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望2021|長城汽車的一小步,資本市場的一大步

文 | 金融街老李

2021年在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長城汽車曆史性的一年。

盡管2021年國内汽車銷量總體不好,但新能源汽車逆勢上揚,新能源、智能化、碳中和這些名詞響徹全世界。衆多車企中,長城汽車是為數不多燃油車和新能源車都在增長的公司,未來汽車産業将是以新能源、智能化為特征,多重科技協同發展,目前,長城汽車正在向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全力轉型。

在資本市場,長城汽車一直是整車闆塊的領頭羊,最高市值一度突破了6000億,創造了二級市場對傳統車企估值的新思路。今天老李從産業和資本角度和大家聊聊,長城汽車的一小步為何是資本的一大步?資本市場如何定義長城汽車的新機制?長城汽車未來估值增長點在哪裡?

長城汽車的一小步

資本的一大步

伴随着跨界造車出現,汽車行業有了“新勢力”和“傳統車企”之分,但新勢力不會一直是新勢力,傳統車企也可以不傳統,比如長城汽車轉型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老李一直在産業和資本市場工作,過去這幾年,資本市場遇到的最大的問題是,如何長城汽車這樣的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估值,過去它們是車企的估值邏輯,現在應該用什麼樣的邏輯估值?長城汽車率先給行業打了樣。

早在2020年初,很多機構就提出以長城汽車為代表的中國汽車品牌将在産業發力,估值将得到提升。事實也是如此,2021年長城汽車的最高市值一度達到了6000億,在資本市場看來,銷量預期、科技預期和品牌預期是推動長城汽車高估值的核心因素,長城汽車邁出了轉型的一小步,卻帶動了資本市場估值的一大步。

回首過去的一年,長城汽車基本兌現了資本市場提出的三大預期。在二級市場,傳統車企要看業績說話,大家會看到,很多車企都在談轉型智能科技公司,但市場沒有給出估值,如果沒有業績支撐,再好的故事也的不到資本的認可。

回望2021|長城汽車的一小步,資本市場的一大步

今年長城汽車的業績是超預期的,長城汽車全年銷量超過了128萬輛,創造了曆史新高。正如二級市場投資機構所判斷,長城汽車的突破不僅源于銷量提升,更源于其全面的銷量結構,長城汽車是在燃油車和新能源領域兩條腿走路,燃油車賦予了估值基礎,新能源和出口則是拔估值,過去的一年,新能源車累計銷量超過13萬輛,在總體銷量中占比達到10.7%,從絕對數值看,全面領先蔚小理;海外銷量超過了14萬輛,同比增長103.7%,銷售占比高達11.1%,創造了曆史新高,盡管如此,但長城汽車的新能源汽車仍有很長的路,産品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這些短闆補足後,估值會進一步拔高。

在科技方面,長城汽車在2021年陸續推出了多項創新技術,在動力方面,釋出了3.0T+9AT/9HAT動力總成,其中3.0T+9AT已經成功搭載坦克500,檸檬混動DHT技術的成功應用打破了合資品牌一直以來的技術壟斷,大禹電池面向全行業推廣,同時釋出全球化氫能戰略,“混動+純電+氫能”技術的自主可控将為2022年長城的估值提供新的基準。

回望2021|長城汽車的一小步,資本市場的一大步

在智能化方面,長城汽車釋出了全新電子電氣架構的智慧線控底盤、智能座艙平台和IDC3.0高算力智能輔助駕駛計算平台,相關産品将陸續應用。實際上,從研究員的角度看,投資才是整車布局智能化供應鍊的最快的方式,2021年長城汽車先後投資地平線,布局了人工智能晶片,旗下毫末智行完成A論融資,聚焦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和建設。

如果從二級市場估值來看,老李認為,銷量基礎+科技儲備完全可以支撐6000億的市值,畢竟營收都是擺在台面的。

長城汽車一系列的動作是遠超資本預期的。2021年,長城汽車釋出坦克品牌和沙龍智行兩大品牌,在哈弗、魏牌、歐拉、長城皮卡基礎上,正式形成全新品牌矩陣。基于全新品牌矩陣,長城汽車在2021年一共推出了30餘款新品,創下年度車企釋出新品之最,是以,從今年開始,資本市場開始對傳統車企進行了更合理、更客觀的估值,正如資本市場研究員所說,過去估值的思路是做大單品,做大品牌,現在的估值思路是做多品牌,做多單品,在産品、品牌和使用者營運方面,長城汽車确實走得很快。

機制的突破是創新的源頭

看到這裡,很多朋友會問,為什麼長城汽車能從一家傳統車企轉型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為何各項名額都超越了資本的預期。在老李看來,長城汽車2021年是蛻變的,在轉型的過程中,創造了企業新的護城河。

