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脫口秀演員思文在一檔節目中,這樣評論女性的“單身焦慮”:
女孩自小就被“小心以後嫁不出去”、“誰敢娶你”等話語萦繞;
單身女性,即使事業成功,也要被感歎“有什麼用,還不是沒對象”;
想證明自己幸福,就必須比已婚女性活得更加光鮮亮麗……

然而,這種焦慮不隻存在于女性群體中。
男生如果長期單身,也可能被貼上“GAY”、“害怕負責任”的标簽 。
現在的年輕人之是以單身,不是因為不想要甜甜的戀愛。
隻是,繁忙的生活節奏,讓戀愛變成了奢侈品。
為了擺脫單身,許多人甚至開始接受曾經看不上的“相親局”。
因為對愛情視若珍寶,是以不願随随便便選一個人,就開始戀愛。
結果卻在一場又一場的相親局裡來回周旋,屢敗屢戰。
明明是沒有遇到合适的對象,但又好像沒有人可選。
有時甚至還要被人嘲諷“要求高”,“難搞”……
在與挫敗拉扯的過程中,有的人開始逐漸懷疑自己。
甚至匆忙選擇一個不喜歡、不了解的人。
草率的戀愛,是因為對單身這個身份開始焦慮了。
02
想要脫單的人,會因為遇不到良人而焦慮。
主動選擇單身的人,也未必能真正地灑脫。
還有獨身主義者,他們甚至不敢透露自己的焦慮。
害怕因為抗争不了,默許戀愛、結婚的程序,這對他們來說是對自我的背叛,在别人眼裡也或多或少會覺得矯情。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上海适婚青年男女的單身比例已經超過了30%,其中80%的人覺得自己并不快樂,甚至感到焦慮;但同時又出現了恐婚的情緒。
明明渴望戀愛,卻又害怕結婚,這已經成了當代年輕人最核心的沖突。
“單身焦慮”這件事,好像是每個單身的年輕人,都曾有過的念頭。
有時,這種念頭隻是一閃而過,是因為羨慕别人戀愛的狀态。
但有時,這種念頭就像燎原之火,會一點點地吞噬那個原本不着急戀愛的人。
畢竟,在現實裡,朋輩的壓力、親人的不解、他人的猜測都是客觀存在的。
單身的狀态,亦或是單身的選擇,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和别人解釋自己的選擇或原因。
即便是獨身主義者,即便曾經堅定宣告單身主義,也可能因為單身而焦慮。
正如儲殷教授所說,選擇單身,就要接受被社會邊緣化的可能。
當朋友們都踏入婚姻,如何處理與他們的差異,如何應對質疑……
這些無關理念與口号,是我們需要切實預想和處理的問題。
我們看似擁有選擇的權利,但也得面臨單身帶來的種種問題。
03
單身焦慮,本質上是因為害怕自己的行為會脫離集體,而産生不安、焦慮和恐慌。
有研究顯示,對婚戀的焦慮已經有了低齡化的趨勢,甚至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都已經要面臨這種壓力了。
少年時,埋頭書本,好不容易到了大學,談了場戀愛,又可能在畢業時忍痛分手。
因為家庭、因為經濟、因為工作、因為異地……
數年後,開始懊悔當年的自己怎麼沒有因為愛而堅持。
這像是大多數年輕人會選的人生腳本,可人生和遊戲不同,它沒法重新開機。
尤其看到身邊的朋友出雙入對,自己就更焦慮了。
但單身、戀愛、結婚,隻是一個選擇。
人生就像蛋糕,切掉了一塊,也不會影響其他部分的美味。
工作、學習、社交、旅行……生活處處是精彩。
當我們有了應對風險的能力,抓牢了人生的方向盤。
在旅程中,最後會選擇哪個方向,由我們自己決定。
●互動專區
你會因為單身而焦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