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備是否應該伐吳?看清這一點,才知道劉備比諸葛亮更有大局觀。

關羽220年,江東孫吳背信棄義,偷襲荊州,關羽敗亡被殺,荊州全境丢失。剛剛起勢的蜀漢集團遭此緻命一擊,國力大損。

221年,劉備稱帝,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兵讨伐東吳。兵敗于夷陵。

這一戰是蜀漢徹底由強轉弱的關鍵一戰。

是否應該出兵伐吳,這一仗該不該打?各方頗多争議。

蜀漢方面:諸葛亮一向堅持吳蜀聯盟,是反對伐吳的。

蜀漢的原從派翊軍将軍趙雲曰:“國賊,曹操,非孫權也。若先滅魏,則權自服。今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衆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兇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非策之上也。”

廣漢處士秦宓陳天時必無利,坐下獄幽閉,然後貸出。

劉備是否應該伐吳?看清這一點,才知道劉備比諸葛亮更有大局觀。

當時的魏國魏文帝曹丕也召叢集臣讨論,劉備是否會出兵伐吳。衆人一緻認為:“蜀國不過是一個小國,名将也不過是關羽。關羽死後,蜀國内外憂懼,根本無力伐吳。”

而侍中劉晔意見與衆不同:“蜀雖狹弱,而劉備欲以威武自強,勢必會用兵伐吳來顯示蜀漢的勢力尚有進攻的餘力。而且,關羽和劉備名義上是君臣,實則是父子,關羽死,劉備不能興兵為他報仇,會落下有始無終的罵名。”因而劉晔堅持認為劉備一定會出兵伐吳,魏國應相機做好準備。

在衆大臣都不支援伐吳的情況下,劉備是怎麼想的呢?

當時的形勢,劉備不僅是丢了荊州。孫權在偷襲荊州的同時,還截斷了荊州和益州的聯系,219年十一月,孫吳攻宜都,劉備委任的宜都太守樊友逃跑。宜都及五溪諸蠻夷君長皆歸順吳。吳将李異和劉阿屯占領秭歸,屯夷陵,守西陵峽口。

夷陵的重要性:

陸遜曾上疏曰:"夷陵要害,國之關限,雖為易得,亦複易失。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荊州可憂。今日争之,當令必諧。

也就是說,出川口的必經之路,宜都、秭歸、西陵一線全部被封死。劉備如果按兵不動,預設這種情況的話,一輩子也出不了西川。隻能做一個割據一方的地頭蛇,再也成不了龍。

對于一個雄業霸主來說,失去了争霸天下的機會,那這偏狹的蜀中之地,不要也罷!

劉備是有大魄力的。别人都在想着怎麼保的時候,他想的是如何取。

那麼,劉備此時有沒有能力打開孫吳的封鎖,甚至實作複奪荊州的目的呢?

就當時的形勢而言,大有機會。

劉備是否應該伐吳?看清這一點,才知道劉備比諸葛亮更有大局觀。

此時至少有三點有利于蜀漢:

其一、魏吳沖突上升為主要沖突,劉備隻要調整好政策,便能從中牟利。

荊州地處魏吳兩國的緩沖帶,吳主孫權之是以願意借荊州給劉備,就是想讓劉備集團能頂在抗曹的一線。是以,關羽在荊州時,孫曹是沒有直接對抗的。而荊州歸孫吳後,他要直接面對曹魏。根據三國時期,“誰做大,誰挨打。”的規律,下一步就是孫吳要倒黴了。曹魏絕對不會坐視孫吳變強。

而劉備偏安西川,對曹魏的威脅很小。以蜀漢的實力,即便在全盛時期想從漢中進攻關中,繼而威脅曹魏政權都是不可能的。(諸葛亮六出祁山,寸功未建。也證明了這條路根本走不通。)曹魏不可能把蜀漢作為主要競争對手,更不可能形成曹魏和孫吳聯合進攻蜀漢的局面。蜀漢滅亡了,對孫吳有什麼好處?他能從中得到什麼?

是以,蜀漢此時雖弱,卻似危實安。

其二、劉備打着替關羽報仇的旗号,師出有名。

劉備集團在荊州已經經營多年,有一定的影響力。荊州士民投降孫吳,很多是情非得已。是以孫吳在荊州勢力并不穩固。劉備出兵有極大的威懾力。孫吳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會做出讓步,進行和談的。

劉備是否應該伐吳?看清這一點,才知道劉備比諸葛亮更有大局觀。

另外,劉備集團核心圈子的構成也與衆不同。他是在一個“義”子大旗下建構的核心層。關羽和劉備恩若兄弟,别管是否真正結義,這個兄弟的情誼是有目共睹的。是以,在關羽敗亡後,世人的眼睛齊刷刷地落到了劉備身上。兄弟被殺了,看你怎麼辦。這也逼得劉備不得不出兵伐吳。否則,于世俗人心無法交代。

