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BMJ:“單身太久”或“分手頻繁”容易引發高水準發炎風險

新年伊始,咱們來個坦白局呗——

帥哥,細數一下你的曆任女友怎麼樣?

啥?母胎solo?(笑而不語)

姑娘們,你的“他”有沒有說實話,或許可以用“科學手段”驗證一下哦!

2022年1月10日,一項題為“Do partnership dissolutions and living alone affect systemic chronic inflammation?”的論文線上發表于《流行病學與社群健康》(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Community Health)雜志。這項研究得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結論:獨自生活數年或經曆過多次分手/離婚的單身中年男性,身體出現發炎風險的幾率會比常人更高。注意!這一結論,僅限男性!(劃重點)

BMJ:“單身太久”或“分手頻繁”容易引發高水準發炎風險

Figure 1. Do partnership dissolutions and living alone affect systemic chronic inflammation? A cohort study of Danish adults (圖檔來源:BMJ Journals)

此次研究共納入了4835名參與者,包括3336名男性和1499名女性,均來自哥本哈根中老年生物樣本庫(Copenhagen Aging and Midlife Biobank, CAMB),年齡範圍則在48至62歲之間。其中,4612名參與者(3170名男性和1442名女性)還提供了分手次數的資訊。而檢測受試者發炎水準的方式,是通過對其血液中的兩種關鍵性的發炎标志物——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進行測量。

在此項實驗中,研究人員對參與者們過去26年(1986年至2011年)的生活情況進行了調查,所有參與者都被邀請參加了CAMB的随訪,其中31%的參與者還額外完成了一份包括健康行為、心理因素、身體狀況等方面的調查問卷,并進行了臨床測試。

單身生活為1年以下的,被視為普遍且正常的情況(哈哈,紮心不?),故而該類人群被定義為本次實驗的對照組。結果顯示,與對照組中的“幸運兒”相比,獨自生活的時間較長的男性(單身≥7年),IL-6水準會高出12%,CRP水準會高出11%;而與從未失去伴侶的男性參與者相比,經曆了多次感情糾葛(分手次數≥2次)的男性,IL-6和CRP水準均升高了17%。

BMJ:“單身太久”或“分手頻繁”容易引發高水準發炎風險

Figure 2. 男女情感破裂/獨居多年與兩種發炎标志物之間的關系 (圖檔來源:BMJ Journals)

此外還有一點,估計會令所有男性大跌眼鏡且直呼“不公”:這種關聯性僅在男性身上得以展現,在女性受試者中,這種趨勢卻沒有表現出來——即使同樣單身獨居數年、或經曆過多次分手,女性參與者都不會出現發炎标志物IL-6和CRP水準升高的情況。

對于這種現象的産生原因,研究人員做出了幾種解釋:

首先,可能是由于男性普遍能夠從兩性關系中獲得更多的健康益處(簡單來說,就是被照顧得很好),這意味着一旦與伴侶分開,其健康水準就會呈現極大的下降趨勢;

其次,在經曆分手之後,男性更傾向于“外化”行為(externalizing),例如做出大半夜跑出去買醉等這類明顯不健康的舉動,進而導緻發炎水準的增加;而女性則更多地選擇默默消化自己的情緒,即将問題“内化”(internalizing),但其後果就是表現為精神上的抑郁症狀。

BMJ:“單身太久”或“分手頻繁”容易引發高水準發炎風險

Figure 3. 男女在分手後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圖檔來源:Pixabay)

當然,由于這項研究所包含的女性參與者較之男性相對偏少,是以若想更合理地解釋導緻這種差異現象的原因,後期還需納入更多的女性受試者以完善結論。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對于男性而言,教育程度也與發炎水準的增加有關。

在經曆多次分手的男性參與者中,學曆越高的男性,其血液中IL-6和CRP的升高幅度也越大:IL-6的增幅在受過高等教育且至少獨居7年的男性中最為顯著;同時,CRP的增幅在受過高等教育且獨居2~6年的男性中最高。反之,在受教育程度較低的男女中,并沒有發現發炎标記物特别易受單身年數或分手次數的影響。

BMJ:“單身太久”或“分手頻繁”容易引發高水準發炎風險

Figure 4. 男性感情破裂/獨居多年和最高教育水準對發炎标志物的聯合影響(圖檔來源:BMJ Journals)

不過,研究人員也承認,這隻是一項觀察性研究,是以對于單身和發炎之間的因果關系并不能百分百确定。可盡管這種“系統性慢性發炎”(systemic chronic inflammation,SCI)被歸類為低度發炎(low grade),聽起來對人體健康影響并不大,但是卻它會随着年齡的增長不斷惡化,且被認為是與年齡有關的幾種疾病的關鍵因素,如癌症、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等。由于其具有顯著的臨床相關性,是以很可能是增加死亡率的風險因素之一。

綜上,從大家夥兒各自的身心健康和幸福角度綜合考慮,忌「宅」忌「渣」,可謂是四字真言啊!

參考來源:

1.BMJ: Do partnership dissolutions and living alone affect systemic chronic inflammation? A cohort study of Danish adults

https://jech.bmj.com/content/early/2022/01/04/jech-2021-217422#block-system-main

2.EurekAlert: Years lived alone and/or serial break-ups strongly linked to inflammation in men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39439

撰文 | 許楚楚

來源 | 生物谷

整理 | Swag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