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2年,開國中将楊國夫病逝,追悼會上為何出現了一群日本人

1934年11月,楊國夫将軍被提拔為了紅30軍270團團長,對于上級的任免,他則是謙虛禮讓:"軍中還有許多能人,自己哪能坐此高位?"可大家都明白,楊國夫有勇有謀,戰鬥經驗豐富,有他帶領,部隊才能走的更好。

一年後,紅軍開始了長征,在途徑嘉陵江之時,一萬敵人向我們發起猛擊,敵人有備而來,他們埋伏在崇山峻嶺之中,眼見情況不對,楊國夫立刻分頭行動。他将部隊分成三路,一路向左疾馳,一路攔截敵人,還有一路佯裝援軍。戰鬥爆發後,炮火陣陣,子彈如同雨滴射擊過來,看到正面戰場紅軍戰士越來越少,敵人果然愈加猖狂,可當他們靠近上來,紅軍數量又多了。

1982年,開國中将楊國夫病逝,追悼會上為何出現了一群日本人

再看看後面,一路疾馳的大軍繞道其後了,就這樣,敵人一下子打蒙了。就在他們遲疑的時候,紅軍立刻合并一處,又以猛烈火力突圍,等敵人反應過來,我們早已逃走了。楊國夫指揮果斷,他抓住了戰機,這才保住了部隊,經此一戰,部隊上下對他都豎起了大拇指。

過草地之時,楊國夫也率先準備,他借來糧草,采摘青稞面。正因如此,楊國夫率部第一個走出草地,全營戰士僅減員2人,受到上級的高度贊賞。1935年10月,他們順利抵達陝北。11月,他受偉人調令,參與指揮直羅鎮戰役,面對數倍敵人,他勇敢戰鬥,依托地形,發動群衆,戰士們和敵人打得有來有回。而後靠着出色的戰績,他被上級慢慢提拔。1936年,楊國夫進入了紅軍大學,他勤學苦練,補充了文化知識缺陷,為統兵打仗做好了鋪墊。

1982年,開國中将楊國夫病逝,追悼會上為何出現了一群日本人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楊國夫随之被調入抗大教育訓練。之後,他被派往了山東清河區發展地方武裝。在敵後,他們每天都冒着巨大危險,為了籌集糧草,楊國夫多次來到城市,在和日寇的鬥争中,他屢屢獲勝,一時之間,日軍也将他視為了眼中釘。是以,滿縣城都張貼着他的畫像,可楊國夫并不害怕,在他眼裡,日寇就是紙老虎,隻要依托群衆,發展軍隊,我們一定會将敵人趕出中國。

1938年冬,楊國夫在山東拉起了一支隊伍,在他的帶領下,上千人團結一緻,大家隐藏山嶺,發動群衆,靠着遊擊戰、運動戰,我們和敵人不斷周旋。作為當地重要的抗日力量,日軍也不會放過他們。在此期間,日軍派出大批部隊前來偷襲和圍剿,眼見情況有變,楊國夫提出了堅持平原遊擊戰的主張,要知道,當時我軍并不具備正面交鋒的能力,他的意見剛一提出,就曾遭到許多人的質疑。其實楊國夫認為,日軍對我們的了解非常清楚,敵人越以為我軍不敢正面還擊,我們就應該嘗試,或許,打一打更有好處。

1982年,開國中将楊國夫病逝,追悼會上為何出現了一群日本人

最終楊國夫說服了大家,他們将劉家店一帶視為戰場,發動民兵,拿出所有家底。很快,一支敵人咬鈎了,日軍幾個小隊紛紛湧了進來。就在這時,我軍兵分多路,從空曠的平原上沖殺而來,敵人摸不到頭腦,很快被我們俘虜了。之後,這幾百日軍俘虜都被押解了回去,在看押俘虜的時候,有的戰士想要擊斃他們。

楊國夫立刻大聲喝止,經過一番調查,他發現底層日軍士兵也很可憐。于是,他準備發動心理戰,和敵人不同,八路軍絕不虐待俘虜,相反,還常常送去好吃好喝,楊國夫和戰士們啃着粗馍馍,日本俘虜卻吃着白米、白面,幾日下來,俘虜們都大為感動。趁此時機,楊國夫加緊攻勢,他大力宣傳進步思想,并強調和平原則。後來,這群日軍深受感動,他們主動幫助我軍,成為了日軍内部一批反戰力量。

1982年,開國中将楊國夫病逝,追悼會上為何出現了一群日本人

1945年8月,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戰勝利。之後,楊國夫也送别了這些俘虜,因為他的照顧,這群日本人直接被遣傳回國,沒有過多參與日軍侵略,回國後他們中的不少人,更是成為了日本民間推動中日關系友好化的重要力量。

在解放戰争中,楊國夫依舊表現出色,他的部隊更是奔赴東北戰場,跟随林彪元帥,參加了遼沈、平津戰役。新中國成立後,他出任中南軍區第一文化速成中學校長,在他的培養下,一批軍中人才湧現出來。1955年,戰功卓著的楊國夫被授予中将軍銜。上世紀六十年代,他擔任了濟南軍區副司令員,之後繼續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82年,開國中将楊國夫病逝,追悼會上為何出現了一群日本人

1982年,楊國夫将軍在北京病逝,在他的追悼會上,人們驚訝的發現,居然出現了一群日本人。而這些日本人正是當年被俘虜後優待的日本士兵,他們特意遠渡重洋,參與悼念,以此感謝楊國夫的再造之恩。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楊國夫的恩情讓他們銘記一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