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是日本最大的博物館,也是日本收藏中國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收藏有大量的中國古代陶瓷精品。對于我們搞收藏來說,這樣的館藏品是非常好的學習參考資料,尤其目前全球疫情形勢嚴峻,親赴海外場館看實物已成奢望,故筆者搜集整理并精選了該館收藏的龍泉青瓷藏品,分享于諸位。
本文雖系資料搜集整理性質,但筆者花了大量時間進行圖檔資料的查詢核對,并對相關注釋逐一研讀,力求準确且最大限度呈現每一件器物的相關資訊。在此過程中,深切感受到東博在器物斷代等方面的嚴謹及深厚功底,故名稱斷代上統一保留原有命名,部分器物補充個人思考解讀意見。另外,筆者也驚歎于日本藏家對博物館館藏的貢獻,在東博所藏的龍泉青瓷中,橫河民輔、廣田松繁等藏家的捐贈占了很大部分。
特别聲明:本篇(上、下)藏品圖檔均來自于東京國立博物館官網,僅用于學習參考,不作其他商業用途。

北宋青磁刻花蓮弁文多嘴壺
高31.0、口徑6.1、足徑9.4厘米
橫河民輔氏寄贈
橫河民輔(1864-1945), 亞洲著名的建築設計前輩大師,工學博士,實業家(橫河電機創立者),日本早期中國古陶瓷收藏大家之一,其妻棚橋下枝,日本漢學家棚橋松村之女,亦精通瓷器鑒賞。他從1914年開始中國瓷器收藏,一生收集總量超過5000件,并将瓷器美感應用到建築與家裝設計中。自1932年至1943年間,曾先後七次将藏品捐贈東京國立博物館,其捐贈總數超過1200件,極大豐富了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中國瓷器收藏。
北宋 青磁刻花唐草文多嘴壺
高31.0、口徑7.9、底徑10.9厘米
北宋~南宋 青磁多嘴壺
通高31.8、口徑7.9、底徑8.1厘米
該器未标注窯口。個人認為此類多管瓶為龍泉一帶所燒,是反映本土喪葬習俗的獨有明器。
北宋~南宋 青磁刻花蓮弁文瓶
高27.9、口徑10.2、底徑9.4厘米
南宋~元青磁蟠龍壺
高22.5、口徑6.3、底徑6.8厘米
南宋~元 青磁蟠龍壺
高24.0、口徑6.9、底徑9.0厘米
南宋~元 青磁鳳凰耳瓶
高31.5、口徑11.7、底徑10.7厘米
松永安左エ門氏寄贈
該器有修複,前兩張為平成21年(2009年)修複前圖。
松永安左エ門(1875-1971),日本著名實業家、政治家,電力電氣界名人,1917年至1920年擔任衆議院議員。另外作為收藏家和茶人也廣為人知,是近代小田原三茶人之一(号耳庵)。
青磁鳳凰耳瓶
高25.8、口徑9.1、底徑8.8厘米
該器未标注年代。個人認為或為後代仿品(歡迎在文後留言讨論)。
南宋~元 青磁管耳瓶
高31.7、口徑9.3、足徑12.2厘米
広田松繁氏寄贈
該器有修複,前兩張為平成15年(2003年)修複前圖。
廣田松繁(1897-1973) ,号不孤齋,日本著名古董店“壺中居”創始人,中國古陶瓷收藏大家,曾緻力于陶瓷史研究,不僅多有研究成果,還牽頭成立“彩壺會”等著名鑒賞研究團體。戰後将大量藏品捐于博物館,極大豐富了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陶瓷館藏。
