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橋醫院裡,來自疫區的寶寶平安降生……

“我們商量了,想給孩子起名叫‘疫生’,讓孩子記住他的出生有多不容易,有多少醫務工作者在為我們一家默默付出。”今天下午的紅橋醫院隔離病房裡,緊緊抱着剛出生寶寶的郭女士,激動地一度哽咽。因為疫情,郭女士的身份有些“特殊”——在此次本市疫情發生期間,有津南居住史。如何在保護“特殊”産婦母子平安的情況下,又不影響其他病人的健康安全?一場舉全院之力守護百姓安全的待産記在紅橋醫院展開。

紅橋醫院裡,來自疫區的寶寶平安降生……

紅橋醫院高年資主任醫師王欣對1月14日下午,已懷孕近39周的郭女士聯系醫院時的情景記憶猶新,“産婦郭女士當時是居家隔離狀态,按規定要進行轉運隔離待産。她此前一直在紅橋醫院進行孕産檢,且隻認定我院,一聽有可能無法在紅橋醫院生産時,情緒異常激動,無論如何都不同意轉運,并拒接所有電話。”原來,郭女士擔心并非沒有原因,此前的産檢顯示産婦羊水過多,胎兒有輕度的腦積水。

“可以說,生産的風險和胎兒的健康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王欣告訴記者,當時産婦情緒不穩定,且處于随時臨盆狀态,如果進行轉運,不排除在120車上突然生産的情況。經過紅橋醫院數小時激烈讨論,并和市婦幼、紅橋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等多個部門反複細緻溝通,最終決定,産婦按期在紅橋醫院進行剖腹産手術。

緊接着,一場改造在紅橋醫院悄然進行。選址、改造隔離病房、設定隔離手術室、配置所有相關醫療儀器……經過10個小時的連夜趕工,一切準備就緒。為穩定郭女士在居家隔離時忐忑不安的情緒,醫院婦産科主任高玉東幾天來不分晝夜通過手機微信,為郭女士進行産前心理疏導,指導她如何數胎動、如何監測自身和胎兒健康狀況,甚至細緻到羅列手術後住院期間需要準備的相關物品。

1月17日下午,郭女士如期來到紅橋醫院,由于過度緊張不安,術前血壓一度升至160/100mmHg。見狀,高玉東耐心說明手術準備事宜,“我們告訴産婦,手術期間,院感防控、婦産科、兒科等多個部門都會在場,不論是主刀醫生、麻醉師還是護士助手,人員隊伍配備完善且都是最高标準,郭女士的情緒終于一點點穩定下來。”當天下午5點,手術順利完成,母子平安。第二天上午,郭女士身體恢複良好,且已能下床緩慢行走。由于是在隔離病房,郭女士便通過視訊電話向家人報了平安,也向紅橋醫院所有醫護人員再三表達感謝。

“特别感謝醫院和政府從業人員為我們母子的付出,”郭女士在電話裡激動地對記者說,“手術前我是擔心害怕得睡不着覺,現在手術順利、孩子健康,我依然睡不着,既是興奮激動得睡不着,也是感動感激得睡不着。”“我們住院部還有十幾位待産産婦,婦産科醫生護士在做好各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一直在積極推動産後快速康複項目,確定醫療安全的同時壓縮産婦住院時間,最大程度降低各類風險。”王欣介紹說,“在我區管控區也還有7名孕産婦,我們也一直在積極聯系,加大對她們的心理疏導力度,讓她們安心待産。”

海河傳媒中心出品

今晚報記者 史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