高瓴資本的張磊一直講,企業的護城河是創新,在老李看來,長城汽車的護城河是魏總,源于其執行力、創造力和開放性,這是資本最喜歡見到的民營公司管理體制。長城汽車的快速轉型得益于魏總自上而下開展的機制突破,這種機制的突破為長城汽車的發展帶來了創新動力。

回望2021|長城汽車的一小步,資本市場的一大步

作為車企,長城汽車既要傳承優秀的工程師文化,作為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要大膽創新。為此,長城汽車重構了公司的組織、機制、流程和企業生态,形成了“強背景、大中台、小前台”的3.0版本的組織架構。

在老李看來,“強背景、大中台、小前台”的機制可以讓企業始終與使用者站在一起,前台發現市場需求和定位後,然後由“強背景”現有的技術儲備提供支援,由“大中台“提供技術轉化、設計、供應鍊保障、營銷資源比對等,快速反應,進行更新疊代,對車企來說,這是一個很重大的生産組織和供應鍊改革,極大的提高企業經營效率。

回望2021|長城汽車的一小步,資本市場的一大步

組織架構的高效運轉必須依靠強大的團隊,圍繞這個目标,長城汽車開啟了從高層到基層的全面激勵,很多研究員認為,這是長城汽車快速發展的重要的驅動力,人永遠是最寶貴的資源。

輪值總裁在科技行業是個靓麗的管理名片,在國内最早應用于華為、阿裡巴巴等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取得了不錯的效果。2020年,長城汽車推行了“輪值總裁”模式,并以此為核心,打造了一支多元化、優勢互補的高管團隊,成為國内首家推出該制度的車企。

回望2021|長城汽車的一小步,資本市場的一大步

在基層激勵方面,長城汽車實施了A股市場曆史上,激勵範圍最廣、激勵人數最多的股權激勵計劃。從2020年到2021年,長城汽車實施了兩期股權激勵計劃,累計超過1.2萬人次,實作了各職務層級、各業務領域、各關鍵崗位的全覆寫,實作了由“打工者”向“合夥人”轉變。

一個優秀的企業既要有外在硬實力,也要有内在軟實力,一個擁有生命力的企業,往往都是軟實力的建構,讓企業在時代的變革中永葆生機與活力,長城汽車的這些軟實力在報表中看不到,但卻深深地紮在了企業的核心中。

讓使用者成為長城估值的主導者

對企業來說,無論硬實力還是軟實力,都會顯性或隐性地展現在财務報表和估值中。盡管年報尚未釋出,我們從三季報也能判斷出長城汽車2021年的财報一定是亮眼的。

今年前三季度,長城汽車合計實作營業總收入907.97億元,同比大增46.11%,淨利潤49.45億元,同比增幅達到了91.13%,這是長城汽車近五年來營收的新高,從2017-2021年前三季度,長城汽車營收分别為634.29億元、666.45億元、625.78億元、621.43億元、907.97億元,長城汽車已然邁入了一個新的營收區間。

回望2021|長城汽車的一小步,資本市場的一大步

很多研究員問老李,長城汽車未來的估值是多少,老李認為在1萬億以上,實際上,早在2020年,國内某頭部賣方就在路演中提到了長城汽車市值破萬億的觀點,當時長城的市值不到現在的三分之一,僅僅過了一年多,長城汽車的最高市值便已突破了 6000億。

老李和大家分享下長城汽車的估值思路,為何是使用者支撐了長城汽車6000億乃至1萬億的市值。轉型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後,長城汽車要用科技+網際網路公司的思路來估值,其中有兩大核心要素:

第一,使用者基盤驅動長城汽車的C2B商業模式,“産品+軟體+服務”模式将是新的價值增長點。 第二,使用者體量和年度驅動長城汽車的萬億估值。正如網際網路公司拼使用者規模,車企之前拼的也是使用者規模,長城汽車擁有千萬級的使用者體量。在百萬級的體系下,任何一個服務的推出都意味着客觀的經濟收益,增值服務的核心是能抓住使用者粘度最高的一批人,在資本市場看來,這是典型的網際網路公司使用者營運的打法,不同的是,以長城汽車為代表的車企将“使用者”放在了中心位置。

回望2021|長城汽車的一小步,資本市場的一大步

2022年,長城汽車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如何保持銷量的高增長、如何保持新能源産品的增量、如何盡快量産電池、智能産品等,都是産業和資本市場共同關注的問題,但在新的機制下,挑戰更是動力。

2021年的長城汽車最高市值6000億,2022年,1萬億真的不遠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