址所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民党一大旧址修缮,在一些地面下面发现了零零碎碎的花阶砖,“当时我就想,鲁迅馆这里,也是见证着广州建筑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原来的贡院建筑,发展到后来的两广优级师范学堂。那我们能不能做一些有关岭南建筑史的东西,就从花阶砖,从‘足下’开始。当时就有了这么懵懵懂懂的一个想法的萌芽。”

2018年12月31日的晚上,吴武林和馆里的几位同事一起打边炉跨年,“小潘(策展人潘力飞)就说,他想来做这样一个展览。那正好!”

仅凭馆里通过考古发现的几块砖支撑不起一个展览,所以吴武林派潘力飞专去厦门,到旧货市场搜集了几千块各种各样图案的水泥花阶砖回来,“那这个基础就打得很扎实了。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能在别人根本就没有关注的地方开始做文章。”

“轻主题”展览 会让逛博物馆变得更舒服吗?
“轻主题”展览 会让逛博物馆变得更舒服吗?
“轻主题”展览 会让逛博物馆变得更舒服吗?

2019年从厦门“搬砖”回广州的情形(吴武林提供)

“这确实是一个‘轻主题’的展览,很轻松,很亲和,因为我们每天都要走在地面上,所以看到这种展览,不会有那种‘厚重感’的压力”,吴武林说,但是“轻主题”并不是“无意义”,相反,这个展览的内涵很深,支撑起它的前期研究功夫也很深,从里面能看到我们的建筑史、工业史,还能感受到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览的地址选择也颇费心思:广州鲁迅纪念馆不适合,因为那里是木地板;逵园很好,里面整个都是花阶砖,但地方太小了;想来想去,还是大元帅府最适合,不但老建筑里保留了花阶砖,而且本来就是老水泥厂所在。

所以,这个展览特别重视观众互动体验,设置了花阶砖触摸、花阶砖磁贴拼图和“足下生花”体感互动等多个互动体验区,没有了与展品间的玻璃,观众可以用手触摸,感受花阶砖的质感。观众也可以漫步在大元帅府南楼的花阶砖地面上,切身感受“时光穿越”;策展团队还邀请观众提供水泥花阶砖线索或故事,共同与参到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中。

“省城行街”:“一天”里看广州百年

1921是广州历史上很特别的一年:2月15日,广州市政厅正式成立,这不仅是广州建市之始,也是中国创始市制之始;5月5日,孙中山非常大总统就职典礼;8月,援桂战争结束,两广统一;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0周年纪念活动举办。这一年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行业工会建立及罢工斗争掀起一股高潮;广州也开始推行义务教育……

那么,身处“大时代”风云中的广州人,在当时如何生活,如何度过自己的每一天?如果有一个可以穿越回去体验的机会,你会接受吗?2021年12月,由广州市国家档案馆、辛亥革命纪念馆、岭南金融博物馆和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联合举办的“省城行街——广州1921”展(姊妹篇“行街记——广州1921”),就以辛亥革命纪念馆、岭南金融博物馆双展区的形式,选定了1921年年末的一天,让观众以“行街”的视角行走在广州城内,以自己的“所见”来呈现广州各方面的变化。

“轻主题”展览 会让逛博物馆变得更舒服吗?

展览的参观流线设计为向左、向右的双展线,参观者可自行选择“东山少爷”或“西关小姐”的身份,对照1921年的广州地图,穿行于场景化设计的展厅,沉浸式地体验一个世纪前的广州街景,体会当时广州的“新变”。而岭南金融博物馆的姊妹展则与前者如同连环画般无缝连接,继续讲述东山少爷和西关小姐相约行街的见闻。

那么这对青年男女究竟看到了什么呢?策展方介绍,“因为分别住在一东一西,他们通过电话后决定各自从居住地出发,漫步到市中心,会合于维新路,最终到达执信学校。这条路线,几乎覆盖了当时广州市的重大事件发生地”。

阿杰从东山“坐上无轨公共汽车,沿着东山大街北行,没多久就到了广九铁路。”汽车过铁路线,经过农林试验场和先烈路后,看到了广东省议会。汽车一路沿着惠爱大街向西开,阿杰在永汉路的大新公司附近下车,给阿娇买了份礼物,之后往北走,到了财政厅,“财政厅旁边,新旧书店林立,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等。阿杰一边走,一边眼尖地看到几本《新青年》杂志”,于是也买了一本。接着又路过“广州市市立师范大学”、工务局、卫生局、天字码头、省立广东省银行、广东士敏土厂、广州市市政厅,在维新路的一家咖啡馆坐下来等阿娇。

阿娇呢,“从逢源大街的家中出来,随手招呼一乘肩舆,经过多宝大街,在街尾就可以见到她读小学的地方——广东私立坤维女子师范学校。”肩舆灵活地在西关狭窄的街道穿行着,很快到了沙基马路,西边是粤汉铁路黄沙站。路过沙面和长堤后,“阿娇看到一排当街等客的车仔(注:人力车),想到车仔都是在公安局有牌照的,便放心地叫了一辆。”车仔沿着西堤向东行,过粤海关、广东邮务管理局,到了大新百货公司(区别于城内惠爱路的大新,可称“城外大新”)。时人云:“不到大新,等于没来广州”。大新公司再往前就是西濠大酒店和自来水公司,以及国内第一所西医医院——博济医院、先施公司、海珠戏院、大三元酒家、明珠影画院等地。

终于,在维新南路路口,阿娇“四周望望,那间咖啡馆窗口位的,可不就是他?”于是两人继续“行街”去。

很多人评价这个展览用心很深,设计形式也很巧妙,非常富有亲和力。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用“轻主题”的外表,包裹起宏大的历史画卷的展示方式。

记者手记:

“轻主题”是形式 “重资产”是核心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博物馆热”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和时尚潮流。博物馆也在从单纯的展馆向多功能的文化综合体和知识中枢转变。如吴武林所说,博物馆需要从“馆舍”走向“社区”。同样地,它的呈现形式也需要从“单向”走向“互动”,从“灌输”走向“体验”,从“严肃”走向“活泼”。“轻主题”展览的出现,正是博物馆在面对公众口味的变化时自然而然的演变。

但“轻主题”需要建立在深厚积淀的基础之上,无论是花阶砖还是行街记,如果没有多年一贯的学术研究作为支撑,如果没有相当大量的以藏品、文献等为代表的文化“重资产”的存量,如果没有专业的策展和实现团队,展览的效果也出不来。“轻”只是表象,是对话的方式;“重”才是根本,是文化建设、文化育成、文化传播的根基所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通讯员黄巧好 陈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维宣(除署名外)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维宣 卜松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亚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