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00發火箭炮消滅美軍一個營,陳赓卻怒批浪費:一炮8兩黃金啊

請您在閱讀前,先點選上面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援,希望能給您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并與您分享閱讀的快樂!

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209火箭炮團兩次齊射700多枚“喀秋莎”火箭彈,重創了美軍一個營。陳赓司令員接到戰報後卻罕見發怒:

“一枚炮彈需要8兩黃金啊,蘇聯也舍不得這樣浪費!”

700發火箭炮消滅美軍一個營,陳赓卻怒批浪費:一炮8兩黃金啊

“喀秋莎”火箭炮齊射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國内打仗的時候,後勤保障幾乎都是老百姓用小推車推出來的,根本沒有現代化的後勤體系,更不要說武器體系了,大多都是繳獲的“萬國牌”。

等到參加抗美援朝,中國軍人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現代化的戰争,什麼是現代化的後勤。

中國的軍事裝備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相比,那簡直是天差地别,

我們用數字來進行對比,就知道有多震撼。

美軍地面作戰部隊1個師配備各種火炮959門,坦克149輛,裝甲車35輛,聯絡飛機22架,各種汽車3800多輛,全部實作了機械化和摩托化,各型無線電機1688部,無線通信可以直接到排,陸海空更是聯合作戰。

志願軍入朝前幾次戰役,既沒有空、海軍參戰,也沒有坦克、摩托化裝備。全部火炮加起來還不足3000門,其中大部分是迫擊炮,根本沒有榴彈炮等大口徑火炮,這些裝備還是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時期繳獲日軍和國民黨軍的。

700發火箭炮消滅美軍一個營,陳赓卻怒批浪費:一炮8兩黃金啊

志願軍使用槍支

火炮無自動化,小部分是騾馬牽引,大部分是人員肩抗,一個軍才配備69部無線通信機,僅為美軍一個師的4.5%,汽車每個軍剛入朝時隻有100餘輛,槍支更是五花八門,哪國造的都有。

更為殘酷的是,擁有4萬餘架飛機的美軍,對志願軍後勤進行了全天候不間斷的絞殺轟炸,後勤物資根本運不到前線,就算周總理親自帶頭制作“炒面”,志願軍的補給線仍然徹底斷裂。

美軍吃的是“C”口糧,每個套餐包括肉菜罐頭、甜食罐頭和一個糕點罐頭,品種有12種之多,志願軍戰士僅有能維持七天的一袋炒面,在前線時大部分時候是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

在第五次戰役發起後,當時能供應到前線的糧食隻有平時的20%,彈藥隻能重點供應,趙南起将軍回憶:“打到三七線的軍、師長也喝不上稀飯,血戰鐵原14天,

給全軍斷後的63軍軍長傅崇碧,一天的糧食竟然是從路上撿來的一把黃豆。”

全國捐獻的豬肉,戰士們根本吃不到,彭德懷司令心急火燎地趕到後勤部門,看到大批的豬肉堆積如山,爛在了倉庫裡,3000多輛汽車被美國炸的隻剩下100多輛,物資根本運不上去,很多戰士啃樹皮草根時中毒犧牲了。

700發火箭炮消滅美軍一個營,陳赓卻怒批浪費:一炮8兩黃金啊

志願軍一口炒面一口雪

即使這樣,英雄的志願軍仍然把“聯合國軍”打的丢盔卸甲,損失慘重,讓戰線牢牢維持在“三八線”附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那是中國軍隊依靠高超的戰略戰術、強大的戰鬥力、高昂的士氣,與世界上裝備最強的美軍達到的一種軍事力量平衡。

等到了陣地戰之後,國内的物資和從蘇聯購買的武器也能想辦法運到前線了,才稍微改變前線缺糧少彈的狀況。

上甘嶺戰役開始後,8個團的“喀秋莎”火箭炮裝備到了志願軍部隊,火箭炮兵209團配屬給了第15軍。在10月19日志願軍在攻打敵597.9高地時,209團動用了24門“喀秋莎”,兩輪齊射了700餘枚火箭炮彈,直接覆滅了美軍一個營的兵力。

志願軍還沒有打過這麼痛快的仗,連忙向上級報功,然而一向溫文爾雅的陳赓司令接戰報後,罕見的大發雷霆,他怒批209團浪費彈藥:“當年蘇聯也舍不得這樣,一枚炮彈8兩黃金啊!”

這樣的效率陳赓司令難道不高興嗎?他當然高興,可他也是真心疼了。當時中國的經濟困難、工業落後、原材料匮乏,能與美軍抗衡的武器國内根本無法生産,都是靠蘇聯支援,可蘇聯不會白給,我們要花錢買,一發炮彈8兩黃金,這是中國富農一年的收入總和。

700發火箭炮消滅美軍一個營,陳赓卻怒批浪費:一炮8兩黃金啊

左起:陳赓、彭德懷、鄧華

事後,15軍軍長秦基偉也嚴厲批評了209團:“本來隻準許你們齊射一次,可你們現在多打了幾百枚火箭彈,這可是幾百兩黃金哪,都被你們打掉了!”

不過,在“六星上将”洪學智的不懈努力下,我軍後勤部隊終于找到了對付美軍轟炸的方法,突破了美軍的封鎖,糧食、彈藥等物資能夠保障前線需求了,我軍也漸漸“闊氣”了起來,前線戰士早上甚至能吃上油條、豆漿了。

打起仗來也不再縮手縮腳,在北韓戰争最後一戰——金城戰役中,中國軍隊使用了1094門各式火炮,8個火箭炮團全部參加了戰鬥,28分鐘内向敵人陣地傾瀉了1900多噸炸藥,

這是戰争初期中國軍隊想都不敢想的。

美軍戰史記載:“令人難以置信的大量火炮在頭上呼嘯,前哨陣地一個接着一個被打垮了......”

