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2年,开国中将杨国夫病逝,追悼会上为何出现了一群日本人

1934年11月,杨国夫将军被提拔为了红30军270团团长,对于上级的任免,他则是谦虚礼让:"军中还有许多能人,自己哪能坐此高位?"可大家都明白,杨国夫有勇有谋,战斗经验丰富,有他带领,部队才能走的更好。

一年后,红军开始了长征,在途径嘉陵江之时,一万敌人向我们发起猛击,敌人有备而来,他们埋伏在崇山峻岭之中,眼见情况不对,杨国夫立刻分头行动。他将部队分成三路,一路向左疾驰,一路拦截敌人,还有一路佯装援军。战斗爆发后,炮火阵阵,子弹如同雨滴射击过来,看到正面战场红军战士越来越少,敌人果然愈加猖狂,可当他们靠近上来,红军数量又多了。

1982年,开国中将杨国夫病逝,追悼会上为何出现了一群日本人

再看看后面,一路疾驰的大军绕道其后了,就这样,敌人一下子打蒙了。就在他们迟疑的时候,红军立刻合并一处,又以猛烈火力突围,等敌人反应过来,我们早已逃走了。杨国夫指挥果断,他抓住了战机,这才保住了部队,经此一战,部队上下对他都竖起了大拇指。

过草地之时,杨国夫也率先准备,他借来粮草,采摘青稞面。正因如此,杨国夫率部第一个走出草地,全营战士仅减员2人,受到上级的高度赞赏。1935年10月,他们顺利抵达陕北。11月,他受伟人调令,参与指挥直罗镇战役,面对数倍敌人,他勇敢战斗,依托地形,发动群众,战士们和敌人打得有来有回。而后靠着出色的战绩,他被上级慢慢提拔。1936年,杨国夫进入了红军大学,他勤学苦练,补充了文化知识缺陷,为统兵打仗做好了铺垫。

1982年,开国中将杨国夫病逝,追悼会上为何出现了一群日本人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杨国夫随之被调入抗大培训。之后,他被派往了山东清河区发展地方武装。在敌后,他们每天都冒着巨大危险,为了筹集粮草,杨国夫多次来到城市,在和日寇的斗争中,他屡屡获胜,一时之间,日军也将他视为了眼中钉。因此,满县城都张贴着他的画像,可杨国夫并不害怕,在他眼里,日寇就是纸老虎,只要依托群众,发展军队,我们一定会将敌人赶出中国。

1938年冬,杨国夫在山东拉起了一支队伍,在他的带领下,上千人团结一致,大家隐藏山岭,发动群众,靠着游击战、运动战,我们和敌人不断周旋。作为当地重要的抗日力量,日军也不会放过他们。在此期间,日军派出大批部队前来偷袭和围剿,眼见情况有变,杨国夫提出了坚持平原游击战的主张,要知道,当时我军并不具备正面交锋的能力,他的意见刚一提出,就曾遭到许多人的质疑。其实杨国夫认为,日军对我们的了解非常清楚,敌人越以为我军不敢正面还击,我们就应该尝试,或许,打一打更有好处。

1982年,开国中将杨国夫病逝,追悼会上为何出现了一群日本人

最终杨国夫说服了大家,他们将刘家店一带视为战场,发动民兵,拿出所有家底。很快,一支敌人咬钩了,日军几个小队纷纷涌了进来。就在这时,我军兵分多路,从空旷的平原上冲杀而来,敌人摸不到头脑,很快被我们俘虏了。之后,这几百日军俘虏都被押解了回去,在看押俘虏的时候,有的战士想要击毙他们。

杨国夫立刻大声喝止,经过一番调查,他发现底层日军士兵也很可怜。于是,他准备发动心理战,和敌人不同,八路军绝不虐待俘虏,相反,还常常送去好吃好喝,杨国夫和战士们啃着粗馍馍,日本俘虏却吃着白米、白面,几日下来,俘虏们都大为感动。趁此时机,杨国夫加紧攻势,他大力宣传进步思想,并强调和平原则。后来,这群日军深受感动,他们主动帮助我军,成为了日军内部一批反战力量。

1982年,开国中将杨国夫病逝,追悼会上为何出现了一群日本人

1945年8月,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胜利。之后,杨国夫也送别了这些俘虏,因为他的照顾,这群日本人直接被遣返回国,没有过多参与日军侵略,回国后他们中的不少人,更是成为了日本民间推动中日关系友好化的重要力量。

在解放战争中,杨国夫依旧表现出色,他的部队更是奔赴东北战场,跟随林彪元帅,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出任中南军区第一文化速成中学校长,在他的培养下,一批军中人才涌现出来。1955年,战功卓著的杨国夫被授予中将军衔。上世纪六十年代,他担任了济南军区副司令员,之后继续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2年,开国中将杨国夫病逝,追悼会上为何出现了一群日本人

1982年,杨国夫将军在北京病逝,在他的追悼会上,人们惊讶的发现,居然出现了一群日本人。而这些日本人正是当年被俘虏后优待的日本士兵,他们特意远渡重洋,参与悼念,以此感谢杨国夫的再造之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杨国夫的恩情让他们铭记一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