高31.7、口徑9.4、底徑11.8厘米
注:以上兩隻貫耳瓶造型、尺寸高度一緻,釉色也相近,隻是由于拍攝日期等客觀因素的變化,同一件器物,不同器物之間的釉色往往存在偏差。下圖為兩隻瓶子在1989年為出版《特别展:室町時代の美術》所拍的“合影”。
南宋~元 青磁尊形花入
高24.7、口徑15.1、足徑10.6厘米
毛利家伝來
元 青磁二重蕪花入
高26.6、口徑18.2、底徑10.4厘米
尾張徳川家舊藏 広田松繁氏寄贈
以上二器均可稱之為“觚形尊”,均是工藝精湛,釉色一流的上乘精品。“二重蕪花入”造型尤為罕見,兩側置管耳,四面棱脊,滿工花紋(蕉葉、花卉、寬頭蓮瓣),精美異常。
元 青磁桔梗口雙耳花生
高27.5、口徑12.5、底徑8.6厘米
這樣的口部造型在日本室町時代被稱為“桔梗口”,即像桔梗花的形狀。
南宋 青磁千鳥香爐
高9.6、口徑13.7、底徑7.0厘米
南宋~元 青磁香爐 銘 朝寝髪
高5.8、口徑8.9厘米
小倉コレクション儲存會寄贈
南宋~元 青磁袴腰香爐
口徑14.0、高11.0厘米
高10.6、口徑13.9厘米
南宋~元 青磁杯
高4.0、口徑9.2、足徑5.6厘米
尾崎洵盛氏寄贈
尾崎洵盛(1880-1966),日本近代著名陶瓷學者,收藏家,漢文化學養深厚,著有《宋代の陶磁》、《明代の陶磁》等。
南宋~元 青磁盤
高5.2、口徑22.0、底徑10厘米
南宋 青磁輪花茶碗 銘 馬蝗絆
重要文化財 青磁砧
高6.7、口徑15.4、底徑4.6厘米
三井高大氏寄贈
“砧”原本指用槌子将絹布打長的台子(搗衣砧),在日本則是指最美的青瓷。從16世紀後半期開始,日本茶人将槌形的花入稱為“砧”,從青瓷器的貫入(開片)聯想到砧打的聲音。
南宋~元 青磁蓮弁文鉢
高6.1、口徑16.7、底徑5.3厘米
箱蓋裏有墨書:「明治一九年一月得於築前國早良郡重冨村古塚 明治二三年秋一〇月菅六郎 贈長谷川君」
南宋~元 青磁蓮弁文碗
高6.9、口徑16.6、底徑5.1厘米
高7.5、口徑17.6、足徑4.4厘米
青瓷蓮瓣紋碗、缽一類在日本非常受歡迎,傳世頗豐。以上幾件蓮瓣紋碗的蓮瓣紋風格以及修足手法,墊燒工藝并不一緻,反映出蓮瓣紋碗的不斷演變。
南宋 青磁鉢
高10.1、口徑22.4厘米
重要文化财
高10.2、口徑22.5厘米
元 青磁鉢
高19.2、口徑40.5厘米
以上三件青磁碗均為昭和28年(1953年)于 神奈川縣鐮倉市衣張山西麓的私宅庭院出土。根據當時的描述,表層土下有石闆,石闆下有倒扣的大碗,大碗中疊扣有2隻小碗。此外未見其他文物。大碗為元代龍泉所燒(日人稱之為天龍寺青磁大碗),形制巨大,施青中泛黃色釉,裡外滿工刻花,紋飾繁缛精美,十分罕見。兩隻小碗尺寸相近,系南宋龍泉窯常見的蓮瓣紋碗,薄胎厚釉,工藝精湛,粉青釉溫潤柔美,雖有土蝕痕迹,瑕不掩瑜。這兩種碗雖同時埋藏于一處,但是否為同一時期舶至日本則不得而知。
南宋~元 青磁小碗
高4.4、口徑9.8、底徑3.0厘米
南宋~元青磁輪花小鉢
高4.1、口徑10.2、底徑8.5厘米
南宋~元 青磁蓮弁文壺
高18.0、口徑16.3、底徑11.2厘米
(未完-待續)