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死我活的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時期,我黨曾湧現出多位傑出的秘密戰線上的工作者,在危機重重的白色統治區内,出生入死,屢建奇勳,為革命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被稱為“紅色特工”,或“行走在刀尖上的人”。
而說到“紅色特工”,大家自然而然的會想到李克農、羅長青和熊向晖等我黨知名的諜報英雄。鮮為人知的是,在這些優秀的“紅色特工”當中,有一位特工的身份卻極其特殊,他,便是蔣介石的女婿——陸久之。

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與宋美齡于上海大華飯店舉行了盛大而隆重的婚禮。當天,上海知名媒體《申報》同時刊載了兩則重要消息:一是蔣宋聯姻,二是蔣介石與發妻陳潔如宣布離婚。
蔣介石與發妻陳潔如共同生活多年,未曾生育,通過法律手續共同領養了一個女兒,取名為蔣瑤光。蔣介石與陳潔如離婚後,蔣瑤光女随母姓,改名為陳瑤光,但蔣介石卻對這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女兒一直疼愛有加。
陳瑤光長大成人後,出落得落落大方,由于有父親蔣介石的這層關系,在個人問題上高不成低不就,急壞了母親陳潔如。後來,經人介紹,陳瑤光與湖南人陸久之相識、相戀,随後,陸久之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蔣介石的乘龍快婿。陳潔如對風度翩翩的女婿陸久之相當滿意,贈送給陸久之一塊珍貴的金表,而這塊金表正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共産國際代表鮑羅廷贈送給蔣介石的,足可以見蔣介石對自己的乘龍快婿也是相當的滿意。
1902年,陸久之出生在湖南長沙的一個大官僚、大地主家庭,家境十分的優越,從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杭州甲種工業學校機械科畢業後,陸久之來到了大都市——上海,與中國共産黨早期優秀的地下工作者蔡叔厚共同創辦了“紹敦電機公司”。
在蔡叔厚潛移默化地影響下,陸久之深深地為共産主義思想所吸引。後來,又有幸結識了著名的共産黨員恽代英、瞿秋白,受他們的思想熏陶和影響,陸久之更加向往共産主義,奮不顧身地投入到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洪流之中。
1927年春,由中共黨員、上海印刷總工會委員長徐梅坤介紹,陸久之秘密加入了上海總工會秘書處,在周恩來、趙世炎等同志身邊工作。
随後不久,在國民黨“四 一二”政變前夕,上海總工會在閘北湖州會館設立了第三次武裝起義指揮部,并多次召開會議,研究起義事宜,陸久之均參與其中。
4月12日晚上,國民黨軍隊包圍了湖州會館。在混亂中,陸久之翻牆而逃,僥幸躲過了一劫,但與組織暫時失去了聯系,随後轉入到了地下活動。
曆盡了千辛萬苦,陸久之終于找到了地下黨組織,并接受了地下黨組織的委托,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打入以上海大流氓陳群、楊虎為首的“工會統一委員會”,任調查院幹事。
在白色恐怖籠罩的大上海,陸久之毅然決然地向黨組織提出了入黨申請。周恩來考慮了良久,對他說:共産黨非常歡迎你,但你在黨外可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陸久之深明大義,也明白自己可以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在黨外的确可以更好的開展工作。
陸久之時刻銘記着周恩來對他的囑托,任勞任怨地在上海開展地下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危險而又光榮的任務,相繼營救過陳赓、向忠發等我黨上司人。
1930年1月,國民黨反動派對陸久之的地下工作有所察覺,無奈之下,陸久之被迫亡命日本。
來到日本之後,為了團結在日本留學的進步學生的力量,陸久之與廖承志等人組織了一個革命團體―一“讀書會”,在青年學生中大力宣揚革命思想。
1932年,經黨組織準許,陸久之和蔡叔厚秘密加入了共産國際遠東情報局,既屬我黨中央特科吳克堅同志上司,又屬共産國際遠東情報局佐爾格、華爾敦等人上司。陸久之擔任遠東情報局東京站負責人,主要任務便是搜集日本軍國主義的重要情報。
在日本期間,陸久之曾在同僚的掩護下,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險,秘密潛入到日本上野圖書館,偷拍下了日本軍事要塞地圖,與此同時,他還通過日本共産黨的幫助,獲得了大量的日本軍、政兩界的重要情報。後來,這些機密情報均由當時上海站的負責人蔡叔厚秘密帶回了國内。
此後,在機緣巧合之下,陸久之又順利進入到了中國駐日使館,擔任研究專員,借從事資料翻譯之便,收集了更多的機要情報。
“九 一八”事變爆發後,陸久之暫時離開了日本,回到了祖國。
之後,便以《申報》駐東京特派記者之名,采訪了聲名遐迩的張學良将軍,并假借采訪之名,成功地向張學良傳遞了大量重要情報。
蔡叔厚
全面抗戰爆發後,陸久之随中國駐日大使館一起撤回了祖國。
1938年,經許世英介紹,陸久之順利打入了國民黨“國際問題研究所上海站”,在軍統特務王艾生手下,從事情報工作。
陸久之以重慶專員的身份,頻頻往返于上海和重慶之間,多次将重要情報發回重慶。與此同時,這些情報也在陸久之的巧妙傳遞下,傳到了黨組織的手裡,其中包括日本法西斯準備于1940年5月偷襲宜昌等重要情報。
陸久之利用蔣介石女婿的顯赫身份和曾在日本留學、工作的資曆,結識了衆多的日本軍方人士,其中包括日本海軍武官府的武官木村重,經他介紹,打入到了日本海軍經理部所管轄旳“海安信托公司”,擔任經理;同吋,陸久之還在三和公司、富華貿易公司等多家日本公司兼職,設法搞到了革命根據地所急需的各類藥品和物資,利用日本海軍部簽發的“貨物搬運證”,将這些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解放區。
長年累月地在日本法西斯“心髒”内部工作,百密一疏,在一次營救地下黨員劉勇等人的過程中,陸久之不幸被日本憲兵隊抓捕。在牢房裡,陸久之遭受到了日本憲兵的嚴刑拷打,但他堅貞不屈,守口如瓶。後來,在衆多日本“朋友”的幫助下,陸久之被保釋出獄。
1949年,人民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殲滅了國民黨軍隊的有生力量,國民黨政府的統治危在旦夕,大廈将傾,已成強弩之末。
這個時候,陸久之接到了中共地下黨的訓示,要他策反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将、“小諸葛”湯恩伯,但是,此時的湯恩伯有些頑固不化,未能成功。
建國後,陸久之曾任上海市政協委員、美國源流出版社香港源流印刷出版公司駐大陸總代表和董事長。
2008年2月12日,陸久之在上海逝世,享年106歲。
【堅持原創,不忘初心,銘記曆史,品讀人生,歡迎關注,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