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察|新能源車保費并非暴漲 降費還靠車企與險企共同努力

觀察|新能源車保費并非暴漲 降費還靠車企與險企共同努力

導語

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于去年12月底正式上線,

近期不少車主反映保費上漲……

新能源汽車保險專屬條款上線後,“特斯拉保費上漲80%”的話題沖上微網誌熱搜。不少消費者稱保費上漲幅度太大,綜合算下來已經沒有經濟性。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曾發文表示,如果新能源車省下的油錢要去交保險,導緻新能源車不劃算,形成買得起用不起的現象,則不利于新能源車推廣。

事實究竟如何?《中國汽車畫報》記者近日走訪多家經銷商卻發現,真相似乎并不如此……

并非暴漲

“新能源車險新政後Model 3和Model Y的保險價格漲幅在10%左右。”在山東臨沂市,特斯拉4S店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并非所有特斯拉的車型保費上漲幅度都那麼大,也沒網上說的那麼厲害”。

觀察|新能源車保費并非暴漲 降費還靠車企與險企共同努力

2021年12月27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正式上線。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條款既為“三電”系統提供保障,也涵蓋了新能源汽車行駛、停放、充電及作業的使用場景。至此,所有新能源車輛均須投保新能源車險。

一位新能源車主曬出的報價截圖顯示,2021年12月23日,他的特斯拉Model Y測算投保總費用為8278元,12月27日新能源車險正式開售後,投保總費用漲到了14902元,漲幅高達80%。仔細一看,車損險從原先的不到6000元怒漲到了12736元。

除了特斯拉以外,理想、小鵬、蔚來等部分國産新能源品牌的一些車型保費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觀察|新能源車保費并非暴漲 降費還靠車企與險企共同努力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随即發文稱,新能源車保險的推出是很好的事情。但成本增加偏高,可能新能源車省下的油錢要去交保險,導緻新能源車似乎不劃算,形成買得起用不起的現象,不利于新能源車推廣。

記者走訪發現,新能源車的保費主要是根據車型、價格和使用情況等多個次元确定的,不同地區、不同車型漲幅略有差異。理想4S店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理想ONE在新政後的漲幅也在10%左右,與新政實施前也就是幾百塊變化。

至于價格為何上漲,上漲幅度依據什麼?中國精算師協會釋出的《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基準純風險保費表(試行)》顯示,在車損險費率平滑方面,25萬元以下車價的新能源汽車,基準保費一律不上浮;25萬元以上車價的新能源汽車,基準保費可以上下浮動,但整體不超過3%。

另外,新能源車保險的定價政策除了考慮到車型價格,也是出險頻次和出險後賠償等多元化曆史資料的綜合結果。是以,網傳的新能源車險保費暴漲并非普遍現象。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對媒體表示,車險綜合改革遵循“市場決定,監管引導”原則,車險費率能夠反映被保險車輛的風險狀況與市場供求。此外,新能源汽車的風險比燃油車更大一些,車損險保險責任範圍和保障程度都比舊的燃油車車損險有明顯提高,是以不能簡單将兩者的保費做比較。

中國銀保信資料顯示,從2016年到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整體出險頻率高出非新能源汽車3.6%,家用新能源車型的案均賠款高于非新能源汽車2.7%。

崔東樹:車企與險企應推動降低保費

至于保費上漲是否會對新能源車銷量産生影響,一位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我覺得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因為保費隻上調了幾百塊,這對于價值三十多萬的車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顯示,2021年,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均增長1.6倍,市場占有率達到13.4%,高于上年8個百分點。

觀察|新能源車保費并非暴漲 降費還靠車企與險企共同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缺芯”的大環境和新能源汽車保費上漲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下,工信部新聞釋出會依然給出了對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樂觀預測:今年新能源車銷量将達500萬輛。這将比2021年增長42%,而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占有率則超過18%。

但崔東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仍然堅持稱,新政對目前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影響不特别大,是因為好多消費者還不太了解新政的實施,未來可能影響會逐漸的加大,消費者可能會關注到保費的變化,然後在綜合對比各項費用後再做決定。

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繼續一路高歌猛進,但與此同時保費的上漲卻增加了消費者的用車成本和負擔,如何破解也成為了行業關注的問題。

崔東樹認為,長遠來看,廠家需要逐漸的化解保費上漲的影響,然後與保險公司共同推動降低新能源車的保險成本,這樣才能避免因為保費的變化而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車意願。

他認為應鼓勵整車企業建立自身的保險品種,拓展整車企業的保險業務,建立自己有資料支援的低保費保險體系。

觀察|新能源車保費并非暴漲 降費還靠車企與險企共同努力

類似這種說法也比較多,有分析認為,目前最重要的是讓新能源汽車的風險降下來,但這需要車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同時,保險企業也應該通過加大科技投入,降低車險經營成本。

在新能源車險上線後,蔚來汽車表示,正在評估設立專屬保險産品的可能性。其還表示計劃在2022年3月,即在服務“無憂2021版”上線一周年之際推出“服務無憂2022版”以保障蔚來車主權益。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王國軍教授告訴記者,新能源車企如果開展保險業務會很有優勢。因為新能源車可以通過汽車的先裝系統、後裝系統和智能手機的聯網,把車況、路況、和個人的駕駛情況等資料準确收集起來。而且可以很明确地界定風險責任歸屬,這對于費率的計算是非常科學的。

另外,也有保險資深業内人士認為,隻有當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整體增長,保險公司資金規模擴大,保費才能降下來。而這個目标占比可能需要到30%,甚至40%,是以新能源汽車保費的下降還需時日。

觀察|新能源車保費并非暴漲 降費還靠車企與險企共同努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