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莊子·逍遙遊》之二:“鲲化為鵬”這個事兒,我到底在講什麼?

上篇文章,我說《莊子》一書講的是“進化”:當人類意識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次元,就可以脫離苦樂生死的循環。

可能很多朋友對此有疑惑,那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一起探讨莊子和意識進化這個話題。

《莊子》第一篇是有名的《逍遙遊》,開頭這段文字很美:

“北冥有魚,其名為鲲。鲲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有時文字太美,我們光顧着欣賞了,反而容易錯失它的内涵。

這段話我概括為八個字:鲲化為鵬,鵬飛南冥。

這就是重點!别的都是修飾語。

《莊子·逍遙遊》之二:“鲲化為鵬”這個事兒,我到底在講什麼?

莊子為什麼一開篇,就說了這麼個事呢?大鵬象征什麼?它為什麼飛往南冥?

關于“鵬飛南冥”,莊子緊接着又提到兩次:

一是引用古代志怪書《齊諧》的話:

《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抟扶搖而上者九萬裡,去以六月息者也。”

二是引用不知名古書上“湯之問棘”的典故:

“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鲲。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雲,抟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裡……

我們知道,莊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常常天上一句、地下一句的,可是開篇寫大鵬,卻啰裡啰嗦說了三遍,生怕我們不信似的。

顯然,在他看來,大鵬這個意象太重要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嘛!

《莊子·逍遙遊》之二:“鲲化為鵬”這個事兒,我到底在講什麼?

事實上,莊子已經把了解他的鑰匙,交到了我們手上,看我們能不能悟到了。

對比這三段文字,還是有些許差異的。

最明顯的是後面兩段文字,并沒有說“鲲化為鵬”。

《齊諧》隻說了“鵬”,甚至沒有提到“鲲”,而“湯之問棘”裡,也隻說“有魚焉”、“有鳥焉”,它們什麼關系呢?沒說!

是以,“鲲化為鵬”是莊子自己發揮的,這是為什麼?

讀莊子這段文字,一定要用心去解,而不是用實體世界的形象去硬套:鲲到底是什麼魚,是不是鲸魚啊?鵬到底是什麼鳥?世上哪有這麼大的鳥,是不是龍卷風啊?北冥是不是北極,南冥是不是南極啊?

說實話,這就把《莊子》讀偏了。

《莊子·逍遙遊》之二:“鲲化為鵬”這個事兒,我到底在講什麼?

其實,“鲲化為鵬”,正是象征着意識的進化!

即使在達爾文的“進化論”裡,鳥類也是比魚類更為進化的物種,但莊子這裡要描述的“進化”,并非生物學概念上的,而是人類内在發生的深刻變化。

我們再仔細看開頭那一段,莊子自己的話,他沒有像《齊諧》裡寫的什麼“水擊三千裡”,什麼“抟扶搖而上者九萬裡”,什麼“去以六月息者也”。相反,莊子似乎有意擯除了時間和空間的概念。

因為意識的進化,不同于實體世界的變化,實體世界的變化需要時間和空間來完成,而意識的進化,重點隻在當下這一念之間,也不需要心智的參與,反而要“絕聖棄智”。

對悟道者而言,這并不是什麼秘密!

《莊子·逍遙遊》之二:“鲲化為鵬”這個事兒,我到底在講什麼?

那麼“鵬飛南冥”,怎麼了解呢?

所謂“冥”,是内在一種空空洞洞、若有若無的境界,在這種境界裡,沒有“我”這個概念,也沒有時間和空間的感受,生命就是存在本身,無生無死,與道合一,這也就是“逍遙遊”的境界。

很多人練習“冥想”,到了一定境界,應該會有所體會。

鵬從北冥飛往南冥,而不是相反,按我的了解,應該源于上古的一種觀念:即“南鬥注生,北鬥注死”,是以咱們的老壽星南極仙翁,一定是住在南方的。

由北到南,這是由凡而仙,由死而生。

所謂“南冥”,就是“永生之地”,可以了解為意識進化的目标。

《莊子·逍遙遊》之二:“鲲化為鵬”這個事兒,我到底在講什麼?

你看,莊子開篇用一個寓言,就把意識進化的境界非常形象地描繪出來,給了我們一個大的方向。

那麼,這種進化為什麼要發生,又是怎麼發生的?

請繼續閱讀《莊子·逍遙遊》之三:風積水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