金一南将軍曾說:“前幾次戰役中,志願軍作戰艱難困苦的情況,很多美國人直到現在也不完全清楚。他們對中國軍人有一種頗富神秘感的尊重,

中國軍人堅韌頑強、不怕犧牲,稱‘謎一樣的中國軍人’!”

700發火箭炮消滅美軍一個營,陳赓卻怒批浪費:一炮8兩黃金啊

長津湖冰雕連

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從仿制到創新,大陸逐漸走上了一條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别說是機槍大炮,就是最新的洲際飛彈、核潛艇、5代戰機、航空母艦,我們也足以自給,不再受制于人。

軍事專家戴旭在《決戰北韓》這本書裡說道:“和平不是靠退讓得到的。自1840年鴉片戰争以來,連續對世界大大小小的列強退讓了100多年,結果讓了琉球、丢了台灣,讓了東三省丢了北平城,幾乎亡國滅種,也沒有換來統治者一直幻想中的和平。

一個沒有勇武精神的民族,不要說什麼崛起和複興,連獲得别國起碼的尊重、保衛自己最基本的合法權益都難以做到。”

在新中國一窮二白,剛剛建立的時刻,偉大領袖力排衆議,決定出兵北韓、抗美援朝,中國軍人和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軍隊進行殊死搏殺,最終獲得了巨大勝利,一雪近代史上中國屢敗于西言的恥辱。

700發火箭炮消滅美軍一個營,陳赓卻怒批浪費:一炮8兩黃金啊

上甘嶺戰役

西方世界不會想到,美國更沒有想到,這一戰,

徹底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不但讓傲慢的美國人顔面盡失,也讓始終不服氣的日本徹底低下了頭顱。

中國軍人用雲山之戰、長津湖戰役、鐵原阻擊戰、上甘嶺戰役、金城戰役等一場場震驚世界的戰役,擊敗了擁有無數飛機、大炮、艦船的“聯合國軍”,從此西方侵略者這幾百年來,隻要在東方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這一場戰争,中國共有27個野戰軍240多萬軍人參加了戰鬥,戰場上中國軍隊的最大兵力投入了180餘萬人,有39萬人英勇的志願軍戰士傷亡,有十九萬七千六百五十三人長眠在異國他鄉。

在戰争進行的2年9個月裡,中國節衣縮食,消耗了62億軍費,還欠下了蘇聯30億的軍火費用。但是,我們斃傷俘敵軍147.42萬人,美軍傷亡十四萬四千三百六十人,美軍消耗軍費800多億美元。

正是因為我們敢于亮劍,才能在這個吃軟怕硬叢林法則盛行的世界裡,赢得起碼的尊嚴和生存權利。

700發火箭炮消滅美軍一個營,陳赓卻怒批浪費:一炮8兩黃金啊

志願軍長眠異國他鄉

今天的中國能夠坦然面對西方國家的競争,都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當今世界國與國的競争,更多是科技、經濟、人才等軟實力的較量,但我們也決不能忘記,一個民族的真正強大,最重要的是民族血性的煥發、民族精神的崛起。

可令人擔憂的是,我們許多的00、10後,他們知道最火的明星是誰,最火的節目是什麼,卻不知道誰才是最可愛最可敬的人,不關注是什麼樣的犧牲精神,才有了新中國的誕生!

一個強大的祖國,必須依靠有血性、愛國的年輕人支撐,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時代,是需要激發民族精神、煥發民族血性的,

就是要讓孩子們了解中國苦難輝煌的曆史,才能真正懂得國家浴火重生、偉大複興的艱辛曆程。

讓我們的孩子經受愛國教育,才能讓他們學到知識後,能昂首挺胸地加入到祖國的建設中去。當我有幸讀到李峰先生所著《決戰北韓》的時候,心中熱血激蕩不已,作為中華民族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一仗,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它的細節。

《決戰北韓》被廣大軍迷追捧,暢銷近30萬冊,這套書也被譽為北韓戰争題材的扛鼎作品。李峰先生說:

“不是我寫得好,而是先輩們打得好!這一戰是新中國不折不扣的‘立國之戰’”!

700發火箭炮消滅美軍一個營,陳赓卻怒批浪費:一炮8兩黃金啊

《決戰北韓》上、下兩冊白金珍藏插圖版

本書通過翔實的史料,多緯度的視角,以簡單的語言記述了從二戰結束時蘇、美、英瓜分亞洲,到領袖艱難決策出兵北韓,再到彭德懷率領240餘萬英勇的志願軍赴朝作戰,和北韓人民軍一起曆經五次大戰,将以美國為首的16國“聯合國軍”打的俯首求和,真實還原了曆史。

很多從戰場上生還的老兵都曾感歎:雖然現在的生活好了,但我們也不能忘記曆史,忘記那些為國犧牲的先烈們。如今又到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關鍵時刻,帝國主義虎視眈眈,亡我之心不死。

領袖曾經說過:“美帝國主義願意打多少年,我們也就準備給他打多少年,一直打到美帝國主義願意罷手的時候為止,一直打到人民完全勝利的時候為止!”

現在,是和孩子們一起學習這場戰争的時候了,隻需要78元,也就是幾杯奶茶的價格,就可以得到上、下兩冊白金珍藏插圖版《決戰北韓》,合買3冊《解放戰争》、2冊《抗日戰争》這三套書更優惠。

); }

決戰北韓等三大立國之戰

¥78

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