第三、孫劉聯盟已經破裂,無法彌補。

孫劉聯盟是在共同抗曹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一種共存關系,而劉備集團退到西川,和曹魏的接觸點隻有關中地區。孫劉不可能緊密抗曹。(從後期吳蜀聯盟來看,實際效果也不好。)

劉備一直在考慮調整關系。220年3月,曹操去世,所有人都想不到是,劉備竟然不顧漢曹不兩立,直接遣使吊唁。

魏書曰:備聞曹公薨,遣掾韓冉奉書吊,并緻赙贈之禮。

這一舉動說明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劉備也在試圖改變,求取和曹魏方面的接觸。

劉備是否應該伐吳?看清這一點,才知道劉備比諸葛亮更有大局觀。

劉備堅信,一旦蜀漢和孫吳戰争爆發,曹魏絕對不會袖手旁觀,肯定會有所動作。而綜合各方面來說,曹魏肯定會趁機攻吳。如果,蜀、魏共同攻吳,吳肯定會對蜀漢讓步以求自保。

劉備的判斷是正确的,在魏國朝堂已經出現了這樣的聲音。

魏侍中劉晔:“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之。蜀攻其外,我襲其内,吳之亡不出旬日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之半以與蜀,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

劉晔是堅決主張借機攻吳的,因為“蜀攻其外,魏襲期内,吳之亡不出旬日矣。”即便吳不亡也會脫層皮。

把吳國打趴下了,中原大局已定。

這也是劉備料定,曹魏不可能打蜀漢的原因,是以劉備出兵伐吳在原則上并沒有大的錯誤。

那麼,說這麼熱鬧,為什麼最後劉備敗了呢?失敗本身就是說明政策有缺陷存在嘛。

是的,劉備無法總體政策沒錯。可是天算不如人算,其中很多條件沒能達成,以緻最終以失敗告終。劉備失敗的原因有三:

一、曹魏出人意料的按兵不動,坐山觀虎鬥。

侍中劉晔早就提出了“蜀攻其外,我攻期内。”的伐吳方略。而未文帝曹丕顯然沒有曹操的魄力,竟然沒能及時出兵。直到劉備敗逃,才對孫吳用兵,錯過了良機。曹丕也是後悔終生。此後六年的時間,曹丕三次伐吳。直到去世前一年還在伐吳。

劉備是否應該伐吳?看清這一點,才知道劉備比諸葛亮更有大局觀。

曹丕沒有抓住伐吳的良機,也于他剛剛稱帝,求穩的心态有關。

二、孫權開啟了表演天賦,委曲求全,稱臣求和。

孫權一聽聞劉備出兵,敏銳地意識到自己處于了極其危險的境地,立馬開始裝孫子。

先是向劉備請和。

漢主自率諸軍擊孫權,權遣使求和于漢。孫權還讓南郡太守諸葛瑾利用私人關系給劉備寫信求和,答應條件。真是能大能小。

八月,孫權遣使向曹魏稱臣,卑辭奉章,并送于禁等還。

劉晔提醒曹丕:“孫權無故求降,必内有急。孫權外有強寇,衆心不安,又恐中國往乘其釁,故委地求降。”曹丕完全被孫權的精彩表演欺騙了,說:“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不若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也。”

劉晔指出曹丕的錯誤,道:“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今備已怒,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将喜而進與我争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也。”帝不聽,遂受吳降。

劉備是否應該伐吳?看清這一點,才知道劉備比諸葛亮更有大局觀。

孫權的這招裝孫子成功的化解了危局。

三、蜀漢内部思想不能統一。

諸葛亮、趙雲等為首的原從派一直受聯吳抗曹的思想影響,堅持認為,不能破壞孫劉聯盟。而蜀中當地勢力,隻顧偏安,根本不願益州再發生任何戰事。

劉備太心急了,對這些意見一概不停聽。于是東征,還把趙雲留在了江州,直到劉備失利,趙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這使本已缺兵少将的蜀漢集團雪上加霜。

劉備是否應該伐吳?看清這一點,才知道劉備比諸葛亮更有大局觀。

四、戰前損将。

漢主将伐孫權,飛當率兵萬人自阆中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将張達、範彊殺飛,以其首順流奔孫權。漢主聞飛營都督有表,曰:“噫,飛死矣!”

凡用兵,必觀人事,種種不利因素出現,劉備的伐吳已經不能成功了。

當然,戰争勝敗還是要取決于戰場上的表現,打是能打,可打到什麼程度?如何保證利益最大化,還是有講究的。下一篇專門來聊聊劉備在夷陵戰場失利的主要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